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纖維的故事:從洗衣到餐桌的旅程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塑膠纖維的故事:從洗衣到餐桌的旅程

2017年03月22日
本報2017年3月22日台北訊,鄒敏惠整理報導

洗完再穿,穿髒再洗,不知不覺,海洋竟已累積1400兆的「微塑膠纖維」(microfiber),平均起來,全球每人可分到2億多的微塑膠纖維!

「這便是看似立意良好的回收再利用,卻導致嚴重後果的範例。」知名動畫《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本月最新續集〈塑膠纖維的故事〉,講述聚酯纖維(Polyester)從日常洗衣進入食物鏈的旅程,並以這部動畫為名發起連署,呼籲生產端業者負起責任,目前已吸引2萬多人參與。

首先,來認識聚脂纖維

這部新作是繼〈塑膠微珠的故事〉之後,東西的故事團隊再度針對「微塑膠」主題製作的動畫。

《東西的故事》是美國環保人士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於2007年發行的一部網路短片,安妮曾經是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專責追蹤廢棄物的流向和相關處理政策,她在許多國家調查研究之後,發現問題根本不是應該如何處理垃圾,而是「為何我們會製造出這麼多垃圾?」這裡面有什麼是不必產生的,又該從哪裡動手改變呢?

寶特瓶回收再製的衣服,同樣含有塑膠纖維。圖片來源:東西的故事團隊 The Story of Stuff。

而最新續集〈塑膠纖維的故事〉的推出,就是因為現今60%的衣物都是人造纖維做的,卻沒有想到,每次的洗滌都會產生超微細的塑膠碎屑,透過下水道進入海洋,吸收污染物質,最後被我們吃下肚。

不論是寶特瓶回收再製的衣物或是全新品,從瑜珈服、排汗衣到內衣褲,都是如此循環著。

瑜珈服、排汗衣到內衣褲都可能含有塑膠纖維。圖片來源:東西的故事團隊 The Story of Stuff。

雖然知名服飾品牌Patagonia、Polartec等公司利用回收塑膠瓶減少塑膠用量,新研究卻顯示,這些塑膠最後還是會進入海洋,而且把塑膠瓶打碎成數百萬個微纖維,可能造成比原來更大的危害。

「減少塑膠用品的使用,是最治本的方法。」動畫點出問題的癥結。

深海生物吃下肚 回到人類餐桌

學界去(2016)年第一次找到深海寄居蟹、海參攝食微塑膠的科學證據,證實距陸地污染源幾千英哩外的深海,也存在長度5公釐以內的微塑膠。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深海動物體內的微塑膠成分,發現全都是來自合成纖維衣物洗濯落下的「微纖維」。

日常洗衣隱含小問題大麻煩。圖片來源:東西的故事團隊 The Story of Stuff。

這些纖維在洗滌過程中產生,並流入下水道,每次洗滌時,便會產生數十萬計的「微塑膠纖維」,衣服穿得越久,「微塑膠纖維」問題就越嚴重。

這些纖維小到污水處理設施都無法阻擋。所以流進了河川、湖泊,最後也將流入海洋。

每次洗滌時,便會產生數十萬計的「微塑膠纖維」。圖片來源:東西的故事團隊 The Story of Stuff。

當它們進入海洋之後,便會如海綿一般吸附周遭污染物質,沾滿了機油、農藥、化工原料,有如迷你的毒炸彈!接著被魚類吃下肚,而終將進入我們肚子裡。


塑膠纖維進入食物鏈,最後回到我們的肚子裡。
圖片來源:東西的故事團隊 The Story of Stuff。

還有服飾業者自掏腰包,拿自家品牌實測,發現一件普通的「刷毛」(fleece)夾克,每洗一次就會釋出平均25萬條微纖維。研究人員還發現,老舊夾克釋出的量是新夾克的兩倍。此外,淡水中也能發現微纖維。

一份2011年的研究發現,在全世界海岸的人為垃圾中,微纖維竟佔了85%。

合成微纖維特別危險,因為可能污染食物鏈。微小的纖維很容易被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攝食,且可能有生物累積效應,含量隨著食物鏈越來越高。

儘管目前尚無研究顯示塑膠纖維對人體有無危害。不過,德國戶外用品零售業者亞歷山大諾特(Alexander Nolte)認為,科學研究要花時間,可能要過好幾代才會知道這些物質的傷害。

圖片來源:Rozalia Project

Rozalia Project研發的洗衣球實測,成功攫取出微纖維。圖片來源:Rozalia Project

特製洗衣袋能暫防 治本解法還待業者投入

所幸,全球第一個針對塑膠纖維污染的洗衣袋「Guppy Friend」即將在今年上市

諾特和奧利佛史派斯(Oliver Spies)開發出一種特細網目洗衣袋,能防止刷毛衣料上的塑膠纖維隨著洗衣廢水進入環境。


消費者可以採取行動,讓企業負起責任。圖片來源:東西的故事團隊 The Story of Stuff。

不過,東西的故事團隊指出,如果要讓企業將「微塑膠纖維」問題列入第一考量,消費者必須一起發聲,讓他們知道。因此該團隊發起連署,呼籲服飾品牌承認塑膠纖維可能導致的環境污染,並投入資源研發可能的解決辦法,過程必須向大眾公開。

如果你也跟動畫主角一樣發現「我的老天鵝啊,問題很嚴重!」,可以加入連署,或以自己的方式,寫信、打電話,避免購買人造纖維製的衣服,對環境友善,對海洋友善,也保障我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