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環境捐款不到1% 綠藤生機發起歲末活動 上IG貼文就捐給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每年環境捐款不到1% 綠藤生機發起歲末活動 上IG貼文就捐給環境資訊協會

2019年12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宜靜報導

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績效評比排名吊車尾,但全台每年約537億元的捐款,卻只有不到 1% 進入在地的環保組織。有感於環境保護的迫切,以及在地環保團體不容易募集到足夠的資金來推動環境議題,創新綠色生活品牌綠藤生機在本月(2019年12月)發起「#綠藤印象」活動,並呼應2017年發起、延續至今的「綠色生活21天」,邀請使用者在 Instagram 上傳照片,每一篇參與活動的公開創作,都將捐款 21 元給台灣在地的環境保護組織。

綠藤生機發起活動 捐款在地環保組織

綠藤生機以有機芽菜、美妝保養產品知名,曾在 2016 年曾獲選「對環境最好的企業」(Best For the World)。綠藤生機執行長鄭涵睿表示,台灣人口密集、人類活動對於單位環境負荷非常高,又看見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績效評比排名吊車尾,因此認為台灣應該要做更多事,減緩環境劣化的速度。與此同時,他發現台灣是一個每年熱心捐款超過 450-500 億的國家,但在地的環境組織獲得的捐款比例卻往往不到其中的 1% 。鄭涵睿說明,綠藤生機一直以來都固定在和環境夥伴合作,例如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綠色生活21天」與「自然谷棲地守護」以及與RE-THINK合作海洋廢棄物議題。


綠藤生機發起「綠色生活21天」,動員消費者實踐綠生活。圖片:綠藤生機

鄭涵睿談到在年末發起這樣的行動,要將消費者參與轉換成捐款,是因為平常工作接觸到許多環保組織,「與環團夥伴交流時,發現他們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環境保護工作。也了解到,在台灣環境組織受捐款的比例相對其他類型的組織來得低,許多在地的環境組織更是不容易募集到足夠的資金來推動關注的環境議題,因此希望透過這個活動,一方面讓大家知道目前台灣環境組織受捐的狀況,也讓大家有機會和我們一起採取行動。」

此次捐款倡議行動,綠藤生機選擇合作多年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做為捐贈單位。鄭涵睿表示,之所以會選擇該組織做為捐款對象,「是由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長期以環境新聞報導為核心,推動許多台灣的環境運動、提高台灣人的環境意識,因此這次選擇與環資夥伴,共同倡議環境保護議題。」他補充說明,由於綠藤相信「了解更多,就能做出對肌膚和環境更好的選擇」,因此除了在品牌網站中刊載文章,讓消費者認識肌膚、了解成分之外,「我們也需要透過報導,了解更多的環境資訊。」

「#綠藤印象」活動,發起至今,已有許多品牌的使用者在 Instagram 上傳照片,分享對於該品牌的印象、綠色生活的想法與實際行動,響應支持在地環保組織。


網友響應綠藤生機發起「#綠藤印象」,支持在地環保組織。圖:yyl011@instagram


網友響應綠藤生機發起「#綠藤印象」,支持在地環保組織。圖:you_see_see@instagram


網友響應綠藤生機發起「#綠藤印象」,支持在地環保組織。圖:ginger_lin7@instagram


網友響應綠藤生機發起「#綠藤印象」,支持在地環保組織。圖:harrischeng@instagram

台灣每年500億捐款 不到 1%進入環保組織

記者致電行政院主計處地方統計推展中心,詢問最新全台捐款總金額與捐款分佈狀況,承辦人員表示,自2004年之後,便沒有再進行「社會發展趨勢調查」;而衛福部所管轄之公益勸募基金,也因為公益團體並非全數加入公益勸募,以及公益團體的分類項目沒有「環境保護」類別,因而無法由得知台灣的捐款全貌。由此可見,台灣每年超過 400 億台幣的社會參與,由於缺乏長期追蹤,未能有效掌握。

而根據現有的主計處(2004年)統計結果[1] 與台灣公益責信協會(2013年)的推估 [2],台灣公益捐款的金額分別約為台幣427億元與537億元。查閱台灣五大在地環保組織 2018 年的財務報告,受捐金額的總額約為台幣 5879萬,粗估約佔 537 億元的0.11%[3]。而根據美國 Charity Navigator 的調查結果,環境與動物的捐款金額約佔美國所有捐款金額的3%,可見不論是在台灣或是美國,對於環境保護組織的捐款挹注,在比例上都偏低。

受捐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得知之後,表明很感謝綠藤生機看見他們在守護環境上的努力。他認為,除了環境保護組織的受捐金額需要受到更多關注之外,組織自身更應該有高度的自律,才能取得社會大眾的支持。而近來兒福聯盟買房的事件,受到媒體的關注,連帶也引發公眾關注捐款或公民團體運用捐款的熱潮。

陳瑞賓說:「公益團體的自律是最重要的一環。環資透過組織內部的制度設計、SOP等方式[4],要求同仁在工作執行上達到自律。其次,是第三方查核,除了內部會計、監事之外,我們委託專業會計師進行財務簽証。再者,是資訊公開,從2000年起,環資就做了捐款公開徵信,並將年度工作報告、財務報告、理監事會議紀錄、季報等資訊全數公開,提供外界檢視、接受監督。」

公益團體自律聯盟(以下簡稱「自律聯盟」)資源發展與公共事務部總監沈怡如受訪時也表示,公益團體的自律程度,會影響捐款平台的合作意願,「若加入自律聯盟,將會具有更多的募捐管道或平台資源,這也促使公益團體採行更多自律做法的一個誘因。」例如台灣大哥大的手機捐款與全家便利店的FamiPort 愛心捐款平台,就規範必須是自律聯盟的盟友,才能具備上架募捐的資格。


全家便利店的FamiPort 愛心捐款平台規範必須是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的盟友,才能具備上架募捐的資格。圖:全家便利店網站。

如何捐款給「對的人」? 

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自2005年成立至今,廣邀台灣在地的公益團體加入該聯盟,並透過自律公約 ,以募款誠信、財務透明、資訊公開等項目,強化公益團體的責任感與信任度。沈怡如認為,公益組織主動和捐款人進行溝通,例如透過社群、網站、刊物、會員通訊等等方式揭露工作成果、捐款徵信等資訊,將能夠有效提升社會大眾對於該團體的信心。

陳瑞賓則建議,捐款者不妨先上網「貨比三家」,查查看各組織的宗旨、工作項目與成果,評估自己對於哪個團體的做法比較認同。他補充說明:「我們會鼓勵捐款者多花點心力去認識及參與公民團體,並且能長期捐助同一個組織,因為這可以讓組織的工作有比較長遠的規畫。」 最後,鄭涵睿強調「承認事實,正向動作」的重要性,呼籲消費者除了瞭解更多環境或者生態系統的現況之外,不論是更深入了解環境議題、落實生活中的綠色行動、不買不需要的東西,或者透過捐款與購買支持環保工作,「開始採取行動,也才有機會為環境帶來改變。」

公益消費資訊
「#綠藤印象 這面牆,有你才完整」綠藤生機發起網路社群串聯活動,希望在今年結束之前,結合大眾的力量,用行動支持台灣本土的環境保護組織。每一篇在 Instagram 的公開創作,綠藤將捐款 $21 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響應方式:
在 Instagram 上傳照片,@greenvines_official、hasgtag  #綠藤印象,分享會聯想到綠藤生機的任何照片。
綠色生活21天:
為響應台灣地球日「百萬綠行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綠藤生機自 2017 年共同發起「綠色生活 21 天」,抱持「環保應該是快樂的」、「現在,就從小事開始做起」的信念,將複雜的環保知識轉化連續 21 天的簡單綠色行動,透過每天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改變,從對樹說聲謝謝、穿上衣櫥中的舊衣等小事開始,融合理性與感性的訴求,邀請讀者在這 21 天一起養成對地球更好一點的習慣。 詳情可上綠藤生機網站查詢:https://21daysofgreen.greenvines.com.tw/

[1]行政院主計處「社會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
[2]台灣公益責信協會 2014年台灣公益觀察報告
[3] 台灣在地環保團體年度財務報告中「捐款」項目:荒野保護協會:12,429,186 (2018)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4,651,627  (2018) 、地球公民基金會: 12,767,306 (2018)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4,525,054 (2017)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4,417,039 (2018)
[4]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財務報表、年報、理監事會議報告

作者

吳宜靜

右手按快門,也寫字。讀過歷史、勞工關係和攝影。旅行的國家數因為印度而未再增加。企圖用說得動自己的方式傳達環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