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鈎吻鮭魚發現一百周年 瀕絕處境待解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鈎吻鮭魚發現一百周年 瀕絕處境待解

2018年01月27日
本報2018年1月2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終生生活在七家灣溪及雪山溪下游的台灣鈎吻鮭(舊名櫻花鈎吻鮭),飽受基因窄化、全球暖化威脅,到底還有多少機會存活?1917年發現、1919年正式命名的台灣唯一的鮭魚,命名上又歷經哪些波折?為了紀念台灣鈎吻鮭發現百周年,台博館辦特展,揭露其生態習性及保育困境,寒假、春節期間不妨觀展,一同思考如何突破台灣鈎吻鮭生存困境。


七家灣溪是台灣鈎吻鮭僅剩的棲地。攝影:廖靜蕙

喜歡低溫的國寶魚 受全球暖化衝擊

大甲溪上游的七家灣溪,住著一群超級怕熱的魚類——台灣鈎吻鮭,學者推估大約78萬年冰河時期迷途到了台灣大甲溪,並因河川海拔夠高得以生存至今,是低緯度地區罕見的陸封型鮭魚,也是西太平洋鮭魚分布的最南界,只能生活在水溫17℃以下的溪流,日治時期即被標定為「天然紀念物」加以保護,因此有台灣國寶魚的美譽。

依據林務局資料,原先廣布於大甲溪上游合歡溪、雪山溪(武陵溪)、南湖溪、司界蘭溪、有勝溪與七家灣溪等支流的台灣鈎吻鮭,由於河川整治、氣候變遷等因素,使得環境惡化,僅剩約7公里長的溪段可供棲息。

台博館副研究員謝英宗表示,鮭魚是喜歡低溫的魚類,分布地點都在溫帶、高緯度;台灣屬於熱帶亞熱帶,喜歡低溫的魚類不多,台灣鈎吻鮭的存在凸顯台灣地形獨特之處。

一般認為台灣鈎吻鮭是在冰河期時,順著由台灣北部匯流入海的古河流上溯至大甲溪。為何選擇大甲溪?謝英宗表示,學術界推論,冰河時期分布區域可能不只大甲溪,而是廣布中國、琉球群島,但當冰河消退、其他棲地溫度上升不再適合鈎吻鮭生存,唯獨大甲溪碩果僅存。

即便至今,鈎吻鮭仍無法生存於水溫17℃以上,那麼為何牠能在台灣的河川生存下來?謝英宗解釋,台灣河川多源起於高山,海拔高、溫度低;相對來看,琉球山不夠高,中國在相同的緯度也沒有這麼高的山。然而,若全球暖化持續增溫,只要七家灣溪水超過17℃,台灣鈎吻鮭可能無法生存!

但近期有學者提出台灣鈎吻鮭是由冰河期臨海的東部蘭陽溪上溯,藉由河川源頭襲奪作用的影響,躍過中央山脈來到西部的大甲溪的假說。

台灣鱒、櫻花鈎吻鮭  請問芳名究竟為何?

提到台灣鈎吻鮭的名字,可真是說來話長。1917年台灣日治時代,任職於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擔任雇員的青木赳雄(Takeo Aoki),同時也是技師大島正滿的助手,從友人取得一尾高山原住民常捕食的魚,鹽漬去內臟的標本,經檢視後確認屬於鮭鱒魚類,並隨即將其發現發表在《台灣水產雜誌》,並不是正式發表。

大島正滿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跟隨魚類學權威D. S. Jordan讀書,告知在台灣發現鮭魚;Jorden認為台灣那麼熱,怎麼可能,一定是從日本帶到台灣的醃漬鮭魚不小心掉路上被人撿到。

大島正滿聽了很沮喪,後來取得新鮮幼魚,1919年才與Jorden正式發表,學名為Salmo saramaosaramao是梨山的意思,也就是梨山上的鈎吻鮭,是最早的名字。但是梨山畢竟是小地名,於是同一年Jordan又將之改為Salmo formosanus

不過台灣鈎吻鮭並沒有因此確認芳名。首先Salmo指大西洋鮭屬,但台灣鈎吻鮭屬太平洋鮭屬,因此改為Oncorhynchus formosanus,時至今日,台灣有三個名字指稱牠。

林務局是採用櫻花鈎吻鮭Oncorhynchus masu,代表和日本同一種;雪霸國家公園則認為是特有亞種,因此稱為台灣櫻花鈎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台博館以及中央研究院等學術界則採用台灣鈎吻鮭Oncorhynchus formosanus

2012年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ICZN)通過審查將學名改為Oncorhynchus formosanus,中文名稱為「台灣鈎吻鮭」,與昔日所稱之櫻花鈎吻鮭或台灣櫻花鈎吻鮭為同一個物種丶同一亞種或是同一族群。


台灣鈎吻鮭身體兩側的側線上有8~12個黑褐色的橢圓形橫斑(parr mark)、背脊至側線間也散布著5~9個青褐色的圓斑,這些是牠的重要外部形質特徵。 。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觀展用鈎吻鮭的眼光看溪流環境 保育困境有待突破

特展中也分析台灣鈎吻鮭面臨的挑戰。雖然台灣鈎吻鮭的野外族群量看似已達數千尾的規模,但仍然面臨族群基因窄化、棲地環境劣化,以及全球暖化等嚴苛的生存威脅。

由於棲地僅存無幾,使得原本就不是非常多樣的物種基因更為窄化;棲地附近高冷蔬菜和果樹取代了原生植被,化肥、農藥影響河川水質,山坡地超限利用也使土壤大量流失,為保持水土又大量興建攔砂壩,影響溪流生物移動交流,使得台灣鈎吻鮭的棲地破碎化,生存水域嚴重限縮。

另外,估計21世紀末台灣地區平均氣溫將比現在升高約2.3℃,即使在溫室氣體排放嚴格減量的條件下,仍然可能升高1.5℃。溫度的上升將迫使台灣鈎吻鮭遷徙,甚至無可遁逃,將嚴重影響族群生存

雖然全球很多鮭魚洄游路徑非常廣闊、體型龐大,但也有像台灣鈎吻鮭終生在溪流中生活的陸封型鮭魚。魚類往自己原來的生息場所移動遷徙稱為洄游。至今已知2萬種硬骨魚類中,洄游魚類的物種有165種,分屬32科,占硬骨魚類的0.8%。

被遺留的孑遺生物

冰河期時,全球平均溫度下降,北方或寒帶物種的生存領域會擴展至低緯度的溫暖地帶,當間冰期溫度回升時,這些物種在低緯度的分布範圍會縮減或滅絕,只有少數族群退縮到高山等類似環境而得以繼續生存,即所謂「孑遺生物」。
台灣有哪些孑遺生物?台灣鈎吻鮭(Oncorhynchus formosanus)、台灣山椒魚(Hynobius formosanus)、台灣穗花杉(Amentotaxus formosana)、台灣擦樹(Sasafras randaiense)都是孑遺生物。
資料來源:台灣博物館

台博館特於台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之際推出特展,從台灣鈎吻鮭的前世今生、形態特徵、生態角色等揭露繽紛的鮭魚世界,並透過豐富多元的展示服務,彰顯台灣在環境生態保育之努力成果。

台博館教育推廣組解說員陳信鈞推薦民眾觀展時,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1.到VR體驗區,試試當魚的感覺!透過鏡頭,民眾得以台灣鈎吻鮭的視角觀察水中生物美麗的身影。
2.本來會洄游的台灣鈎吻鮭,如何因陸封而無法洄游,並了解魚類洄游的原理!
3.台灣鈎吻鮭不但是台灣唯一的鮭魚,而且生存在低緯度,與大甲溪畔的泰雅族民族發展獨特的關係,了解牠和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關係!

「有了牠才讓大家了解台灣地形、地質的獨特性,如果沒有牠,我們無從得知台灣因這特質孕育豐富的生物文化多樣性!」台博館邀請民眾透過觀展,了解台灣鈎吻鮭的處境,想想在台灣鈎吻鮭生存、復育上,應盡的責任!


台灣鉤吻鮭發現100年特展海報。圖片來源:台博館。

發現台灣鮭魚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行動宣言

保育瀕臨絕種(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台灣鮭魚需要制定並確實執行國家級的保育行動綱領。行動綱領內需明確訂定瀕危物種數量成長的目標與期程規劃,例如:3~5年內要阻止數量的持續下降(止血)、6~15年內要促進其數量的穩定增加(回升),而20-30年內則需要達成族群數量大幅增加並擺脫「瀕臨絕種」困境的最終目標(脫困)。要能夠按部就班的完成止血、回升和脫困等階段性任務,需要對瀕臨絕種物種所面臨的困境與威脅,有足夠的科學瞭解,並根據這些資訊,擬定任務導向、具可行性的行動綱領。

這次參加發現台灣鮭魚100年國際研討會的外國鮭鱒魚專家學者們、在聆聽國內學者的發表、現場觀察與相互討論的結果、提出以下幾個建議、管理方案供國內主管單位參考。

  1. 2017年8月台灣紅皮書降級台灣鮭魚保育等級(從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降到瀕危;Endangered, EN),與會者強烈建請自然保護聯盟(IUCN)應立即重新評估台灣鮭魚的保育等級,亦即迫切需要在IUCN的指導下獨立評估台灣鮭魚的保育現況。包括外國參與合作,估計族群數量,以及調查形態異常魚隻:例如2016年11月9日捕獲成熟雄魚異形的比例與成因(環境荷爾蒙等汙染物)。
  2. 需要調查並收集與台灣鮭魚生長、攝食和行為有關的基本生態資料;研究台灣鮭魚基本生物學(骨骼、口腔、牙列、核型、染色體等)。例如幼形成熟(neoteny)的雄魚發展出較大的下顎(kype),可能與育種搶地盤行為(即戰鬥而非鬼祟潛行)有關。
  3. 會議中日本學者提出新數據,顯示台灣鮭魚的遺傳多樣性是已調查過全球櫻鮭族群中最稀少,極端僵化。所以需要小心孵化場(台灣鮭魚生態中心)的操作,例如對雪霸公園目前正在進行放流孵化場同質養殖鮭魚的可能潛在風險。以及養殖台灣鮭魚以外的物種(虹鱒?苦花?)對台灣鮭魚遺傳多樣性的影響與風險。
  4. 需要對拆攔砂壩的優先順序進行科學評估。進行台灣鮭魚族群存續力分析(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 PVA)。族群參數(例如生存率)在各個河段不同;如果上游台灣鮭魚的存活率較高,則拆除上游攔砂壩將可增加台灣鮭魚族群全體的生存持續力。
  5. 需要調查台灣鮭魚和台灣產頷魚(Onychostoma barbatulum,苦花)的種間互動。隨著氣候暖化,拆壩後下游河段魚隻會擴大棲地範圍,上溯越入原本僅棲息台灣鮭魚的棲地,對台灣鮭魚具未知的棲地競爭等威脅,是否有負面影響。
  6. 國內良性引種(benign introduction)的異域保育(ex situ Preservation)操作,放流族群間宜建立關聯族群(metapopulation)結構。
  7. 為了解與闡明台灣陸封鮭魚的特性,最好與陸封型而不是降海洄游櫻鮭比較(如形態、生態、耐鹽性等)。

特展資訊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