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山年年火燒山 學者籲闢防火帶、復育森林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大肚山年年火燒山 學者籲闢防火帶、復育森林

2019年11月12日
摘錄自2019年11月11日聯合新聞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每到秋冬季節,大肚山常發生火燒山,從8日起已連續兩起,火勢延燒兩天才撲滅。台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蔡智豪說,大肚山優勢植被大黍草,秋冬季枯乾後,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建議開闢防火帶,種植大肚山的先驅植物構樹,讓森林自然復育取代大黍草,可降低火燒山的機率。

台中市消防局表示,大肚山麓連日大火,8日清水鰲峰山失火,起火處有煙蒂殘跡,初步調查無法排除菸蒂引燃的可能性,10日龍井國道185公里邊坡火警,初勘起火處也發現板模燒毀痕跡,同樣無法排除燃燒廢棄物引燃的可能;兩起火警確切原因仍在調查中。

蔡智豪說,大肚山麓從北到南有很多墓園,可沿著墓地開闢防火帶,長度約10至20公尺,把地表需要強日照的大黍草清除,改種大肚山先驅植物構樹,這種耐乾旱的植物,種植後幾乎不必澆水,只要種植超過2年就能持續生長。一旦防火帶上的構樹長出樹蔭後,需要日照的大黍草就很難生長,防火帶可自然演替成森林;構樹屬常綠植物,即使秋冬季也不會乾枯,可有效阻絕火勢蔓延;不過大肚山牽涉多個管理單位,打造防火帶需要跨單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