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樣公司兩樣情 持續投入是關鍵 生物多樣性補償的成功與失敗 | 環境資訊中心

兩樣公司兩樣情 持續投入是關鍵 生物多樣性補償的成功與失敗

馬達加斯加生物多樣性補償系列之三

2017年09月14日
作者:賀彥儒(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環境經濟所碩士)
編按:在本系列第一篇中,已簡述馬達加斯加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第二篇中也已經介紹了當地採礦公司所嘗試使用以補足對環境之破壞的「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本篇則將介紹當地兩個採礦公司實際執行的案例。

有鑒於國際社會對於馬達加斯加生態的重視,兩間國際級採礦公司QMM與Ambatovy皆自發性地實施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雖然出發點一致,但結局卻大不相同。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在本篇中將逐一解釋。

復育的首要選擇:稀有的棲地生態

QMM為跨國的礦產與資源公司力拓集團(Rio Tinto)在馬達加斯加的子公司,與政府的合作關係緊密,馬達加斯加政府不僅佔了其20%的持股,甚至還出資建造港口讓QMM能將原礦輸出到加拿大進行精煉。QMM 有三座開放式礦場,皆位於馬島東南方的多芬堡(Fort-Dauphin)沿岸區域。主要開採的鈦鐵礦(ilmenite)是一種常用於提煉工業白色染劑的礦石。QMM於2008年就已開始開採,估計共有6000公頃的森林受到影響。

在這片受影響的森林之中,又以獨特的濱海森林(Littoral forest)最受各界關注。它是一種生長在砂質土壤的常綠闊葉林,這種特殊而脆弱的生態系統孕育了大量的原生特有種(在377公頃的棲地上,189種植物中有98%為原生種)。在全島的濱海森林都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採礦活動又將會把1665公頃的濱海森林夷為平地,因此QMM將濱海森林的復育列為第一考量。

Ambatovy則是由三間國際企業聯合組成的採礦公司,他們自詡為馬達加斯加有史以來最大的商業外資,總計已在礦業上挹注了72億美金。Ambatovy的礦址位於距首都安塔那那利弗(Antananarivo)東方80公里遠的山區,主要開採的礦物是鎳和鈷,已經於2014年開始開採。受到影響的不只有1600公頃的森林,更有一條220公里長的輸送管從礦區通往位於東岸的精煉廠,沿途所經過的棲地也將受到衝擊。

而在Ambatovy的礦區眾多的棲地種類之中,泛域森林註1(Azonal forest)因其地下的鐵礫岩層,而擁有獨特的植被生態。Ambatovy為了要能補償這些特有原生植物,首要之務就是找到另一片也生長在鐵礫岩層上的泛域森林。

QMM與Ambatovy礦址。圖片來源:賀彥儒。

QMM與Ambatovy礦址。圖片來源:賀彥儒。

多方合作找出補償方式:同樣的方針、不同的方法

兩間採礦公司為了能使生物多樣性補償順利執行,皆主動地與國際、地區性的NGO和大學合作。因合作的對象不同,其復育目標與方法也產生差異。QMM選擇與IUCN合作來評估其計畫,並很有野心地將目標設為「淨的正影響」(Net Positive Impact)。相反的,Ambatovy則加入在生物多樣性補償上已有較多經驗的「商業與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BBOP)之會員,設定的目標也較為保守,先求生態「無淨損失」後再求有淨收益。

兩間公司計算生態點數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學者就批評QMM自創的計算方式因沒有可以比對的參考,較缺乏說服力。但相對的,即使Ambatovy在森林品質的計算上較為公開透明,在物種上的計算卻粗糙許多,這點也是Ambatovy在未來必須加強的地方。

相同的是,兩間公司都遵循緩和措施(Mitigation hierarchy)的方針(避免→最小化→復原→補償),保留部分的原棲地不去開採,並將同種的棲地列為補償選址的首要條件:QMM需要濱海森林,Ambatovy則需泛域森林。除此之外,他們也都另外選了幾塊不同類型的棲地來復育以補足生態點數。

在整個補償計畫從規劃到施作的過程中,不管是初期的環境評估、物種辨識造冊,或後續的監控及管理,都可見到採礦公司與NGO、學校緊密的合作關係:採礦公司提供資金,與NGO簽署協議讓他們全權管理;而NGO則提供人力及專業知識,大家各司其職,以達到最高效率。

然而,環境復育不能只靠NGO。密蘇里植物園(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為一國際NGO)的處長曾說:「當地人破壞森林的主因其實就是為了討生活罷了。」如果當地的民眾經濟狀況無法改善、生活模式無法改變,那原始森林消逝終究是遲早的事。因此,兩方的NGO夥伴都與當地居民密切地合作,譬如將巡邏監控的工作交由當地人負責、推廣其他的經濟作物、加強禁止伐木狩獵的宣導;以及給予居民物質上的補償,例如給予肉類產品以補償禁獵、或由企業出資建設學校……等。

MAndena Conservation Zone。Hery Zo Rakotondramanana(CC BY-SA 2.0)

QMM為復育海岸森林而設置的Mandena保護區。Hery Zo Rakotondramanana(CC BY-SA 2.0)。

施作過程的變數:選址困難、資金中斷

雖然兩間公司都明白尋找與同類棲地的重要性,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Ambatovy選定了一處位於礦區東北方70公里的泛域森林來做為同類補償地(In-kind offset site)。但之後卻發現該森林的植物種類與礦區的不盡相同。密蘇里植物園的處長補充道:「我們後來才了解其特殊的地質並非影響上方植被的單一決定性因素。」

而QMM所需要找尋的濱海森林在馬達加斯加已經非常稀少,許多僅存的濱海森林都非常的破碎,無法產生足夠的生態點數。最後選定的同類補償地位於礦區北方200公里之遙,在管理上非常不便。

同時,受到中國市場衰退的影響,QMM的獲利不如預期,使得計畫預算遭到刪減、環境部門的人員跟著被裁撤,許多計畫無法付諸實現,補助當地NGO的金額也被砍半,QMM不僅放棄了原本的復育目標「淨的正影響」,甚至連原本聘請的環境顧問團也徹底解散。

相較之下,Ambatovy的現況看起來較為可靠。雖然它的獲利也受到國際礦物市場價格的影響,但由於當初借貸的銀行規定該採礦公司必須遵守赤道原則(英语:Equator Principles),並對生物多樣性跑存與永續發展的準則有所規範,使得Ambatovy無法隨意地取消計畫。而該公司也已經在2015年底,與兩個地區性的NGO簽訂五年的合作協定,對於補助金額、復育標的都有清楚明訂。

但是,筆者於2017年底實際走訪Ambatovy的其中一個補償地Torotorofotsy時,仍然可以發現當地的保育成效有待加強。不僅刀耕火種的情形依舊氾濫,大部分的濕地也都已被開發成稻田,再加上許多小型的非法掏金的影響,金黃曼特蛙的棲息地已被大幅破壞。另外,執法不力也使得違法盜獵、礦物盜採的問題無法獲得有效地控制,嚴重影響復育的成果。

Torotorofotsy是一濕地保護區,但其70%的濕地早已成為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稻田。攝影:賀彥儒

Torotorofotsy是一濕地保護區,但其70%的濕地早已成為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稻田。圖片來源:賀彥儒。

未來展望:仍需各方持續關注

在馬達加斯加的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到採礦公司投入了相當的心力、資金在此計畫上。遺憾的是,QMM公司在資金不足下,放棄了原先對補償計畫的承諾。Ambatovy則因為借貸的銀行強制要求,目前仍在執行軌道上,但一個生物多樣性補償可能必須經營超過30年才能真正發揮功效,如何長期地穩固資金、持續投入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課題。BBOP就曾在2009年的刊物中建議,應該設立一個由中立第三方來管理的「保育信託基金」以確保生物多樣性補償的金源,但目前在QMM及Ambatovy兩公司中都沒有看到類似的作法,主要的資金來源還是仰賴採礦的收益。加上馬達加斯加並沒有強制規範開發商進行生物多樣性補償,如果全球礦價持續走低,很難保證這兩個補償計畫能夠順利達標。

綜觀來說,生物多樣性補償還是個新興的環境政策。其成效充滿許多的不確定性,仍然需要更多的案例探討、嚴謹的監控。尤其在馬達加斯加這樣有著獨特生態系統的地方,如何能正確地使用此政策、確實減少建設發展所帶來的破壞,同時又要避免淪為採礦或其他開發公司漂綠的工具,仍需要社會、科學界各方持續地關注。(系列文章完)

參考資料

  • 對Ambatovy案件的詳細施作情形可參考:von Hase, A. A., Cooke, A., Andrianarimisa, A., Andriamparany, R., Mass, V., Mitchell, R., & Kate, K. (2014). 以及 Working towards NNL of Biodiversity and Beyond: Ambatovy, Madagascar – A Case Study ( 2014 ).
  • 對QMM案件的詳細施作情形可參考:Temple, H.J., Anstee, S., Ekstrom, J., Pilgrim, J.D., Rabenantoandro, J., Ramanamanjato, J.-B., Randriatafika, F. & Vincelette, M. (2012). Forecasting the path towards a Net Positive Impact on biodiversity for Rio Tinto QMM. Gland, Switzerland: IUCN. x + 78pp.

※ 本系列節選自作者碩論,在布蘭登堡工業大學環境經濟所Frank  Wätzold教授指導下完成。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賀彥儒

深信「你自己必須成為你在世上想見到的那個改變」。期許自己能貫徹此信念,為這寶貴的環境持續奮鬥。

有興趣歡迎與作者聯絡,Email:ck4u0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