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多樣性陡降 WWF籲催生2020新保護框架 主張廢核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地球生物多樣性陡降 WWF籲催生2020新保護框架 主張廢核

2018年11月0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我們需要新的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不夠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疾呼各國於2020年北京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中訂出新的框架,讓持續下降的生物多樣性指數往上升,至少也要維持平盤。

WWF最新出爐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生物多樣性在過去40年間下降60%。此報告日前發布期間,適逢盧思騁旅台從事生態保育議題交流,為此,本報特別專訪他解說報告的重要性,以及WWF對諸多生態保育和能源議題權衡的看法。

盧思騁強調,「地球不能再等了」,未來的2020~2030年是關鍵,一旦錯過後,生物的多樣性可能難以挽回。

1031-5

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於地球生命力報告發布後受訪,說明WWF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倡議。攝影:陳文姿

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50年  WWF:下一個十年是關鍵

《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年在里約簽署,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里程碑。有感於保育目標的失敗,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國會議(CBD-COP10)擬定愛知目標,力求在2020年恢復生態系統。WWF倡議,希望2020年北京舉辦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BD-COP15)中,全球能為未來十年制定出新的自然保護框架。

「地球不能再等,所有的指標都很糟糕,一個新的框架是必要的」,盧思騁以「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研究指出,過去40多年間,全球魚類、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60%,生物多樣性也持續下降。從地球系統指標來看,1950年以來,二氧化碳、甲烷、地表溫度、臭氧層、海洋捕撈、土地開發等都在增加。

「2020年到2030年是關鍵十年」,他表示,2020年全球必須制定未來十年的保護計畫。如果錯過這個時機,可能以後就沒有挽救生物多樣性曲線的機會。

他進一步說明,全球需要更多行動,也包括資金、法規、研究調查的投入,讓生物多樣性的曲線上升。如果不行,至少要減緩生物多樣性消失。


1970年至2014年的全球生命力指數呈現快速下降。圖片來源: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

行動已經有成效但不足   整體環境仍惡化中

為促成2020年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成功達成協議,WWF力促今年11月的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4)開始討論保護框架。

盧思騁解釋,型式還有待討論,可能是新的自然保護框架、新的承諾期、新的公約,亦或是更根本的改變。換句話說,COP14中「各國要亮出底牌」!

盧思騁以WWF在中國的保育案例指出,保育行動確實能有效能扭轉局面,但整體環境還是處於惡化狀態。

他舉例,大熊貓總群數量在1970~1980年間減少一半,現在已經從1000多隻回升到1800隻左右;東北虎種群數量也在緩步上升,甚至看到幼虎的出生;最新調研顯示長江江豚的數量至少穩定下來,不再減少。然而熊貓的棲息地依舊面臨開發的壓力,可能會被高速公路切割而破碎化。

他表示,生物多樣性公約雖然成功提高各界關注、促進政府努力,但行動仍遠遠不足。

20181030 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

生物多樣性公約後、聯合國持續訂定相關計畫,但仍無法阻止生物多樣性指數的下降趨勢。圖片來源: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

20181030 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

2014年全球消費的生態足跡圖。圖片來源: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

對台建議:減緩氣候變遷為原則  發展再生能源 

盧思騁表示,降低生態足跡是從根本上來扭轉生物多樣性下降的重要方法。食衣住行都會產生生態足跡,其中以能源、水、垃圾最重要。以台灣為例,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加快可再生能源的主流化,是極端重要的。

對於再生能源與生態間的權衡抉擇,他表示,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逆的,以珊瑚為例,依據目前升溫趨勢,2050年左右珊瑚就會滅亡,依賴珊瑚而生存的魚類與海洋生物都會連帶受影響,這種衝擊是非常大的。相較而下,濕地光電與風機的爭議可藉由專家參與、管理、選址來降低衝擊。淘汰火電,加快發展再生能源才是正確、唯一的路。

看著台灣「以核養綠」的論述不乏生態保育人士支持,他強調,從國際主流環保組織以及WWF全球一致的立場來看, 核電都不是解決氣候變化的答案。

盧思騁提醒, 至今沒有安全的方法處理核廢料,福島海域的核污染也還沒解決,遑論其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簡言之,核能對生物多樣性和民眾生命安全的風險,遠大於核電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