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3日
本報2017年9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13日進行「桃新離岸風電」興建計畫環評第一次初審,由於此案距離桃園新屋外海僅有0.5至1公里,因此面臨了衝擊石滬、牽罟等當地獨特的漁業文化,遭到當地多位里長與民間團體發言質疑,初審小組也要求補充更多資料;此案還需補件再審。
開發單位「築能風力」,即是德國wpd達德能源集團,審查前一日才與桃市府簽訂了合作備忘錄。當天業者曾表示,若桃新案能即時過關,可與達德子公司麗威已通過環評的「桃園離岸風電計畫」同時建置的話,可望再降低成本。
但此案距岸距離0.5~1公里、水深5~55公尺,遭當地漁民擔憂可能衝擊魚類、鳥類與藻礁生態,也恐讓石滬、牽罟的漁業傳統絕跡。他們強調,當地的牽罟是目前全台少數尚存的重要文化與觀光資源,石滬除了是漁業所需,也是生態上重要的育嬰床。
面臨這些反彈,開發單位陸續承諾,將把第一排風機位置往外海推移,讓風機距岸1公里以上,而水深也會至少6公尺深。雖然有渔民表示,風機若在水深5到30公尺的範圍,會讓他們無法生存,但開發單位解釋,這也是由於當地海底地形所限制。開發單位也強調,電纜的上岸處會避開石滬、藻礁,並走地下而非高架。
此外,雖然此案已經距離白海豚棲地有28公里遠,不過中華鯨豚協會張豈銘提醒,開發單位說沒有關觀測到鯨豚,但從擱淺紀錄上來看,當地仍可能有鼠海豚出沒,然而鼠海豚沒有背鰭,觀測上可能更需留意。
小組要求業者補件再審,需補充的資料包括水下噪音、天災的因應,石滬、藻礁等當地特色、文化資產等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