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雯/呼籲政府儘速公開彰化台電離岸風場打樁監測資料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郭佳雯/呼籲政府儘速公開彰化台電離岸風場打樁監測資料

2020年10月20日
文:郭佳雯(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鯨豚研究員)

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坐落於苗栗縣竹南鎮龍鳳漁港外海,第一階段屬於示範風場,架設兩部離岸風力發電機組,於2017年開始運轉,第二階段設置20部機組,於2019年正式商轉。這座風場在執行打樁工程時,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與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發現開發商未依環評承諾派出足量船隻以及足量鯨豚觀察員,之後環保署依「環評法」處以150萬元罰鍰之懲處處分。台灣第一座示範風場成了不良示範風場,第二座示範風場「彰化台電離岸風電一期」,難道還要民間團體每天在現場埋伏嗎?


台灣白海豚生活在台灣西岸,是我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政府手握監測報告卻遲遲不公開

政府單位已經於今年9月取得彰化台電離岸風場的打樁監測報告,但是民間團體目前對於本開發案的水下噪音監測資料卻是一無所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出沒在附近的台灣白海豚及其他鯨豚很有可能已經受到影響。噪音對鯨豚的影響範圍甚廣,從行為影響到聽力受損都算負面影響,試想原本在該地點覓食、休息或育幼的台灣白海豚,在打樁期間不得不停止原本的行為,離開原本的棲地,並且接下來的8個小時,為了要遠離噪音源,無法再回到那片海域,然後再把這樣被噪音打擾的日程拉長到2030年,這種緊迫及棲息環境受到壓縮的生活,白海豚還能忍受多久?

政府到底有沒有一套統一的監測標準?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媽祖魚保育聯盟多年來一直強調,政府應公開離岸風機打樁監測過程及相關數據,我們不只要看結果報告,我們還要看過程,由於水下噪音的量測有許多方式,而每家廠商的報告中,資訊並沒有完整的揭露,打樁時水下噪音數據是採用何種監測方法?是否按照環保署的「水下噪音測量方法」進行?水下噪音測量系統有無經過校正?人員測量技術有無適當訓練?數據計算軟體或公式是否經過驗證?是否有氣候及海況的干擾?這些變因都是細節,而魔鬼就藏在這些細節裡。

今年台灣的西部海域將有3座新風場進行施工,分別是彰化台電風場、雲林允能風場、以及苗栗的海能風場。我們呼籲政府單位上緊發條,除了嚴格監督打樁減輕措施之外,更期望示範風場就是要成為所有離岸風場的典範,政府單位的職責應該不只是開罰,更重要的是有效監督,用一樣的科學檢驗標準,嚴格把關每一件離岸風場開發案,並且公開這些資訊,供大眾檢視。經濟部更應於彰化台電第一期施工完成後,儘速公告「離岸風場海洋生態實證計畫」所制訂的「風場生態調查與監測作業規範」,好讓之後的開發商有所依循。

台灣政府真的要救台灣白海豚嗎?

能源轉型絕對是台灣的重要政策,但我們由衷的希望離岸風機的開發,不是犧牲台灣白海豚換來的,針對台灣白海豚的科學研究長年來都過於扁平,是時候進入「深水區」,掌握更多關鍵環節,才能確實保護台灣白海豚,白海豚只剩下65隻個體,政府單位除了公告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更積極的作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