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溪共學初體驗】小河川治理更細膩 九河局與居民打造「菊池氏細鯽」之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鱉溪共學初體驗】小河川治理更細膩 九河局與居民打造「菊池氏細鯽」之家

2019年10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花蓮報導

流經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河寬約60公尺的鱉溪,對於治理河寬是以公里計算的河川局,是嶄新而不同的治理經驗。這個新經驗,對於主責的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居民一起學習河川治理!

瞭解居民對鱉溪的想像,九河局接著就是面對23道攔河堰、恢復原始棲地的治理課題——要不要拆壩?選擇提防或還地於河?要如何找回東部人對河川記憶的代表「菊池氏細鯽」?


九河局盤點鱉溪攔河堰、固床工等橫向構造物點位,一一解套達成取水與生態的平衡。圖片來源:經濟部水利署九河局

拆壩首個目標:潭浦堀堰 社區製造簡易人工魚道先行

鱉溪最出名的是兩岸上百公頃的有機米,這是花蓮品質最好的米,因為灌溉水質來自海岸山脈最好的水質;過去水利會為了取水施做23支高低落差不等的攔河堰、固床工等橫向構造物,這些壩體逐漸失去功能,在平衡取水與不過度為難洄游生物的生態原則下,九河局重新檢視、評估其功能。

九河局長謝明昌說,為了保護農田,就會不斷需要保護農田的工程。攔河堰等橫向構造物都朝向取到最大水量,雖有開閘道讓魚洄流,但水流太急,效用不大。

從秀姑巒溪和鱉溪匯流口往上游算起的第5支攔河堰,位於鱉溪復興橋下,居民習稱為潭浦堀,是高低落差最大的一支,現已不具取水功能;然而年久失修、長年沖刷下,壩體掏空破損、鋼筋裸露、凸出,形成洄游生物難以突破的關卡。


潭浦堀壩高低落差最大,裸露的鋼筋更形成魚類洄游難以克服的難關。攝影:廖靜蕙

雖然如此,要不要拆這支壩,九河局很猶豫。

固床工上已然形成的深潭區、生態系統,打掉壩體造成的衝擊無法了解;其次,拆壩通常從上游或下游依序拆,很少從中間拆起。九河局規劃課長黃郅達說,生態系的概念是牽一髮動全身,需依據河川形貌進行整體規劃。

沿著復興橋旁小徑前往河灘地沿岸,散落一地碎玻璃。9月中旬到潭浦堀現場踏勘,前幾天下過雨後,水聲隆隆。雖然水量豐沛,仍無法彌補固床工的落差,裸露的鋼筋如樹枝般向外彎曲伸展,不難想像「哈拉」——日本禿頭鯊(Sicyopterus japonicus)洄游至此的困境。

如何處理這支壩?水利工程師和當地居民、環保團體的意見一開始並不一致,水利工程師認為,要改善河川不是敲掉這支壩,就是做一座人工魚道;但東部人工魚道的設置,因於頻繁的颱風、洪水,及東部河川水流十分集中,無法度過天災的考驗,有七、八成以失敗收場。

二代簡易魚道研發中 共學增加民眾參與公共工程

透過與居民共學、討論,在尚未改善敲除攔河堰前,仍做出一些嘗試;透過社區雇工購料的方式,居民自做臨時性、簡易式的人工魚道。

第一代魚道管窺監測中,已記錄到魚類使用,卻非標的物種日本禿頭鯊、細斑吻鰕虎(Rhinogobius giurinus)。這座魚道雖於前次颱風沖毀,卻也是預料中的事,但工事成本低、又達到階段性任務,是值得持續的方法。


潭浦堀第一代簡易式人工魚道。圖片來源:洄瀾風生態公司

黃郅達說,雖不同於工程單位所期待的一勞永逸構造物,但在共學討論之下,面對洄游物種上不去的圍牆(潭浦堀),就做一個梯子助其一臂之力。

兩邊土堤已經有翠鳥、沙燕棲息,夜鷺也伺機而動,一點改變,就能看到食物鏈的流向。

經過前次失敗經驗,目前居民討論研發第二代簡易式的人工魚梯,材質也在改善中。「這樣的經驗很重要,讓居民參與河川的事務。」參與巡守、溝通平台的後山采風工作室負責人張振岳說。黃郅達也說,民眾參與公共事務中,實踐自己對家鄉河川的想像之外,也能認知工程屬性,更能理解工程原理。


豐南村居民搭建中的潭浦堀第二代人工魚梯。圖片來源:洄瀾風生態公司

徵收河岸土地 增加緩坡、還地於河

沿著鱉溪觀察,放眼河岸兩旁,不少農地鑲嵌其中,河階台地上的良田,大多是國產署承租地及河川局管理的未登錄地,不但為了灌溉,沿著鱉溪施做攔河堰、固床工,為了保護岸邊的農田,縣政府也應農民要求,在兩岸興建堤防、駁坎。

黃郅達解釋,九河局接管鱉溪後,重新辦理治理計畫檢討,評估溪流橫向構造物的必需性,並加入生活及生態元素,計畫將堤防管制線往後退,還地於河也還地於生態。現有過窄處高灘地,如無法承受颱風考驗而崩壞後,將可收回管制線內的農地;目前雖尚未完成公告程序,但已獲得當地部落會議支持這項作法。

計畫檢討時,一些原先陳情蓋堤防之處,經與農民溝通,變成讓水上不去的緩坡即可,否則一旦蓋了堤防,就難以再親近水;未有河堤的河段,則放大河寬不再束流,保留及維持兩岸緩坡。這些自然形成的緩坡,讓哺乳動物可以下到溪畔喝水。

黃郅達說,河道的寬度因沿岸居民屯墾而限縮。清掉一些原本人工堆砌的石頭後,形成自然緩坡,讓生態自然恢復,鱉也可以上來產卵;增加自然棲地後,未來雨水一來,任其自然溢流,該給河流多少腹地,就維持其寬度。

如此親近社區的鱉溪,也讓居民意識到環境營造朝向恢復原始景觀為主,並能兼顧文化且增添生態功能。

豐南村集合阿美、漢(閩客)等多元族群,當地阿美族豐年祭時有捕魚祭、下河捕魚;溪畔原本一處違建工寮,九河局拆除後,保留為捕魚祭的文化空間。不但如此,未來沿溪收回的河川地,都建議保留作為部落文化空間。「河川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謝明昌說,未來河川會連結文化。

為菊池氏細鯽打造生態池 原生植物先報到

當地居民稱為「timolan」的田區,是一處高灘地,屬於國有財產署租地,九河局完成申撥後,將土地收回、發補償費,當作河川復育基地。

經居民討論,想要有生態池復育菊池氏細鯽;近日整地已近完工,初見生態池雛形。周遭的環境整理後,除了砍草,不會有任何擾動;生態池則會維持常態管理。


timolan田區旁用石頭堆砌的的生態池,將成為復育菊池氏細鯽的基地。攝影:廖靜蕙


菊池氏細鯽是東部民眾河川的記憶。圖片來源:林務局

居民規劃溪畔幾座生態池,張振岳介紹,從第一池放養從秀姑巒溪流域採集的原生種菊池氏細鯽,雖天敵泰國鱧隨伺在側,但此處採封閉水域,水只能出不能進,應能不受外來入侵種影響;等原生魚類族群穩定,再讓牠們順著溢流回到河川;生態池水位規劃不超過60公分。

復育小魚之前,生態池要先種活水生植物。張振岳說,因為水淺、水溫太高,不利於小魚成長,所以要先種植水草。這池生態池選擇讓布袋蓮先行,並於布袋蓮之間,種植原生水草,營造棲息空間,接著放入魚苗。

但是布袋蓮是強勢外來種,會不會一發不可收拾?張振岳表示,因為目前原生的水生植物沒有那麼多,布袋蓮長很快,可增加緩衝,穩住生態池;此外,布袋蓮的鬚根,提供菊池氏細鯽產卵重要的空間,可快速繁殖小魚。布袋蓮是控制在密閉的水域空間,等原生植物種回來,就會功成身退。

張振岳規劃原生水草,包括大水莞(Schoenoplectus validus)、白花水龍(Ludwigia adscendens),挺水性的水丁香(Ludwigia octovalvis)氣根也是小魚庇護所;華克拉莎/克拉莎(Cladium jamaicense)、斷節莎(Torulinium odoratum)等原生莎草科,只要空出棲地,應該就有機會長出來。

溪畔外來種象草長得旺盛,將定期清理、砍除,好空出棲地,讓原生植物有機會長出來。一旁開著黃花的水丁香,就是象草讓位、陽光照射後長出來的。


減少象草遮陰,原生植物水丁香開花了。攝影:廖靜蕙

謝明昌說,當此處是稻田時,環境營造規劃上想像的是讓中華鱉沿著通道,爬上田區吃福壽螺、「鱉稻共生」的景觀。如今,居民期待的是更具生命力的鱉溪,於是逐步依據現況、考慮拆除失去功用的橫向構造物,並預計將治理計畫線、堤防管制線後移,還給河川應有的腹地,並復育溪流生態。

河川面貌原來有多種可能。鱉溪的面貌,則由居民決定,工程人員提供技術支援。九河局選擇與社區共學、與河川共好來治理鱉溪。這些看似有理的規劃,只待拉長時間尺度來驗收。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