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營養午餐海洋學 從練習吃魚談永續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營養午餐海洋學 從練習吃魚談永續

2021年12月07日
文:詹嘉紋;插畫:魚点設計

「你的便當裡,有山的味道跟海的味道嗎?」在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荳荳》一書中,「巴氏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要求學生家長替孩子帶的便當裡,要兼顧「山的味道」,如蔬菜、雞豬肉等陸地物產;「海的味道」則是魚、海帶等海貨。午餐時間,他逐個檢查孩子們的便當,誰少了山珍或海味,一旁的校長太太就會從準備好的鍋子撈出馬鈴薯條(山)、魚丸(海),補進便當。孩子們學會觀察、分辨餐盒中的食物,理解菜餚來自何處,吃飯成了一堂有趣活潑的課程。

「巴氏學園」中,校長、老師的適性教育,支持著孩子認識世界並發展獨特性格,曾是許多人心中的夢幻學校。而這樣的夢幻場景,也在台灣發生了。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小的校長黃建榮,以永續海洋教育為錨,讓靠海的小學校乘著靈活的風,勇氣十足地面向變幻莫測的大海。除了全台唯一的必修帆船課,從潛水、划獨木舟、趴板衝浪等親海活動,到淨灘、研究海漂垃圾、觀察記錄海濱生態,將海潮脈動融入課程,讓孩子們慢慢熟悉海洋獨特的氣味,向海學習。

有了親海活動,但要落實海洋文化和永續海洋精神於生活,還差一塊飲食拼圖。以學校營養午餐來說,吃魚、吃海鮮,意味著危險、麻煩或過敏。於是孩子吃到的魚,通常是處理過的魚片或無刺炸魚排;失去整體輪廓,不識海鮮來歷,理解永續資源便有困難。

2018年時,黃建榮校長為此與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決定更進一步共同推動「好魚慢食」的食魚教育。和學校老師共同設計出20種台灣魚類教案,由長期關注永續海洋資源的徐承堉提供新鮮海貨,分年級分魚種,吃當季也吃在地,讓小朋友從挑魚刺、剝蝦殼開始,從頭學會吃一條完整的魚。同時,各學科課程圍繞著「魚」開展。例如,吃到蘇澳特產鯖魚時,藝術課程讓學生學習觀察、辨識不同種類鯖魚的顏色、形體,再利用媒材繪製創作。國語文課則透過閱讀海洋文學作品、繪本或報導,認識海洋之美和保育概念。

「吃魚的時候,先把牠剝一半,這樣比較好看到牠的刺,或是刺往哪裡長。」對著餐盤,孩子們開始理解吃魚的「眉角」。他們不再只是囫圇吞魚,而是以五感吸收了「魚生」的來龍去脈,成為懂得吃魚的小小達人。他們也開始會主動跟爸媽說要一起買菜、挑魚,甚至嘗試親手為學校附近社區的老人家製作「海味便當」。光是瞭解「吃對魚」的意義,就能改變家長的消費習慣,並串起社區情感,創造出友善海洋生態的社會循環。

從岳明國小出發,穿過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旁的濱海步道,到海邊只要十幾分鐘。長久以來,我們看著海,只看到種種限制,但在岳明國小的海上課堂及海鮮午餐盤裡,見到的是身為海島子民的自信,以及創造永續未來的無限可能,正隨著海風浪潮的節奏,自島嶼揚帆出行。

作者

詹嘉紋

可能帶有天王星人血統,對地球人感到既好奇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