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白海豚2019年監測資料出爐:可辨識個體47隻、大安溪口到外傘頂洲三社群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白海豚2019年監測資料出爐:可辨識個體47隻、大安溪口到外傘頂洲三社群

2020年01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海洋委員會成立後,白海豚保育業務轉手給海洋保育署,一年多來,保育現況如何?海委會海保署昨(20)公布去(2019)年一整年「台灣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調查資料,以及47隻白海豚辨識特徵的資訊一併公開;另依據過去五年資料,約略看出白海豚社群輪廓——在台中大安溪口到雲林外傘頂洲之間,主要有三群白海豚活動。

經過一年監測海保署公布白海豚監測調查資料,族群維持平穩,幼體5~8隻,並將資訊公開透明,邀請全民守護。圖片來源:海保署
經過一年監測海保署公布白海豚監測調查資料,族群維持平穩,幼體5~8隻,並將資訊公開透明,邀請全民守護。圖片來源:海保署

目擊紀錄顯示百公里群次持穩 可辨識個體47隻

台灣的白海豚族群採穿越線調查,在平行海岸線水深5~10公尺的特定航線上,以目視方式拍攝躍出水面的白海豚個體,並透過判別每隻白海豚個體上的特徵,例如背鰭之輪廓、缺刻、疤痕、色斑點,背鰭到尾鰭之間的背脊部位的缺刻或傷痕等特徵皆能當做個體辨識的依據。

為了監測台灣西岸白海豚族群出沒的季節 海洋保育署去年一整年,首次將白海豚監測時間由夏及秋季,拉長至完整四個季節,可以發現夏、秋兩季目擊率較高,介於每百公里1.16~1.35群次之間,春季及冬季每百公里目擊群次約0.38~0.59,比照2018年以夏秋季調查為主、每百公里1.25群次的目擊率,去年目擊率並無明顯差異。

透過系統性監測,四個季節共目擊25群次,辨識出47隻白海豚個體,另有幼體5~8隻,並且發現三個主要社群,分別在大安溪口、台中港至彰濱工業區海域及麥寮至外傘頂洲海域活動。

大安溪口到外傘頂洲三社群  棲地保護有譜

海保署也整理2015~2019年間,所有台灣白海豚目擊資料,找出經常一同出現的白海豚個體,發現白海豚個體間,結群的情形相當錯綜複雜,每隻個體結伴對象不一定每次是相同的對象。即便如此,仍可區分三個社群,而且活動範圍會重疊。

第一群活動範圍以大安溪口為核心,根據身體的體色,發現平均年齡偏高;第二群活動核心多在台中港至彰濱工業區海域,以青少年與壯年個體居多;第三群則以青少年居多,活動範圍主要由麥寮至外傘頂洲海域。


大安溪口到外傘頂洲水深15公尺內的沿海,有三群白海豚出沒。圖片來源:海保署

47隻白海豚亮相 公布照片邀全民一起守護

海保署整理了47隻白海豚個體辨識照片(Photo ID),並公告圖片,希望全民一起來關注,看到白海豚於外海出沒,請為台灣白海豚拍照點名,並通報海保署,期許公民科學力量發功,並收納更多的學者專家的資訊,讓台灣的白海豚資料庫更為完整。海保署專委柯勇全表示,將持續公開白海豚研究資訊,務必讓全民都能參與保育行動。

至於47隻可辨識海豚是否代表目擊記錄?海保署長黃向文表示,這是依據委託團隊去年八航次的紀錄,另外在一些非委託的航次中,也發現其他個體數,尚未能建立辨識資料,總數約50隻上下,和2018年台大團隊的目擊記錄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幼體數量,若能穩定成長,會是補充族群的機會。

已辨識47隻白海豚亮相。圖片來源:海保署

已辨識47隻白海豚亮相。圖片來源:海保署

海保署持續監測西海岸白海豚族群動態,日前也邀集各相關部會,針對主要族群出沒地區,提出白海豚優先復育區之行動方案,並制定「台灣鯨豚觀察員制度作業手冊」,匯集各相關部會之力量,分工合作讓海洋環境不再惡化,恢復海洋生態,才能增加魚類資源。

台灣可見鯨豚約莫30種,根據歷年調查,台灣白海豚目擊區域北起新竹香山,往南約至台南七股,以水深15公尺內的近岸海域為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