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7的海洋哲思課》 以步履聽浪 走一段台灣的海岸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23.97的海洋哲思課》 以步履聽浪 走一段台灣的海岸

2020年11月15日
文:廖鴻基

之前好幾年在東華大學擔任「海島與海洋」通識課講師,每個學期都會帶學生上「航行體驗」以及「走一段海岸」兩堂戶外課。課程目的當然是希望年輕人走出校園,體驗島國更寬廣的海洋和走一段我們的海岸門面。

每次帶學生走海岸,都會作課前提醒:我們將看見的海岸,會有美麗風景的部分,也會有被糟蹋成不忍卒「讀」的部分,這就是目前台灣海岸美麗與哀愁並列的實況。

因為地質多元,台灣海岸的地景、地貌也相當多元,多年來,個人曾經走過不少沙灘,走過卵礫灘,走過岩岸,走過珊瑚礁海岸,走過斷層海岸……當然,也走過消波塊海岸和充斥海漂廢棄物的垃圾海岸。「走一段海岸」成為課程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實地感受,我們這座海島與海洋的關係。

行走仿若閱讀,學生們以腳以心來感受不同海岸各自不同的內涵,以及進一步思考海岸現況背後的緣由。走在海邊,我們的鞋子很清楚,踩著不同地質的海岸,發出不同聲響。就像碎浪拍打在不同地質、不同內容的海岸,回應出不一樣的拍岸濤聲。

當我們閉起眼,聽見濤聲澎湃激昂,陣陣悶響仿若擊鼓,可以猜想,這應該是岩岸,閉著眼也能看見洶湧浪濤一次次沖擊岸邊岩礁,浪花激越,浪聲豪邁;這可能是台灣東北部海岸。我們又聽見,濤聲滾滾,由遠而近,一趟趟破碎在平緩灘坡上,白沫嘈嘈推擠,發出陣陣瑣碎的嘆息聲,這是沙灘,這段海岸的位置可能在西部。我們也聽見過捲浪軒昂揚起,衝撲成灘上碎浪,帶動灘坡上的石礫嘩嘩滾盪,像一大鍋翻炒的豆子,這可能是花東海岸。

台灣東半部和台灣西半部的海岸環境,因為地質不同,因為海流不同,連發出的浪濤聲也相當不同,可想而知,兩邊海岸生態當然也就天差地別。

海岸如弦,海浪帶著音符往復穿梭,生命繽紛來去,合奏一曲我們的海岸樂章。

環境、生態資源條件不同,人們靠海吃海,依賴海洋環境的生活方式就會跟著不一樣,沿岸居民所累積留下來的海岸生活文化自然也不相同。

走一段海岸,拍岸浪濤聲已如實告訴我們海岸的多元面貌,若是更敏感些,除了眼中的景觀和耳裡的聲響,因為鹽度和水溫的差異,海邊的氣息和氣味,也能讓我們進一步感知,東西兩邊海岸的迥異之處。

不管激昂澎湃或爾雅婉約,不同海岸的拍岸濤聲,聽起來有時是帶著愉悅節奏的奔騰,有時聽起來叨叨絮絮,像是在抱怨或泣訴。

我喜歡溫柔的沙灘,灘上和緩起伏的沙堆上,海風低空拂過,碎浪永不疲倦的往復敷抹沙灘的臉頰。我喜歡觀察卵礫灘上形形色色受浪掏磨得滑滑亮亮的鵝卵石。我喜歡觀察岩礁海岸退潮後的潮池,池穴裡往往留下無數比人為水族箱精彩萬分的海洋生物。我喜歡退潮後的彰濱泥質海灘,看不完的各種魚蝦蟹貝,以及被吸引前來覓食的各種水鳥。

當這些美麗的風景因為人為因素而被糟蹋、被破壞、被污染時,走海岸的喜悅,瞬間被攔腰斬斷。如一場動人的戀情,愛人忽然轉身不見了。

走一段海岸後,中途休息,學生們坐在灘上安靜看海。或許他們已經明白,可回復的,當盡力挽回;有些不能回復的,感傷嘆息以外,當記取教訓。

走海岸的時間在浪濤裡往復,我們記住了潮汐卻忘了人世時間。忽然想起,在我們還未來到這裡以前,浪濤滾盪,繽紛生命在此來來去去,有一天,當我們都離開之後,寄望海洋與海岸合奏的這首和諧的浪濤曲,仍然愉悅奔騰,眾多繽紛生命依然在此來去交融。


《23.97的海洋哲思課》

作者:廖鴻基

出版社:幼獅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10日

 

 


作者簡介

廖鴻基

1957年出生於花蓮,曾從事漁撈,執行鯨豚海上生態調查,創辦台灣賞鯨活動,創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目前為海洋大學駐校作家。多年來致力於多樣海洋計畫,並將海上生活觀察與感想寫成海洋文學作品。

著作及編著海洋文學作品有20餘部,多篇作品入選為教科書文章,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

獲獎:時報文學獎第16、18 屆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1996、1997年最佳書獎,1996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一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第12屆賴和文學獎,第12屆巫永福文學獎,2006九歌年度散文獎,2011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年度好文,2016花蓮縣文化薪傳獎,2018年當代台灣十大散文家,2019吳三連文學獎。


【本書特色】

★以「走出去、航行出去」的具體行動,化意念為真實。

★分七個單元,皆以海洋視野的創作書寫進行反思,扎根「環境自覺」。

★30篇富生命力的散文輔以個人攝影,帶領我們穿越海陸邊界,徜徉生命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