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工作環境的情形(下)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工作環境的情形(下)

深入事故現場,從核能知識、拆除作業到災區復興,重新思索人、能源與土地如何共好

2018年12月22日
作者: 開沼博、竜田一人、吉川彰浩

暴露情況如何?

前文雖已從各種角度檢視1F的工作環境,不過最讓人好奇的還是暴露的情況吧。

實際在1F工作的那些人,目前的暴露劑量大約是多少呢?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答案只要看【圖一】與【圖二】即一目瞭然。在2015年12月的階段,月平均劑量是0.47毫西弗。這個值大概是什麼程度呢?舉例而言,搭乘飛機從東京前往紐約的暴露劑量大約是0.1毫西弗,所以這個值差不多相當於往返東京與紐約2.5趟的暴露劑量。

不過應該有人會想問:「那只是平均值,就算全體平均如此,當中應該也有數值特別高的人吧?」針對這個問題,也有各種形式的資料可以予以答覆。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圖一】工作人員各月分個人暴露劑量的變動(月平均輻射劑量)
出處:廢爐與污水對策團隊會議/事務局會議資料「廢爐與污水對策的概要」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圖二】體外暴露所造成的有效劑量
出處:http://www.tepco.co.jp/press/release/2016/pdf/160129j0501.pdf

舉例而言,【圖二】是2015年10月到12月,各月出入者的體外暴露劑量分布。首先,分母大約是1萬左右,核對前文提到的「作業員登記」人數即可知,數字確實是一致的。

從表格中可知其中約有9000人,即90%左右的人在1毫西弗以下,與平均值0.58毫西弗也具有一致性;其餘則超過1毫西弗,但仍然集中在5毫西弗以下;超過5毫西弗的人僅占全體的1%左右,尤其超過10毫西弗者更是只有個位數,亦即全體的0.1%左右; 同時, 沒有任何人超過20毫西弗。

20毫西弗這個數字是很重要的指標。目前在1F工作的人都必須遵守一項標準,即五年累積超過100毫西弗就不能繼續工作。簡單來說,只要一年累積不超過20毫西弗的暴露量,就能夠持續在1F工作。

然後這份資料所顯示的是,目前沒有任何人一個月超過20毫西弗。假如有人某個月在高輻射劑量率的地方工作,且單月累積10幾毫西弗的暴露劑量,那麼剩餘月分只要到暴露量少的地方作業,還是可以繼續工作。假如從前文提到的「月平均值0.47毫西弗」暴露劑量來推算,即使剩餘的11個月都繼續工作,也只會累積5.6毫西弗。換句話說,就是可以控制在20毫西弗以內的意思。

此外,應該也有人想知道關於體內暴露的部分,懷疑「前面提到的是不是都沒有考慮到體內暴露?」然而從現狀來看, 要檢測出體內暴露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這個部分從2012年6月開始就一直沒有被檢測出來,理由是因為在採取各種措施以後,就愈來愈少輻射塵逸散、呼吸時不小心吸進體內或從嘴巴吞進去等狀況[註1]

當然,當初曾經有人受到大量的輻射暴露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2011年3月的最大劑量是670.36毫西弗,不過在經過一年的時間以後,最大劑量已經大幅下降,事實上自2012年5月以來,超過20毫西弗的人只有三人,分別是20.5毫西弗、20.58毫西弗與20.7毫西弗,都是剛好超出標準一點點的程度而已[註2]

順帶一提,應該有人覺得20毫西弗聽起來是「非常嚴重的暴露」吧?的確,這個數字並不是一般生活形態下會出現的暴露劑量。

不過即使在核電廠以外的地方,還是有人會達到這樣的暴露劑量,例如做一次電腦斷層掃描是10毫西弗,太空人一天的暴露劑量則是一毫西弗,而在太空中停留數個月以上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當然,適當的控管雖然是必要的,但我們也必須知道,其實只要做好適當的控管,這並不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問題。


工作人員很「可憐」嗎?

以往關於1F廢爐工作環境的實際情況,時常在相當嚴重的偏見下遭到扭曲或誤解。

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我在和各界人士交談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都會對「可憐的工作人員」表達偏離事實的擔心或提出有關實際情況的問題。

舉例而言,我曾經多次接受文科研究生或年輕新聞記者的訪談,他們希望「針對核電廠的工作環境進行調查」,而大部分的模式都是一樣的。

「聽說目前面臨招不到工作人員的困境?」、「東電強行從宿民街上帶了多少人來這裡呢?」、「我想知道底層勞工在高輻射劑量率下長時間勞動的實際情形。」[註3]、「聽說內部隱瞞了受傷、生病和死亡人數,我想知道真相。」

首先,我想回應的是:「請問您已經盡可能調查過公開資訊了嗎?」

過去確實有一段時期,週刊雜誌、網路和部分報紙上都流傳著這樣的消息。此外,自從1979年堀江邦夫的《核電廠吉普賽(暫譯)》(現代書館)問世以來,那些發表於1980年代,刻意強調那種印象的報導、電影或小說,即使在30年後的今日依然具有影響力,只是那些印象究竟有多少是出於事實呢?各位又是否有想過,那有沒有可能是有人誇大現實,或將原本不存在的東西造謠成好像真的存在一樣呢?

雖然現實中確實難以看見1F廢爐現場工作人員的模樣,也難以聽見那些人的聲音,但如果要將那解釋為「有人在控制言論」等等,未免也太過輕率了。無論是哪一種工作,能夠將自己透過業務得知的內容告知第三者,這種情況才是少數吧?這不僅不能說是「被隱瞞」或「有人下緘口令」,甚至只要稍微調查一下就知道,早就有許多資訊公諸於世,不能因為自己沒有徹底調查,就任意搬出「隱瞞」或「緘口令」等陰謀論來推翻這一切。

當然,我說這番話的對象是研究人員或新聞記者等「以調查為工作」,且其調查結果受到社會一定程度信賴的人,一般民眾應該很難進行專業級的調查,不過在此想請各位理解的是,其實現在已經有許多資料公諸於世,而且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能多少了解實際情況。

 ※註3:APD以一分鐘為單位計算工作時間,基本上可以連續工作十一個小時,但十個小時又三十分鐘的時候,鬧鈴就會提早響起。此外,時數是每天重新累積計算,過了一天就會歸零。實際上若以一天的行程來計算,在管理區域內的作業時間大概都是五小時左右。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深入事故現場,從核能知識、拆除作業到災區復興,重新思索人、能源與土地如何共好

作者:開沼博、竜田一人、吉川彰浩

譯者:劉格安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18/9/29

如今在福島這塊土地上的
已非「眼睛看不見的恐怖放射線」
而是種種「眼睛可以清楚看見的課題」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福島曾經作為一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沒有未來可言的受災區,如今隨著第一核電廠「廢爐」作業的展開,以及廠區工作人員、受災居民如何重建生活等問題,這塊土地上有著的已非「眼睛看不見的恐怖放射線」,而是種種「眼睛可以清楚看見的課題」。本書為事故五年後,第一本學者、前東電員工與廢爐作業員合力,由民間立場調查紀錄,輔以圖表資料、照片、報導與專訪,全方面解析廢爐現場與災後重建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