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宜靜 | 環境資訊中心

吳宜靜

右手按快門,也寫字。讀過歷史、勞工關係和攝影。旅行的國家數因為印度而未再增加。企圖用說得動自己的方式傳達環境訊息。

文章列表

2021-08-12 10:52
全球暖化加速,國內學者分析,台灣最快在2060年失去冬天。也有專家警告,升溫和都市熱島效應疊加,將有如自成體系的「鍋爐」,以往市區跟郊區的溫差大約是2°C左右,但2020年的溫差已增加到3.5°C。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將更有感。 聯合國氣...
2021-07-25 14:01
三級警戒期間,還好有貓和廚房。除了每天蹭著無所事事的貓說話,做菜這件總是由媽媽和奶奶操刀的事情,就這麼別無選擇地發生了。 在這一段安靜的時間裡,買菜、挑菜、切菜、熱鍋、爆香、熱炒,為自己做上一道道入口竟還能保持愉快心情的餐食。...
2021-07-16 10:51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副主席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 於台北時間週三(14日)晚間公布大規模氣候變遷計畫。這份「55套案」(Fit for 55)一共提出12項政策措施,以確保...
2021-06-27 08:29
身為一名白浪(漢人),有一段時期我總是極度羨慕著原住民可以信手捻來就講出自己的故事,部落的故事、家族的故事、遷徙的故事、獵人的故事,那些舊事在口齒唇舌之間被反覆練習,聽起來一切如新。 最近因為布農獵人王光祿釋憲案和特赦案,讓我...
2021-06-23 10:11
自2019年起,國內陸續有玉山金控、國泰金控宣布不再新承作任何燃煤發電融資,而富邦金控不只加入撤資行列,還再下一城,表示不再新增投資燃煤發電占比大於50%之電廠,成為國內第一家積極承諾限制投資高碳排產業的金融機構。 富邦金控自2017...
2021-06-11 10:30
2021年才剛進入夏季,因為天氣熱得太早,冷氣壓縮機提早轟轟作響。回想2020年9月,墾丁的珊瑚曾發生台灣20年來最大的一次白化,眼見氣溫節節高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珊瑚礁體檢專案經理曾椲涵擔憂,「如果白化的頻率越來越高,珊瑚沒有足夠的時間恢...
2021-05-23 15:06
太想念印度了。有時候即使是一個在台北聽見的汽車喇叭聲,也足以挑起想念。 印度的城市充滿不知節制的喇叭聲和音樂聲,聲音塞滿城市的每一寸,無一遺漏,即使躺在街尾的青年旅館最邊緣的床鋪,也能確信這個世界沒有忘了你的存在。(這股確信也...
2021-05-07 05:12
1950年代發生在熊本縣水俁市的汞公害污染,透過1972年出刊的《生活》(LIFE)雜誌而被英語世界認識。美國攝影家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為了報導這起事件,在當地居住了四年半,紀錄人們受疾病所苦的景況,包括知名的攝影...
2021-04-23 13:13
  植物的科學知識出現斷層,很多人都變成「植物盲」(plant blindness)。設計:thejane  「我請標本館的負責人建帆帶你去看一下台灣最老最舊的標本」、「針對自然資源的觀點,蔡...
2021-04-23 10:19
「魩仔魚」到底該不該吃?鯖魚和鬼頭刀可以天天吃嗎?突破過往限制、首度納入國內第一手漁獲量資料的第五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昨(22)日由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下稱「海漁基金會」)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共同發布。 新版指南調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