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4日發表了如何遏止溫室氣體排放以避免嚴重暖化的重要報告。《路透社》報導,這次發表的報告處理到抑制碳排的議題,因此成為在各國間較有爭議的一份報告。
有些科學家形容,這次的協商過程「極為折磨」,IPCC也因此被迫將發表時間延後六個鐘頭。
由於各國代表對報告中的措辭爭論不休,在週一公布最終版本的決策者摘要之前,他們經歷了整個週末馬拉松式的加時協商,最後才簽名送出。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利益考量,」IPCC共同作者、氣候科學家明克斯(Jan Minx)說,「每個人都想要確保他們的考量有被解決,但擁有最後決定權的是科學家們。」
《衛報》表示,就他們所知,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和中國對於報告中與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融資,以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有關的訊息有意見。不過科學家強調,最終版本的決策者摘要已經獲得195個國家的全數同意。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則在推特表示,IPCC的最新報告列出了一長串違背氣候承諾的事例。「有些國家和企業領袖嘴上說的是一回事,做的卻是另一回事。他們在說謊。是時候停止耗損我們的地球了」。
這是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整份報告完整說明人為氣候變遷的前因、後果和解決方案,前兩部著重氣候變遷的物理科學、社會和生態系統的調適能力及其限制。最新一部說明未來30年要快速減少碳排必須依循的路徑,其中的情境若能發生,全球方可將暖化限制在2°C甚至1.5°C以下,實現《巴黎協定》目標。以下是其中的五大重點。
我們正在暖化超過1.5°C的路上
過去十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儘管成長速度低於前一個十年。這表示與IPCC先前所報告的情境相比,將平均升溫限制在1.5°C內的可能性變低了。有50%機率實現全球升溫1.5°C內所能排放的總碳預算,全世界已經用掉超過4/5。
如果不立即行動減少排放,機會將一去不復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在2025年前達到峰值,然而這不會發生。根據去(2021)年11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前宣布的國家氣候計畫,2030年的排放預測很可能使21世紀暖化超過1.5°C。
重新造林等自然解決方案和直接從空氣捕獲碳等技術有助抑制全球升溫。但是這些方法許多未經證實或有大規模實施上的問題。
要將升溫限制在2°C以下將仰賴「2030年後顯著加速緩解工作」。
自COP26以來,許多國家提出了2030年的減碳計畫,加上中國、日本和南韓在COP26之前宣布的承諾,這些計畫仍然沒有顯著改變全球碳排局勢。
新氣候研究所(New Climate Institute)的霍恩(Niklas Höhne)告訴媒體《氣候之家》:「結論仍然很清楚,所有2030年氣候計畫加起來絕對還是不足以達成1.5°C或2°C目標⋯⋯因此COP26呼籲各國在2022年更新氣候計畫非常重要。」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基礎設施不能留
將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留在地下,是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必要條件。截至2019年,化石燃料和工業的碳排放量成長幅度最大,占所有人為排放量的64%。
減少能源產業的排放,需要當前體系發生「重大轉變」,包括「大幅減少整體化石燃料的使用」。
要達成升溫1.5°C以下目標,2050年前必須完全停止使用煤炭。與2019年相比,未使用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的石油消費量得下降60%,天然氣得下降70%。即便有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在2050年前還是要下降60%和45%。
同時,無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設施必須停止擴張。報告指出:「繼續興建無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將讓溫室氣體排放量無法下降,」使得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變得更加困難。
關閉全世界化石燃料基礎設施,並使電業配合限制升溫在2°C以下的方法包括除役設施、加裝碳捕捉和封存設備,以及取消新建無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的燃煤發電設施。到2030年,取消化石燃料補貼最多可減少10%的排放量。
能源價格飆升和烏克蘭戰爭促使各國政府重新考慮其能源政策。許多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都在考慮增加化石燃料,但IPCC報告明確指出,增加化石燃料將使1.5°C的目標更加遙不可及。
貧窮國家警告,他們沒有能力做出必要的改變,需要富裕國家提供財政援助來減少排放並幫助他們適應氣候危機的影響。最低度發展國家主席、執掌塞內加爾氣候政策的薩爾(Madeleine Diouf Sarr)說:「不該有新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光是現有和計劃中的基礎設施排放量就高於升溫1.5°C內或微幅超過的情境。我們不能被化石燃料碳排綁死。」
英國艾希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能源政策榮譽教授米切爾(Catherine Mitchell)說,必須優先考慮最貧窮國家的需求。「沒有社會正義,就無法加速減排。這些問題是息息相關的。」
解決方案越來越便宜
減碳和低排放技術變得越來越便宜。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風能和鋰電池技術的成本已顯著下降。事實上,將升溫限制在2°C以下的經濟效益高於行動成本。
一噸二氧化碳成本100美元或以下的減排方案,可在2019年至2030年期間將排放量減少至少一半。方法包括導入太陽能和風能、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濫伐、固存土壤中的碳和減少甲烷排放。
減少一噸二氧化碳成本不到20美元的方案,就有100美元方案一半的效果,包括為建築物安裝節能電器、提高航運和航空的能源效率、改開電動汽車以及促進大眾運輸和騎自行車。
碳捕捉與封存以及某些形式的生態系統復育等選項仍然很昂貴。世界各地對低排放技術的採納程度參差不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貧窮的國家進度多是落後的。
去除二氧化碳「勢在必行」
為了實現淨零排放,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是「勢在必行」的,藉此才能抵消航空、農業和部分工業製程等難以減排的產業的殘餘排放。
工業需要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來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如果做得好,可以將二氧化碳永久地儲存在地質構造中。但該技術仍然不成熟,面臨技術、經濟和環境障礙。
大規模部署二氧化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有其風險和不確定性。未來20年排放量的快速和深度下降,將有助於減少超過升溫限制的可能性和CDR的需求。
重新造林、改善森林管理和土壤固碳是唯一被廣泛運用的CDR方法。但是,以這種方式儲存的碳很容易因人為干預而釋放出來,例如樹木被砍伐、火災等,氣候變遷還可能會加劇這些干擾。
如果能永續管理,林業和生態系統的復育及保護可以實現大規模減排,同時改善生物多樣性、糧食和水安全以及生計。副作用是對土地的競爭,這樣的副作用會隨著減排方案實施規模和速度而增加,但也可以透過國家政策來避免。要將暖化限制在2°C以下,2050年前每年需要投資4000億美元在森林相關減排。
儲存在地下或透過地球化學過程從海洋中去除以降低酸度的二氧化碳,不太可能釋放回大氣中,但會帶來其他風險。以海洋為基礎的CDR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尚不清楚。
生活方式的改變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另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減排方法是減少能源需求。與目前各國減排計畫預測的效果相比,2050年前所有產業都減少能源需求的方法可以減少40%至70%的排放。
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這包含以新方法提供民眾交通、住宅和工作等基本服務。這些措施可以幫助改善福祉和生活水準。例如投資大眾運輸、就近提供服務的價格改變和空間規劃,可減少富裕國家的旅行需求,並減緩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成長。
在工業界,這包括採用低排放或零排放電力和燃料技術,防止浪費,建立回收和再利用金屬、塑膠和玻璃等材料的系統。
有政策的支持,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迅速將終端使用者的全球排放量減少至少5%,如果加上基礎設施設計上的改善,特別是在富裕國家,可以實現更大幅度的減排。其中包括改採以植物為基礎的健康飲食、減少食物浪費和過度消費、支持壽命更長且可維修的產品、減少暖氣使用、改採遠距工作和汽車共享等。
前綠色和平(Greenpeace)全球總幹事、現任德國外交部國際氣候政策特使摩根(Jennifer Morgan)表示,該報告再次「以令人震驚的清晰程度」顯示「世界著火了,並且國際社會尚未展開足夠的行動來撲滅這場大火 。」任何國家都應該將升溫控制在1.5°C內視為當務之急,此外,任何替代方案都可能「對我們的生活和自然環境造成更戲劇性的、不可逆的後果。」
「這份報告大力呼籲各國政府趕快採取行動,」薩爾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終結對化石燃料致命的癮頭,並且善加運用價格低廉且資源豐沛的再生能源。我們已經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也知道問題的解方。這份報告提供了如何解決問題的路徑,我們應該立刻開始行動。」
參考資料
- 氣候之家(2022年4月4日),Five takeaways from the IPCC’s report on limiting dangerous global heating
- 衛報(2022年4月4日),IPCC report: ‘now or never’ if world is to stave off climate disaster
- 衛報(2022年4月4日),It’s over for fossil fuels: IPCC spells out what’s needed to avert climate disaster
- Clean Energy Wire(2022年4月5日),'The world is on fire' - German reactions to IPCC report link conflicts and fossil fuels
- 路透社(2022年4月5日),'Now or never': Only severe emissions cuts will avoid climate extremes -U.N.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