消失40年 高雄傳統民渡文化「雙槳仔」重現愛河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消失40年 高雄傳統民渡文化「雙槳仔」重現愛河

2016年12月19日
本報2016年12月19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為了找回高雄消失40年的舢舨製造技術和民渡文化,中山大學社會系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與海洋工程系歷時二年,聯手復刻了早年高雄港灣常見的「雙槳仔」,17日在愛河進行下水儀式,並將兩年多來在旗津所做的田野產業調查、耆老訪談和文獻資料蒐集,以及雙槳仔重建過程,於高雄歷史博物館策畫展出「江帆歸港——打狗港上的雙槳仔」特展。

「江港歸帆」描述的是百年前高雄港民渡盛況,是「打狗八景」之一。執行舢舨復興計畫的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指出,雙槳仔過去是旗津重要的民渡和經濟工具,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然而隨著時代和產業的轉變,以及政府政策影響下,逐漸消失在高雄人的生活和記憶中。

復刻雙槳仔(圖中最右側領航者)於愛河下水,重現百舟同遊場景。攝影:李育琴

消失的雙槳仔和造船工藝

原本這種單人操作、人力划行的舢舨,是港口轉運大船貨物以及接駁人往返高雄旗津間的運輸工具,從日治時期開始,政府有計劃地收購,以官營渡輪取代之,國民政府來台後,港務局也以安全為由不讓雙槳仔行駛於高雄港,經由收購漸漸讓舢舨船消失。

一起消失的還有傳統舢舨的造船工藝。策展單位指出,過去高雄因港口發展,旗津的造船師傅人才輩出,但是受木材禁伐和玻璃纖維技術引進的政策影響,傳統造船老師傅日益凋零。2014年,中山大學透過舢舨文化保存計畫進入旗津打造舢舨復興的實驗基地,並在田野調查和耆老訪談過程中,找到傳統木船製作師傅董明山。

旗津傳統造船師傅董明山。攝影:李育琴

董明山擁有20多年的木船製造經驗,他傳承父親的造船工藝,在此次計畫中主導復刻版雙槳仔的重現過程。特展策展人李怡志表示,消失已久的木造雙槳仔無法用今天的電腦科技繪圖製造,必須仰賴傳統造船師傅的經驗和智慧,克服各種限制和困難才能完成。

因此,中山和海科大的學生跟著明山師傅,靠著一張老照片,將雙槳仔結構拆解後,以傳統經驗結合現代技術逐步造出「復刻版」的旗津舢舨船。利用業餘時間,董明山和學生們花了兩年時間完成這艘長20尺、重1噸的雙槳仔。看到復刻完成的船下水,董明山相當開心,他說,「現在年輕人都進入遊艇製造公司工作,但若不推動舢舨技術和文化傳承,並記錄下來,未來這種基礎造船技術就沒有了。」

影響港灣城市發展的舢舨船

董明山回憶,小時候雙槳仔是旗津到鼓山重要的接駁船隻,船家靠著人力搖船運送貨物和人,甚至能航行於台灣和澎湖之間,運送建材貨物等,「那個時代,一艘船就能養活一家人。」在高史館的館藏照片中,即可見愛河上運砂的雙槳仔船隊,顯見在高雄港灣城市的發展歷程中,舢舨的利用和民渡文化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過去愛河上運送鐵砂的雙槳仔船隊。圖片來源:高雄歷史博物館

今天,私人運渡工具已在高雄港灣中消失,往返旗津的交通工具變成了利用汽車走海底隧道,或搭乘公營渡輪,高雄港也在港務公司的管理下對民眾進行管制,人們對於曾經靠海為生、親近海洋的記憶和想像,也隨著這種民渡文化的消逝而淡薄。

百舟同遊  期許雙槳仔再行駛愛河上

復興傳統舢舨技術之外,中山大學也在旗津基地舉辦營隊和社區協力,讓青年和小朋友來學習造船,利用七天時間造出西方獨木舟或簡單的合板船,並在愛河下水,發揮自造精神和體驗傳統舢舨渡運文化。

17日的下水儀式中,邀請中山大學、光榮國小、彌陀國小與大寮國中船隊一同與雙槳仔航行於愛河,試圖重現過往百舟同遊的場景。儘管高雄的城市開端港灣地區已無法行駛雙槳仔,中山大學副校長陳英忠說,雙槳仔的復刻行動是中山大學進行「旗鼓鹽」舊港區文化與經濟重振推動項目之一,把舊有的造船技術找回來後,期望未來市府能考慮讓雙槳仔在愛河行駛,結合文化觀光體驗,達到文化復甦和經濟重建雙贏。

策展人李怡志說明江帆歸港特展,雙槳仔工藝復興過程。攝影:李育琴

這艘復刻雙槳仔及「江帆歸港——打狗港上的雙槳仔」特展即日起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至明年1月3日。活動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7331033084562/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