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全國國土計畫,營建署2018年起整合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共同進行全國國土利用監測作業。總計完成六次全國國土監測、二次海岸線與海域區監測及18次局部地區監測,共發現1萬225筆變異點。經查證後,其中2594筆屬違規開發,交由主管機關進行查處,讓破壞山林、濫墾濫伐、偷挖魚塭等不當利用現形。
營建署也利用衛星資料進行全國綠覆率、都市化、農地非農用狀況的分析及變化。結果顯示全國綠覆率約八成、非都市地區農地存量約八成,但都市土地農業區及保護區之農地存量剩不到五成。
廣大山林難查緝 衛星配合調查找出不法
國土利用監測作業是利用遙感探測,比對不同時期的衛星影像,找出包含植被、水體或建物等地表有變化的範圍(即變異點)。部分變異是屬於合法利用,例如有申請的建案等,所以變異點還要經查證或現場檢查後,才能確認是否違法。
營建署表示,除了六次全國性的國土監測外,還會針對特定區域,如海岸線調查。需要加強監測的地方則會進行更高頻率的局部監測,例如山坡地、中央管河川等。
國土利用分析 都市農地面臨開發壓力
除了土地利用監測外,營建署也利用前二年的高解析衛星影像進行國土利用現況土地覆蓋(land cover)分類,並進一步了解其變化。分析結果顯示,2016年、2017年全國綠覆率分別是82.55%、82.5%、都市化程度(建成環境比率)則是11.14%、11.18%。
農地不農用是國內常見的現象,根據衛星資料分析,2016年、2017年非都市土地上的農地存量分別為80.3%、79.8%。另外,也有不少農地是位在都市計畫區內的農業區及保護區,這部分的農地存量是44.2%(2017年),顯示過半可能已經不再農用。
營建署表示,這項作業原本是由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執行。2016年《國土計畫法》公告施行,並規範主管機關應定期進行國土利用現況調查及土地利用監測,因此2018年起業務改由營建署執行。相關成果都會提供各縣市政府做為後續國土規劃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