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里山經濟」串起台24線的珍珠 部落產業重建有成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用「里山經濟」串起台24線的珍珠 部落產業重建有成

2017年06月16日
本報2017年6月15日屏東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經濟部「串珍珠」替農地工廠解套引起爭議,而在南台灣的台24線,有屏科大社區林業團隊陪伴沿線部落,善用傳統智慧與山林生態珍寶,擦亮璀璨的部落「里山經濟」。

屏東縣屏東市的台3線,轉台24線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霧台鄉,沿路自然景緻變化多端、時而驚心動魄,時而賞心悅目,向為觀光熱門景點,也劃入茂林國家風景區範圍。歷經莫拉克風災洗禮,沿線幾個部落重新出發、並邁出穩健的步伐,端賴長久來與土地、自然資源建立的智慧。

「莫拉克風災後,台24線沿線部落最危急,若沒有多一點幫忙,原鄉可能再也沒有人住,幾年後就會消失。」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莫拉克風災後即與幾個部落合作,重新盤點里山資產,並找回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智慧,發展與自然共生之道,逐步摸索調適天災之道,以及自然資源治理的模式。

推動過程會讓部落盤點自然資源,了解部落所擁有的豐富山林資源,並重新紀錄傳統文化維繫山林的智慧;這些部落都位於環境優美的山區,生態旅遊成為策略,並使部落重視自然環境和文化的關聯。換句話說,沒有環境沒有文化就不能推生態旅遊。

了解部落現況,不妨來趟台24線之旅,走訪屏東三地門鄉德文、霧台鄉大武、阿禮3個部落,如何發展極端氣候衝擊下的調適能力。

德文部落:「維持原來就做得好的產業」

從屏東沿著台24線上山,三地門鄉德文部落是第一站。跟著Vuvu柯大白學說排灣語打招呼,Vuvu是排灣語用來稱呼70歲以上的祖父母,Vuvu也用來稱呼自己的孫子女。


Vuvu柯大白說明排灣族獵人習慣。攝影:廖靜蕙

在獵人步道上,Vuvu解說排灣族獵人打獵的慣俗,摺樹葉辨識方向、用不同的線材設計各式陷阱,這些沿襲數百年的知識,就靠獵人們一再的練習與實踐。

步道上的咖啡樹種植產業,具有百年歷史,日治時代引入的咖啡樹,透過一代又一代撫育採收,如今已是成熟的產業,林下種植[註]的方式,不須砍樹破壞森林、極具保育價值,讓德文咖啡的招牌屹立不搖。

隨著民眾喝咖啡的需求,原鄉種植咖啡蔚成風氣,遍植咖啡的事實已難阻擋。屏東縣是台灣最重要、也是面積最大的咖啡產區,三地門鄉僅次於泰武鄉,是縣內第二大產區。由於產量急遽爬升,德文部落也鎖定咖啡這項產業積極發展。只是,能不能建立一個好的咖啡栽培環境,讓全國人民看到咖啡種植不一定得毀掉森林。德文自古以來,咖啡樹跟著森林融合,與其他區域為了種咖啡砍樹大異其趣,林下咖啡成為德文的特色。


德文部落林下咖啡。攝影:廖靜蕙

陳美惠說,部落生態旅遊的發展,除非像墾丁這種知名的觀光地區,遊客會主動前來消費,其他需導入遊客的部落,若只靠旅遊維生相當吃力。因此維持一二級產業的發展相當重要,咖啡產業成了德文部落的優勢,其他作物也毫不遜色,使得風味餐多樣兼具創意。

但是咖啡種植面臨一個問題,農牧用地種植咖啡沒問題,但原保地林業用地就不能。部落咖啡達人包金茂即希望與林務局討論林下種咖啡的可能性。

離開部落之前,不要忘「麻利麻利」感謝Vuvu以及族人們精彩的解說與招待!

大武部落:「架構自給自足糧食系統」

20人座的小型巴士停在古仁人橋前,一待前面的車輛通過後,才緩緩前行。莫拉克風災沖垮通往大武的6座橋,古仁人橋的完工是大武部落回家的關鍵。回家的路不容斷橋,因此族人都知道一次通行一輛車,盡量保護這座橋。

「我們願意留在這個部落,這麼美的部落正是祖先留下來的資產;留在長治百合,就失去我們的農耕地了!」霧台海拔最高的部落原是阿禮,但族人搬到長治百合園區之後,大武成了霧台鄉最遠的部落。

今年雨季來得早,微雨中隨著牆壁彩繪,聽著解說員導覽,認識大武部落的來由。由族人種植的紅藜、小米、山當歸,成了桌上的風味餐,雞肉、豬肉也都是部落自己飼養。

莫拉克風災後,陳美惠眼見族人決定回原鄉深受感動,只是回得到原鄉又如何?這環境很容易因豪雨落石就斷路,因此須建立自給自足的體系,但這個想法又該如何實現?族人第一步就是復耕。

大武部落家家戶戶都種小米、紅藜這類傳統作物,並保存21種小米品系,符合糧食作物多樣性,短短三年擠身霧台鄉糧倉;其次,利用傳統知識結合現代科技,發展里山新經濟。部落引種山當歸栽培、養雞的同時也兼顧動物福利,並從家戶養雞到建立公共雞場,除了提供生態旅遊餐飲,也提供高齡長輩及幼兒共食之用。


大武森雞兼顧動物福利,提供優良的養殖環境。攝影:廖靜蕙

族人實踐小即是美的理論,為每樣產物加值、以質取勝,不需種養眾多、成立生產專區以至於影響環境以及生活品質,小規模生產、加值,反而更具經濟效益。

林務局也持續自然生態的監測,並提供野生動物數量狀況等訊息給族人參考,作為傳統狩獵的依據,這對部落經營野生物資源相當重要。

阿禮部落: 「不讓古老部落在地圖上消失」

天氣好的時候,絕對不能錯過到阿禮部落走走。5月初,跟著魯凱里山行動工作坊走訪阿禮部落,在頭目家屋訴說魯凱族與山林共生的智慧。儘管族人都已移居長治百合園區,仍希望維繫原鄉的經營。

這一天雖然安排在大武部落住宿,晚餐後,由頭目包基成率領的阿禮部落古謠樂團,吟唱著魯凱族近千年的傳說、故事,頭目分享著阿禮部落引以為榮的文化以及頭目文化,那就是分享以及照顧部落中每個人的需要。2013年,阿禮部落與林務局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包基成說,這對於部落意義非凡。「不讓古老部落在地圖上消失,否則將快速淹沒於荒煙漫漫中!」

陳美惠說,風災衝擊後,當很多部落不知何去何從時,阿禮部落就已經啟動原鄉巡守的工作、修復古道,並組成古謠樂團,連結山上和山下族人的心。過程中充分展現對環境的關懷以及文化傳承,也撫慰族人風災衝擊後的心靈。

阿禮部落原鄉產業發展持續進行,除了紅肉李進行有機認證,也積極發展林下養菇。若要走訪阿禮部落,可透過部落窗口安排。

以部落生態知識為本 如夥伴般的共管機制

台24線部落資源治理的經驗,累積部落共管的實力。自然資源共管的議題在20年前是相當敏感的議題,如今已成社會共識,只是相關的論述必須以實踐來檢視;經驗的累積以及動態調適都在在考驗部落意志。

陳美惠解釋,協同經營又稱為共管(co-management),是政府將自然資源管理的權力與責任分配給有關社區、非政府組織,透過彼此合作,共同決議自然資源管理及利用方式。這過程須經雙方反覆溝通協商、從做中學習的動態過程。

「談部落談共管,需從部落的脈絡談起,從部落一直以來與自然生態共生的知識,這又與國際間推動的里山倡議不謀而合。」陳美惠說,里山倡議與協同經營相互整合,可做為當代森林資源管理模式。

里山倡議的精神與協同經營機制高度吻合,兩者都強調在地社區與自然的連結,重視多元權益關係人的合作,並進一步在自然資源管理上形成互助的夥伴。

然而,多數關於里山倡議的討論,缺乏探討原住民族與政府之間長期緊張的關係,以及政府資源管理與部落永續的調適與融合;而有關協同經營的研究則較少聚焦於部落生活、生計的問題。

陳美惠強調,當共管機制納入傳統知識與制度中,才有可能落實在地方。這或許說明何以台24線部落共管的經驗,吸引花東部落意見領袖前來取經。

【註】德文部落的森林咖啡,這種咖啡園的規模較小,這種傳統的耕作方法,有別於大規模農場的生產方式,維繫了良好的環境與生物多樣性。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參考資料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