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力量揭露污染  「透明足跡」計畫群眾募資上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公民力量揭露污染  「透明足跡」計畫群眾募資上線

2017年02月20日
本報2017年2月20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天空霧霾是誰造成的?河川變色又是誰排放的?尋找污染源頭並不容易,證據也常不夠充分足夠,在這樣的無力感下,公民還能做什麼?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盟)發起「透明足跡」計畫,用污染監測紀錄抓出不法的事證、促使政府面對政策漏洞。這項計畫目前在群眾集資平台「嘖嘖」上線,需民眾支持,換取台灣污染資料庫的進一步建置。

asset_17676_image_big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發起「透明足跡」計畫,建置台灣的污染資訊平台。圖片來源:綠盟。

「透明足跡」計畫從2016年1月展開,靠著電腦程式,24小時不間斷地記錄全台316根工廠煙囪的自動監測數據。這項計畫成功地發現六輕刻意隱避的2萬5千筆超標紀錄。但,這只是冰山一角。綠盟希望下一步能納入放流水監測、與更多環境裁罰、企業租稅優惠補貼資料,讓環境真相攤在陽光下。

揭露企業隱蔽的空污紀錄 「透明足跡」促環保署補漏洞    

為掌握各大廠排放空污與水污的資料,環保署要求工廠進行煙道排放與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並將資料公布在廠區外的看板或即時上網。資料雖然對大眾公開,卻稍縱即逝。「透明足跡」計畫即是將連線上網的數據,以程式抓取下來存放到資料庫,作為進一步分析與追蹤的基礎。

這樣的公開資料也有秘密嗎?透過「透明足跡」,綠盟今年初就曾揭露六輕在11個月內出現2萬5千筆超標記錄,卻沒有開罰紀錄。深入追蹤後,發現這些超標紀錄在送往環保署備查前,已經以「暫停運轉」、「監測設施維修、保養」等理由註記為無效!

0219-7

綠盟於2017/1/12召開記者會,公布六輕2.5萬筆污染超標紀錄,並指出政府監督漏洞。攝影:陳文姿。

此事被揭露後,環保署長李應元隨即出面承諾將查明查核漏洞並檢討管理辦法,但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漏洞?「透明足跡」希望能持續收集資料並監督政府,這需要資金挹注,更需要民眾的支持來促成更多資訊公開。上週四(16),「透明足跡」透過群眾集資平台「嘖嘖」發起350萬募資計畫,邀請希望台灣環境更好,卻又不知從何做起的民眾加入計畫,用民眾力量建置更完整的台灣環境污染資料平台。

政府公開資料做半套  不斷爭取才有空間

在「透明足跡」網站上,目前可以找到企業基本資料、裁罰紀錄,與316根工廠煙囪的空氣污染即時監測數據,資料並不完整。

以煙道監測來看,許多煙道監測尚未即時連線,公開資料只占全國總列管之排放管道的3%左右。在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部分,政府目前開放84家監測數據,被「透明足跡」列為下一階段整合的目標。另外,「透明足跡」也將挑戰公開財政部的企業租稅優惠補貼資訊,這部分的開放資料是空白。

20170219 綠盟透明足跡

目前政府資料公開的狀況尚不完整,成為「透明足跡」的挑戰之一。 圖片來源:「透明足跡」官網。

雖然政府把資訊開放(Open data)當作既定政策,但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過去一年來,要求資訊公開的過程並不順遂。例如,環保署過去公開監測的數值,卻沒提供標準值,讓民間無法得知監測值是否已經超標違規,經爭取後標準值已經公開。另,環境裁罰紀錄雖已公開,卻只有法規跟金額,裁罰緣由、過程與結果都未公開。企業租稅優惠的資訊則掌握在財政部,並未公開。這些都是人民有理由要求公開的資料,也是「透明足跡」在未來一年內計畫突破的目標。

數據分析主動出擊  環境運動尋求新突破

從反國光石化、反核四、到反美麗灣,過去的環境運動,常都在開發單位拋出計畫甚至開工後,才被外界得知問題,環保團體跟公民只能事後緊急發出反對聲浪。「透明足跡」是嶄新的嘗試,跟著近年的「資料開放」趨勢,試圖找出新方向。

20170219 綠盟透明足跡

除了戴口罩、換濾水器,綠盟邀請民眾用另一種方式來改變污染。圖片截自嘖嘖X綠盟宣傳影片。

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說,「透明足跡」計畫從2015年開始構想,當初就想,如果可以掌握更基本、原始的資料,加以比對、分析,或許可以突破以往只能被動式救火的侷限,發現問題,主動出擊。

除了不斷的跟政府溝通外,如何在龐大數據資料庫內分析出有用的資訊,對環境運動者而言,還有待磨練。「對資料應用的想像,是個蠻大的挑戰」,洪申翰說,這一步,還需要大家一起拋出需求,一起思考。

20170219 綠盟透明足跡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煉製事業部大林煉油廠煙道監測值 。2017年2月19日 截圖自「透明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