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家:聯合國IPCC報告 將成「氣候訴訟」有力科學證據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法律專家:聯合國IPCC報告 將成「氣候訴訟」有力科學證據

2021年08月17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氣候之家

氣候法律專家告訴媒體氣候之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上週發表的調查報告,將成為氣候災難受災戶、脆弱國家等原告對政府和企業提起氣候訴訟時的重要證據。

荷蘭地球之友打贏氣候訴訟官司,法庭判決殼牌公司必須減少排放。照片來源: Bart Hoogveld/荷蘭地球之友

聯合國最新報告將成為「氣候訴訟」最新科學證據

IPCC研究發現,人類活動「無疑」正在導致氣候變遷,並且「高度確信」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是更頻繁、更強烈的熱浪、冰川融化、海洋暖化和酸化的主要因素。

前幾版的IPCC報告已經廣泛被用於氣候訴訟中,法官們也依賴這些報告判斷人為碳排放和氣候衝擊之間的關係。

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全球氣候變遷法計畫協調人海厄姆(Kate Higham)告訴氣候之家,這份最新報告的嚴厲措辭和調查結果,可望強化針對政府和企業提起的氣候訴訟。

海厄姆說,這很重要,因為研究人員發現,律師在氣候案件中使用的證據,往往不是有助於建立排放者與氣候間因果關係的最新科學證據。

6月份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項研究分析了73件氣候訴訟的證據,發現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人嘗試量化氣候變遷對影響原告的氣候相關事件的貢獻度。

科學研究指出 若無氣候變遷 美加熱浪「幾乎不可能」發生

現在,法律專家期待最新的IPCC報告能夠加強原告的證據和主張。該報告認為歸因科學愈來愈能確認熱浪、暴雨、乾旱和熱帶氣旋等個別極端天氣事件,與溫室氣體排放間的因果關係。

史都華史密斯(Rupert Stuart-Smith)是牛津永續法律計畫(Oxford Sustainable Law Programme)的創始成員,專門研究氣候變遷訴訟和歸因科學。他告訴氣候之家,該報告「暗示呼籲使用此類證據」。「整體來說,歸因科學還沒有出現在法庭上⋯⋯許多案件仍然因法律而非科學原因敗訴。」

歸因科學可以幫助確定企業排放量與原告主張的損害間的因果關係,也可透過闡述未能減排的後果,來要求法院指示政府或企業加強減排。

史都華史密斯表示,歸因研究可以幫助確保交給法院的案件確實可能與氣候變遷相關極端氣候事件有關。上個月,一項快速歸因研究發現,如果沒有氣候變遷,席捲北美的熱浪「幾乎不可能」發生。

IPCC碳預算評估 助開啟法庭減碳對話

透過法律界和科學界之間的正確溝通管道,科學家可以了解法律利益並為特定案件提供證據,「當然仍然會有法律問題需要解決。但如果我們能夠克服這些最初的法律障礙,未來的案件要讓企業向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社區進行損害賠償不會再牽強。」史都華史密斯說。

海厄姆說,已經提出但還卡在其中一些法律障礙的案件可能會受益於最新的科學報告,加強原告交給法院的證據。「有種觀點認為,IPCC報告將在類似荷蘭地球之友對殼牌訴訟案中有幫助,說明排放者有責任減少未來的排放量,因為我們知道這些排放量會導致氣候危害。」

該案中,荷蘭法院命令荷蘭皇家殼牌2030年排放量要比2019年少45%,這是一家企業首次因為在氣候危機中的角色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海厄姆補充說,IPCC對巴黎協定目標剩餘碳預算的評估,可以進一步幫助在法庭上就誰需要減少排放以及減少多少展開對話。

IPCC報告將持續掀起波瀾

史特拉斯克萊德環境法和治理中心(Strathclyde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Law and Governance)的麥坎錫(Kate McKenzie)說,IPCC報告首先會加強呼籲政府採取更多減少排放的措施。

麥坎錫認為,該報告對實現「至少淨零排放」以穩定氣候的措辭強硬,有機會導致「更嚴厲的判斷」要求政府超越淨零排放。深入了解報告中提出的長期氣候影響有機會強化青年原告的訴訟案。青年們愈來愈體認到氣候不作為正在侵犯他們享有未來的人權。

社運組織也已對這個行動呼籲摩拳擦掌。

「我們不會讓這份報告束之高閣。相反地,我們會把它帶到法庭上,」綠色和平北歐高級政治顧問柯索南(Kaisa Kosonen)說,「透過加強人為排放與極端天氣之間的科學證據,IPCC為世界各地每個人提供了新的、強大的手段,讓化石燃料業和政府對氣候危機負起直接責任。」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