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最新研究顯示,地球上3/4的土地嚴重劣化,到本世紀中葉甚至可能擴大到90%。農業是主要原因之一。但研究也指出,農業同時也是受土壤劣化影響最深的產業,再加上氣候變遷,土壤品質下降可能在2050年前使全球作物產量降低1/10。
每年劣化土地達半個歐盟面積
人類活動在地表全面擴張,降低了土壤的品質,污染、土壤侵蝕和乾旱影響了土壤涵養生命的能力。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地方糧食系統崩壞,數億人可能被迫遷徙、流離失所。
城市擴張、森林砍伐和農業是這個趨勢的主要推手。
根據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出版的最新世界沙漠化圖輯(World Atlas of Desertification),雖然這種現象難以評估,但聯合研究中心估計,每年有半個歐盟大的土地以這樣的方式劣化。
今年3月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跨政府科學政策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IPBES)就曾發表報告警告,全球土地劣化程度已達到臨界點,全世界近半人口的福祉受影響。
少吃肉 阻止非永續農業擴散
農業是主要原因之一。現在農田和牧場佔地球表面高達1/3,但農業也是受土壤劣化影響最深的產業。再加上氣候變遷,土地品質下降可能在2050年前使全球作物產量降低1/10。
這個效應在印度、中國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尤其明顯,土地劣化可能使這些地區作物減產一半。
雖然這是個全球性的現象,地方行動對於扭轉土地劣化趨勢至關重要。
減少牛肉等永續性較差的肉類消費,以及改採植物性飲食就是兩種可以阻止農業擴散的好方法。
人口增長 土地壓力激增 資源利用方式需改變
世界沙漠化圖輯旨在做為全球決策者監測土地劣化和尋找補救措施的工具,以阻止沙漠化蔓延,並恢復劣化的土地。前一次製作報告是在1998年。當時作者就曾警告,人口迅速增長正為地球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聯合研究中心教育、文化、青年和體育委員納瓦斯科斯(Tibor Navracsics)表示,過去20年間,全球土地和土壤壓力「激增」,「為了後代保護地球,我們使用寶貴資源的方式迫切需要改變。」
零劣化永續議程 各國無積極作為
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議程」,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承諾致力「對抗沙漠化、恢復劣化的土地和土壤,包括受沙漠化、乾旱和洪水影響的土地,並努力實現土地零劣化。」
儘管有這樣的承諾,但是目前各國政府並沒有合作往2030年目標邁進。
然而,實現土地零劣化能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光是在歐盟,土壤品質下降每年估計耗費數百億歐元。據估計,近10%的歐盟土地受到沙漠快速擴張的威脅,包括葡萄牙和保加利亞等迥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