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的苧麻編織 創造部落新生命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Ina的苧麻編織 創造部落新生命

2014年10月21日
作者:傅彥龍、李昀、謝宗璋、林晴灣、劉欣宜(第九屆編採營學員)

熙來攘往的台11線公路上,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部落的「莎娃綠岸」工作室有著一段段令人動容的故事。今年75歲的Arik,族人呼喚她為「Ina」(阿美族語意指「母親」)。她的苧麻編織不只在部落裡有好口碑,這項阿美族傳統技藝至今也享譽海內外。近年來東海岸土地流失問題日益嚴重,傳統文化也面臨殞落的危機,但是Ina的苧麻編織就如注入海稻田的水源,為部落創造全新的生命力。

Ina編織的書套及小提袋,放在工作室外頭的展示架上,讓路過此地的觀光客愛不釋手。攝影:劉欣宜。

Ina編織的書套及小提袋,放在工作室外頭的展示架上,讓路過此地的觀光客愛不釋手。攝影:劉欣宜。

巧手與梭路的交織

工作室裡,編織作品琳瑯滿目,「像是吉他帶、水壺袋、包包、書套、手環……」Ina自豪地細數著。隨著近年來東海岸觀光業的蓬勃發展,不只國內遊客,海外亦有許多熱愛原住民文化的遊客慕名而來,購買她的作品。

阿美族傳統編織所使用的器具有十幾種,分別具有分線、固定、定位及穿梭的功能,織造機則屬於「水平背袋織機」,又名「地機」,婦女織布時必須坐在地上,於地機後方以雙腳頂住經卷,將藤皮腰帶環繞過身並繫在布夾上,織布婦女與織布機緊密相連,讓雙手可以自如地織布,構成一幅「人機一體」的畫面。

然而長久維持此姿態織布是相當辛苦的,除了腰酸腳痛,視力也會受影響。不過這些苦勞對Ina而言卻都不是最困難的,「碰上經緯線交互糾纏或不慎編織錯誤時,就必須倒退織程重新來過」。梭子引著苧麻線如流水般穿越梭路縫隙,在Ina穿與收的巧手之間,流露出一股自信及專注的神韻。

港口部落的歌手阿努‧卡力亭‧沙力朋安發行母語專輯,Ina用傳統的「地機」趕工編織吉他帶,以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品獻上祝福。攝影:林晴灣。

港口部落的歌手阿努‧卡力亭‧沙力朋安發行母語專輯,Ina用傳統的「地機」趕工編織吉他帶,以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品獻上祝福。攝影:林晴灣。

編織的起點

今年75歲的Ina,編織苧麻卻是三年前才開始學習的。小時候的她,經常看著母親編織,然而母親總是告誡不可以隨便碰觸織布機。因此,這項阿美族傳統工藝在她的回憶裡是如此莊嚴、不易親近的。50年代,基督教會進入部落宣道,也帶來大量的衣物分送給族人,於是費力曠時的編織工藝,便逐漸在時代的洪荒裡消逝。

十年前,Ina的女兒Lafay從外地歸返部落,積極致力於港口部落傳統文化的恢復,兩人決定攜手找回失落的編織工藝。由於港口部落的耆老多半遺忘了編織的手藝,在部落裡無從學習的情況下,Ina往返隔壁村落拜師學藝,投入許多時間和精力摸索,才漸漸重拾了這項技藝。除了傳統的布、手環、服飾等平面織物,Ina還在傳統上另覓新路,編織籃子、魚簍造型燈罩等立體織物。

Ina專注地用苧麻線一圈圈纏繞住藤條,準備做成充滿阿美族風情的傳統手環,熟練的手法令人讚嘆。攝影:劉欣宜。

Ina專注地用苧麻線一圈圈纏繞住藤條,準備做成充滿阿美族風情的傳統手環,熟練的手法令人讚嘆。攝影:劉欣宜。

如今,「莎娃綠岸」的苧麻編織早已遠近馳名,許多從日本、美國等地來訪的遊客看了愛不釋手,都紛紛購買。童年回憶中不怎麼親切的傳統技藝,如今被找回來,甚至能讓外國人一起來欣賞這老祖先傳下來的智慧結晶,Ina神情透露著自豪。即使在記憶中並不親切,但從小看著母親織布的經驗仍深刻地烙印在Ina心底。退休後的重新學習,不僅讓Ina與她母親在數次的編織演練中跨時空交會,也期望這條帶有情感的苧麻絲線,能藉著不間斷的搓捻,繼續傳承下去。

使命織造者

在Ina的月桃葉工具箱裡,除了鮮豔的彩線,由苧麻所捻成的白絲也是她編織的靈魂素材。港口部落的文化與土地議題相互交織,Ina的苧麻編織恰如其分地捻揉兩者,織出了近乎殞落的傳統工藝,也隱喻著傳統土地流失的問題。

距離港口部落兩公里處的石梯坪是港口地區世世代代阿美族人充滿情感的土地,Ina回憶著,小時候常常和母親在這裡撿拾珊瑚,堆成田埂,種出「真的很甜」的地瓜。族人世代耕種的這塊土地目前歸屬於國家,由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理。每天遊覽車絡繹不絕,在遊客走馬看花的快門聲背後,當地居民只能發出無聲的憤怒。近年來,港口部落土地自救會積極爭取土地共有管理權,期許部落能自主決定土地利用的方式。

於是,2012年春天,Ina首度與港口國小師生合作,與孩子在石梯坪肥沃的土壤裡栽下第一株苧麻育苗,從種植、除草到割麻、剝麻,再從抽絲、拈線到揉線、漂白,儘管編織的前置作業繁瑣,卻讓小學生從最源頭的土壤開始,學習與探索阿美族的傳統工藝。

港口國小學生的苧麻編織體驗,在石梯坪傳統土地上種下苧麻的幼苗,學生在栽植、除草的過程中親近土地,體會港口部落文化與土地不可分割的緊密連結。圖片來源:Lafay。

港口國小學生的苧麻編織體驗,在石梯坪傳統土地上種下苧麻的幼苗,學生在栽植、除草的過程中親近土地,體會港口部落文化與土地不可分割的緊密連結。圖片來源:Lafay。

「小朋友除草除得很開心,一直唱歌,我也在旁邊看得很開心,一直笑」承載著百年回憶與情感的土地,以阿美族共享的編織技法傳承下來。Ina希望以後能繼續與孩子分享苧麻的文化。從土裡的綠色的幼苗,到手腕上的白色手環,自然與人文互動循環不已,苧麻編織不僅尋回了傳統使用土地的農法,也帶來了文化保存與發展的希望。

港口部落期許透過深度的「文化套裝旅行」為此地帶來新契機。阿美族的傳統編織再現即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老人在從事這些工藝的時候,就要努力地在旁邊看他們怎麼做,習得這樣的一技之長是很重要的。」Ina鼓勵族人學習編織,除了延續這項傳統技藝,也期許替部落創造經濟效益。然而族人最需要的並非蜂擁而至的觀光人潮,而是願意傾聽並踏入土地的一小群人,將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及迷人的技藝發揚光大,為部落創造全新的感動與價值。

※ 本文為《島語‧傾聽》:第九屆環境新聞編輯採訪營學員作品,出自「103年環境新聞及影片傳播專案工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