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減碳不落人後 Burberry 、H&M等品牌簽署 「氣候憲章」 諾2050零碳排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時尚減碳不落人後 Burberry 、H&M等品牌簽署 「氣候憲章」 諾2050零碳排

2018年12月1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鄒敏惠 卡托維茲報導

全球時尚產業宣示將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10日在波蘭卡托維治所舉行的氣候變遷大會(COP24)上,在40多家品牌龍頭執行長的見證下,「時尚產業氣候憲章」(Fashion Industry Charter for Climate Action)正式誕生。

40多家品牌響應聯合國發起的「時尚產業氣候憲章」。
時尚品牌響應聯合國發起的「時尚產業氣候憲章」。圖片來源:Stéphanie Moisan  (CC BY-NC-SA 2.0)

時尚產業憲章由聯合國發起,除了時尚界龍頭響應,43家簽署機構還包括供應鏈上的紡織業、物流業及相關公會,以及扮演諮詢角色的WWF等環保團體。憲章依循《巴黎協定》,訂定的目標要求在2050年達成時尚產業淨零排放,並在2030年先行減少排放量30%。

其他的承諾包含,為時尚產業設立以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為出發的減碳路徑、在不傷害永續指標的前提下優先採用氣候友善原料、支持產業發展循環經濟,並且承諾2025年起不新增燃煤鍋爐或其他使用燃煤的能源。

從原料、製造、銷售到消費,時尚產業鏈錯綜複雜,能源消耗也相對集中。今年《自然》期刊一篇研究顯示,紡織業每年的排放量相當於12億噸的二氧化碳,比全球航運、海運加起來還高。

憲章列出了幾種可行方式,像是製程減碳、選用環境友善或永續原料,以及與低碳的物流業者合作,以加速全球的運輸能源轉型。簽署的43家企業有Esprit、Guess、Gap Inc、Hugo Boss、H&M Group等,以及供應鏈的紡織業公會,以及物流公司,名單仍在增加中。

承諾簽屬「時尚產業氣候憲章」的品牌

40多家品牌目標在2050年達成時尚產業淨零排放。攝影:鄒敏惠。
40多家品牌目標在2050年達成時尚產業淨零排放。攝影:鄒敏惠。

在10日的記者會上,時尚業界代表表示,他們加入簽署一方面是為了向產業界提出警訊,一方面是為了替永續時尚鋪展商業模式。與會的PUMA企業永續部門主管塞德爾(Stefan Seidel)舉例說,今年歐洲經歷最熱的夏天,如果將來滑雪勝地因為暖化而減少,勢必將會影響運動品牌的生意。此外,英國衛報報導,時尚搜尋網站Lyst紀錄過去一年的1億筆搜尋發現,結合時尚和道德意識的關鍵字搜尋上升了47%,例如「素皮革」或「有機棉」。

在10日的啟動會議上,大會主席艾斯皮諾薩(Patricia Espinosa)特地到場祝賀,她說:「時尚產業總是走在引領潮流的尖端,很高興看到他們在氣候行動上發揮了同樣的影響力。」、「這份憲章就像眾所週知的時尚伸展台,樹立典範,希望其他企業盡快跟上。」

簽署名單
adidas, Aquitex, Arcteryx, Burberry Limited, Esprit, Guess, Gap Inc., H&M Group, Hakro Gmbh., Hugo Boss, Inditex, Kering Group, Lenzing AG, Levi Strauss & Co., Mammut Sports Group AG, Mantis World, Maersk, Otto Group, Pidigi S.P.A, PUMA SE, re:newcell, Schoeller Textiles AG, Peak Performance, PVH Corp., Salomon, Skunkfunk, SLN Textil, Stella McCartney, Sympatex Technologies, Target and Tropic Knits Group.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BSR), China National Textile and Apparel Council (CNTAC), China Textile Information Center (CTIC), Global Fashion Agenda (GFA), 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 (GOTS),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 Outdoor Industry Association (OIA), Sustainable Apparel Coalition (SAC), Sustainable Fashion Academy (SFA), Textile Exchange, WWF International and ZDHC (Zero Discharge of Hazardous Chemicals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