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和民主發展的風潮下,資訊公開與開放授權,和商業上的著作權,專利權,不斷在競爭,但,也有許多合作的案例。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的努力和成果,透過網路或其他的方法來分享給別人。
我們大概可以簡單的,資訊公開是朝向盡可能讓任何人都有機會能獲得同樣的資訊,而不因為方法,管道或個人的特質如性別,職務,年齡...等而有所差別。
但是,取得資訊,不代表就有權能隨意使用他!例如我們常聽到商業或非商業使用,或是能否改作...等。如果能夠清楚的標示資訊的授權範圍,就可能可以加快資訊的流通與價值。
我們簡要的介紹幾個有趣的案例,方便大家從案例去想想這些事。
案例一:台灣現在到底養了幾頭豬?當然,我們都知道無時無刻都有豬生了小豬,也有豬死掉了。所以,這肯定是一個概要的數字。但,到底是幾頭啊?
大家可以運用農委會的資料,都有定期調查和公布;也可以在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的網站上看到,可惜網站上沒有特別說明資料的授權就是了。
各個不同年代的豬字,寫法上的差別?聽說,這對做古文研究,以及喜愛書法的人,很有幫助!在中研院有一個「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可以快速的看到各種「豬」字喔。這個知識庫的授權條款相對比較嚴格,可參考http://chardb.iis.sinica.edu.tw/copyright.jsp。根據請教一些編撰字辭典的專家,得知他們會特別在意被改作...等,是因為擔心字辭的原意,被其他人改作後,造成誤解,失去了他們原先耗費心力編撰字辭典的原意。同樣在中研院裡,還有搜文解字等,還有很多不同語言,文字的字辭音典,同樣都很受到歡迎。
在零時政府g0v裡有一個有趣的「萌典」計畫,為現任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所發起,採取開放性的參與,而且同時收錄語音,也就是不只是看,還可以聽到字音字義,有興趣的人不妨直接點進去試試;萌典的授權資訊參考https://www.moedict.tw/about.html。
當然,談到開放資料與授權,不得不介紹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他確實深深的影響,也引領了資訊公開的風潮。維基百科的每個辭條,例如家豬的條目,都由民眾自發行的參與編撰,修改。全站文字及內容的授權全數採取創作共用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詳細的使用及授權條款請參考 https://foundation.wikimedia.org/wiki/Terms_of_Us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