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靈魂的抹煞者
(承接上篇)
當然,在數字治國的公務體制中,長官都希望能夠看到量化的目標,有了可以量化的指標績效才能對上交代、才能與地方民意代表在議會上溝通。但數字並無法代表每個政策執行時的價值及意義。
莊秀雲認為自己執行過的案子中,「有很多是很難量化的感動,但講起在質化的成果,很多長官都聽不進去,如果沒有參與過,很多時候是不知道這個政策的價值跟意義的。」例如上述提到的2018年區域能源計畫,需要花很多時間深入最在地的社區,若以既有制度來評斷培力民眾這件事,是不會有量化數據的。當議員需要看到實際指標以做為政策支持考量時,如果還想要做有靈魂、有溫度的節能政策,需要想辦法尋求平衡,花更多心力另外設計政策亮點,同時滿足公務體系的績效要求,也能執行自己想要推動的政策,讓創新的政策靈魂及計畫價值不至於被守舊僵化的數字遊戲抹煞。
葉惠青也表示,過去面對有議員質疑節能政策效益時,需花時間多溝通,想辦法讓議員瞭解政策核心,「有時候議員並不是想否定政策,而是對政策的操作手法有不同想法而提出疑問,不會只因為看不到量化指標而全盤否定政策價值。」例如當初新北市節電認同券政策初期推動時,議員認為與其給民眾獎勵消費,不如將錢花在提高校園照明效率,因此當時就將節電認同券獎勵著重於節能家電的補助,校園照明效率則以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方式執行,同時滿足了地方政府本身想要推動的政策,也滿足了議員的想法。
中央可以支持地方多久,自籌款?自愁款?
新北市綠產科近年來之所以能夠順利發展綠能產業、舉辦民眾參與節能活動或設備汰換補助等,是因為中央政府2015年開始對於地方政府給予大量經費支持。莊秀雲提到,「對地方政府而言,少了中央政府補助,自籌款大多只能用於補助設備的汰換,在其他能源政策的推動上是無法持續滾動的。」因此若未來中央對於節能或其他能源的政策轉向,地方政府就得尋求其他財源。
但新北市相較於其他縣市,有更多的能源廠商,如果能夠看準能源存在許多商業模式,也並非僅能仰賴中央,葉惠青就在綠產科成立之際,也成立了「新北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藉由聯盟來穩定新北市的綠能產業發展,整合在地資源,提升地方綠色能源產業競爭力,並藉此尋求新北能源政策能夠扣合產業的發展,讓企業及相關產業能成為能源轉型的夥伴,使綠產科能夠在執行許多相關政策時,以很少的預算創造更大效益。
2014年時,新北市以「民間融資提案制度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執行節能路燈汰換計畫,以民間企業參與公共建設服務方式,共汰換18萬盞水銀燈及高耗能路燈,大幅降低了汰換設備時可能的風險損失,也有效減輕財政負擔。這次合作成功地強化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夥伴關係,讓新北市每年約減少9萬6000公噸的碳排放、約節省1億8500萬度用電量。葉惠青一再強調,「沒有錢還是有沒有錢的做法!能源有很多商業模式,即使沒有錢還是可以想辦法做,但有組織、有經費、有專業人力、有法令可以讓我們做得更好!」
資訊紛飛中的資訊不開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現今社會倡議資料公開的情況下,公部門利用資料及數據可以讓政策設計更能被具體落實,尤其在能源或社會轉型關鍵階段,更需要完整的資訊以建構未來規畫。可惜的是,目前用電資訊都掌握於台電手中,地方政府研擬能源政策需要索取檔案時,經常遇到個資問題,台電無法提供相關資料。
「地方政府身為第一線政策規劃者,若僅能得到不同用戶的用電趨勢而非更精確的用電結構,就無法更細緻、更準確地設計政策,」莊秀雲苦惱表示,「尤其像新北市多達17萬的中小型商家,數量這麼龐大我要怎麼找到優先處理對象?」少了資訊,就很難處理很多事情,同樣的,環保局在處理住宅節能議題時,也遇到了這樣的困難,在政策規畫藍圖中,少了關鍵資訊,就有如少了一塊拼圖,無法勾勒完整地方能源藍圖。
能源轉型?做就對了!
城市的能源轉型正在國際上發生,台灣地方政府在全球化及全球暖化的雙重風險下,勢必得重新思考在地能源脈絡及治理。城市既為能源的潛在生產者也為消費者,地方政府必須脫離過去消極管理的能源治理,跳脫固有體制,提出創新積極的綠能發展管理。
新北市在能源治理議題上,除行政體制有個強力領導及願意拋開舊式思維的基層公務人員外,還有具有向心力的跨領域組織,讓新北市能源治理能夠不斷進化、自我成長,透過不斷的碰撞與激盪,讓城市的治理思維創新。葉惠青在訪談最後強調:「地方能源轉型怎麼辦到?做,就對了!一個政策的成敗,執行占了九成,比什麼都重要,組織、專業人力、法令、錢只是輔助讓政策執行力更高。」莊秀雲也再次強調,長官的支持對地方能源治理是最重要的,如果新北市缺少了大家長們對能源治理的支持及信任,如果沒有熟悉能源政策的長官,很多政策在規劃階段就可能無法順利溝通,跨局處的合作也將變得沒有章法,最終將慢慢消磨自己及其他年輕公務員願意突破、革新的熱忱。
新北市一直將能源轉型視為長期重要政策,已草擬「新北市能源轉型自治條例」,希望可以藉由更完整法令規章以長期性、持續性地滾動、推動能源政策,也會將能源轉型最重要的民眾參與放入自治條例之中,使其更法制化、更有依據。
提升能源意識,市府與庶民一起轉型
最後,葉惠青認為,想要進一步讓台灣其他縣市像新北市這樣,屢屢創造新的能源政策,需要中央政府在技術面上更多的協助。
如前述提到的,地方基層承辦的能源知識及專業是可以培力的,除此之外,中南部地方政府在初始地方能源業務辦理上,相對北部而言是缺乏資源的,中央政府在這方面可以投入更多資源,讓無論基層公務人員到地方民眾,都能夠受到能源訓練及學習能源知識,以加速能源的地方治理。
雖然在地居民、產業或NGO等,在社會體制裡比起地方政府來得有彈性、有推動改變的動力、促成轉型的量能更強,但能夠改變地方資源及政策框架的,還是地方政府。
因此地方政府除運用府際關係及跨領域管理來串連網絡,成為能源轉型的最主要行動者外,更應該擔任在地民眾、產業等之諮詢及教育者,藉由與在地企業及社會的合作,激發能源轉型草根意識,使能源轉型不只是能源治理的轉型,還可以帶動整體城市的轉型,使社會在面對氣候變遷時更具韌性。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八個台灣能源轉型先驅者的故事
作者: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2006年7月成立。為因應全球社會、環境科技變遷,建構學術多元及跨領域研究發展取向,2013年11月更名為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春山出版;2019/06/11出版;售價420元
作者簡介
陳喬琪,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地球環境學舍環境管理碩士畢業,閒暇喜歡踏青、手工藝。擔心未來世代能看到的物種越來愈少,因此投入氣候變遷、環境規劃等研究議題。在中心執行氣候變遷災害風險治理、地方能源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