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回到「畓榃」 周志琴深耕海南 當一座環境與人的橋樑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從世界回到「畓榃」 周志琴深耕海南 當一座環境與人的橋樑

2019中國綠色人物交流系列報導

2019年10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來自海南的周志琴,蹲點地方17年投身環境保育,曾在全球環境基金(GEF)擔任過熱帶雨林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管理、集約化農業環境戰略與濕地保護工作,2018年與夥伴創立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擔任專案主任。

多年來執行許多國際合作專案的他說,自己像是一座橋梁,而且是一座不停變動的橋樑,「是中國公部門和國際專家學者理念對接的橋樑,也是公部門與民眾的橋樑,更是環境與人類之間的橋樑。」

「2019 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19日登場,今年的主題為「濕地」,濕地是減緩氣候變遷的關鍵,雖然僅占全球陸地面積的6%,卻儲存了全球20%的碳,同時也與森林、海洋並列為世界三大生態系,本次論壇邀請了四位投身濕地研究、保育、營造與倡議的中國環保青年,來台分享他們的中國經驗與台灣的濕地保育互相對話。


周志琴。攝影:吳宜靜。

從熱帶雨林守護、農業管理到濕地保育 周志琴深耕海南環境教育

在踏入環境保育的行列以前,周志琴其實是學習旅遊出身,大學畢業後也曾短暫的在旅遊業工作,他說,政府把海南定調為一座生態、旅遊島,「海南省沒有工業發展,地方民眾仍以傳統農漁業為主,而旅遊業則在近年興起。」他說,也因此海南的環保生態保護是重要政策,也是中國少數有熱帶雨林的地區。

2002年周志琴參與了一個中德合作的熱帶雨林保護專案,執行林業相關研究、調查、與社區互動,「海南地筏木產業曾在70年代蓬勃發展,有大規模的森林砍伐,1990年後開始執行封山育林,但仍會有零星的盜伐。」他說,海南居民和熱帶雨林生活再一起,靠山吃山還是需要採集捕獵,「但要適度、可持續性的使用孜然資源,因此培訓當地的保護區管理人員進行公私部門共管工作,這幾年熱帶雨林狀況有持續好轉。」

為期三年的熱帶雨林專案結束後,周志琴在全球環境基金(GEF)中改為執行農業生物多樣性管理,協助海南居民維持原始的農業耕作,保有傳統農業多樣性也有助於地方環境的永續性,「農作物基因多樣性地降低對於永續發展並安全,當時我進到農村社區舉辦田間學校,直接和農民接觸與溝通。」接下來,他進一步協助基金進行新的專案——編撰農民合作社規範化管理系列手冊,「這份手冊提供給全國其他地區的農民建立標準化的合作社。」這有助於推廣永續性的農業以及可持續性的農業策略。

「這些工作都奠基於歐盟等國際組織對中國的贈款,而這樣的贈款在2012年後開始減少,可能是認為中國經濟已經發展起來,對於贈款也逐步縮減。」周志琴說,國際項目不只是自然保育,還包含產業扶植、教育公益、社會工作等,「重點不只是資金的多寡,而是它可以把國際的理念與經驗帶進到中國,改善地方的問題。」

因為國際項目的有限性,周志琴在2013年又換了新的領域,開始執行海南的濕地保護,「每一次項目的時間大約3~5年,我多是被動執行上面地規劃,當時也還沒確定自己會在環境領域走多遠。」他說,因為每次轉換領域的知識背景都很陌生,必須邊做邊學,「不過相同的是每一個自然資源的管理,都或多或少跟人有直接的關聯,人類聚落帶給自然資源的互動,而除了進入社區工作,也要推動政府層面的研討、制定法律,配合政策來協助環境工作,並且給予專業的建議。」

帶來國際專家互動經驗 好奇台灣環境團體如何陪伴社區

周志琴需要把科學性的復育方式帶進社區與政府,他也在濕地的工作上遇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愈來愈覺得自己喜歡做自然保育,碰巧遇上了機會,於是便創立了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他解釋,畓榃(音同:多談)其實不是一個濕地的名稱,而是這個研究所的名字,「在廣東話裡面有榃這個詞,指一種臨水的地形,後來找了個類似地字,就變成畓榃了。」

研究室剛成立只有三個人,現在已經有五個人了,他說,自己以前是專案執行,現在變成項目經理,需要做更整體的規劃,「過去15年的工作也給了我很大的累積,讓我可以看到環境更多面向的觀點,現在我們除了做濕地自然教育、宣傳、鳥類資源調查,也協助政府研討新的保育方式,提升公部門的科研能力。」

談到濕地工作與理念的溝通,周志琴舉紅樹林為例,「過去的政府相當重視紅樹林,因此在河口大面積種植紅樹林,但濕地的復育不能只看到紅樹林,若因此減少了光灘、潮溝,反而降低了整個系統的生態價值。」因此,他們會告訴政府紅樹林固然重要,但光灘更是水鳥的餐桌,需要有更全面、整體的規劃。

「在海南,養殖漁產相當興盛,過去會在濕地開挖魚塘,養殖魚蝦貝類等水產品,導致濕地面積減少。」周志琴表示,近年來政府開始強調要退塘還地,這雖然是保育政策,但也會對沿海居民生計造成衝擊,「我必須積極地溝通,也需要幫他們想該如何轉型。」他說,當地居民還是會搭建鳥網、有捕鳥的行為,「我們在丹州灣就執行水鳥監測與護鳥的宣傳,與台灣一樣那裡也是黑面琵鷺的越冬地。」

談到台灣,周志琴說這是自己第一次來,但是從許多年前就有聽聞台灣的環保組織地興盛,也邀請過台灣的老師來做經驗交流,「這次來走訪了香山濕地、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合作,都是非常珍貴的經驗。」他說,台灣的環保團體很有耐心地在地方與社區陪伴蹲點,長期溝通並發展出適於在地的保護策略,是自己希望學習的地方,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交流。

48835152873_10a18d1779_b

「2019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濕地」講者之一周志琴,帶來珍貴的海南經驗。

「其實這次來我錯過了一場海南很重要的活動。」周志琴說,畓榃濕地研究所創立了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教育中心,15日剛剛掛牌,歡迎台灣的朋友有機會能去走走。他表示,這次來到台灣也希望可以把海南的經驗帶來與大家分享,「我們有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差異,但彼此的挫折與成績,都是可以互相學習參考,怎麼做可以做得更好。」

或許就如同他比喻自己是一個橋梁,持續搭建著不同領域、地域、專業、單位的互動與交流,可以讓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更友善,也更加永續,讓環境在全球各地都獲得妥善的保護與管理。

※ 前往「中國綠色人物臉譜」主頁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