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一片黑 遭人們淡忘的海洋污染事件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海上一片黑 遭人們淡忘的海洋污染事件

「德翔台北」貨輪擱淺事故的現場目擊與啟示

2018年02月04日
作者:柯金源

2016年3月10日,「德翔台北」貨輪在石門近岸海域擱淺,因船身斷裂油污外洩,造成尖子鹿海岸地帶以及部分海域遭受油污染,再度引發了一場海洋生態危機與政治風暴。


2016台北德翔輪船擱淺石門尖子鹿。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台灣北部海域是基隆港、台北港的進出門戶,也是東北亞地區相當重要的國際航道,因氣候、海象、地形等因素,船難事故或海洋污染案件頻傳。自2001年2月至2007年12月的統計,共有94件事故(環保署,2008)。

石門北方海域,是船舶航線交會的熱區,近八年來,陸續發生了三起輪船擱淺,嚴重污染海岸,導致蟹類、貝類、藻類等潮間帶生態受到嚴重衝擊。

2016年3月10日,「德翔台北」貨輪行經北部海域時,因故障失去動力,受到風浪推移作用,擱淺在距岸約250公尺的礁石區,船身破洞與裂縫逐漸擴大。當時氣候與海象條件不佳,海上救援與防污工作進展緩慢;二週後,船身斷裂,燃油與潤滑油外洩問題再也難以防堵。石門區尖子鹿海岸潮間帶生態環境,首先受到破壞,北海岸的石花菜與近岸漁業,也受到波及。在重油除污區,可以看到魚蝦、蟹和貝類,因來不及逃離,被一層層黑油所覆蓋。這駭人的景象,在2008年11月晨曦號貨輪污染事件時,已在附近的海岸出現過了。

回顧台灣較為重大的海洋污染浩劫有兩件,一是1977年2月科威特籍「布拉格」油輪污染事件;二是2011年10月的瑞興輪船難,都發生在北部海域。2001年1月希臘籍「阿瑪斯」貨輪的油污染事件雖然位處東南海域,但因反應緩慢、除污能力不足,也導致附近海域與海岸生態遭受嚴重傷害。


2011巴拿馬瑞興號擱淺基隆大武崙。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防護破洞

台灣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雖然已逐漸受到重視,但依目前的政府組織架構,海洋事務相關權責單位就有23個,往往導致橫向聯繫效能無法及時因應緊急事故急迫性,而飽受外界批評。針對海岸油污染的危害評估,必須在污染之前就先建立環境系統性的基礎資料,才能在污染之後精確量化。目前,只能依據油污覆蓋黏著的岩礁特性,以及生態環境的差異性,再參酌相關經驗與研究資料,初估判斷其可能逐步復元的時間。「德翔台北」貨輪污染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海洋事權必須整合、緊急防污工作要確實到位、生態環境與漁業基礎資料亟待建立,而污染地區的後續環境調查工作更需要長期監測。

台灣四面環海、船舶航運繁忙,據統計,每天有約200艘運輸船舶進出台灣的國際商港,將近2500艘各型船舶經過台灣附近海域。

而此同時,台灣也面臨海洋油污染的威脅,40年來大大小小油污染事件頻傳,真的不能再忽視海洋浩劫的風險。

阿瑪斯貨輪污染風暴

2001年1月14日下午5點左右,希臘籍阿瑪斯號貨輪在屏東恆春墾丁國家公園的龍坑保護區近岸海域擱淺。因為適逢農曆年假,交通、環保、內政等相關部會疏於應變,造成貨輪持續洩漏燃油,國家公園保護區的海岸與附近海域遭受嚴重汙染。事發後,由環保署長林俊義一肩扛起應變疏失的責任,並由郝龍斌接手後續的清除工作。


動用陸軍兵力清除油污。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雇用臨時工清理油污。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一年後,擱淺的船體還是遺留在原地海域,海岸潮間帶的礁岩與潮池內也還有部分殘留油污,龍坑保護區的環境危機並未完全解除。

阿瑪斯貨輪對於海洋環境的衝擊,已隨著船隻解體、沉沒,被人們逐漸淡忘。但我們想把這個污染案例留存下來,做為海洋環境防護的借鏡,於是定期到龍坑海域進行水下觀察。

擱淺的阿瑪斯船體,因為當年連續遭逢五個颱風襲擊,已被強浪撕裂成六大截以及無數小碎片再加上貨艙內的鐵礦砂因船身解體而外溢四散,附近海底生態環境所受到的危害,可能比油污期間更加嚴重與持久。

船殼鐵片隨著潮浪翻滾、衝撞,附近海底的活珊瑚,出現白化現象或被船身殘骸刮除。初步估計,海底生物棲地遭到破壞的面積,已超過18000平方公尺。

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持續關注阿瑪斯貨輪,對於海洋環境的各種影響。水面上雖然已看不到任何貨輪殘跡,但水面下並未停止滾動。


2013年4月貨輪殘骸。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本篇文章摘錄自《我們的島》一書第六章,衛城出版社授權刊登。) 


我們的島:台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作者:柯金源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8/01/04

台灣首部長期記錄環境變遷的巨構,1980~2017追蹤超過35年的紀實報導。縮時總覽今昔土地、山川、河流、海洋變遷的樣貌,史詩般撼動人心的紙上紀錄片。

以環境史時間軸的比對方式,觀看土地利用型態對環境、生物與人的影響;並透過海陸交界、生物與人的關係、離島樣態、山林聲息、災難啟示等,清楚揭露島嶼長時間變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