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滬化做海濱長城 小燕鷗也靠海生活 海保署全台40據點「在地守護」有成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石滬化做海濱長城 小燕鷗也靠海生活 海保署全台40據點「在地守護」有成

2022年10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農委會有水土保持局以「農村再生」結合農村社區發展,林務局「社區林業」推動社區加入森林保育。海委會的海保署也推動「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邀請在地社區一起照顧大海,第三屆計畫成果發表會23日於台北花博舉辦,40個團體設攤分享在地守護成果。

總長1.5公里的「海濱長城」新屋石滬,在當地團體的維護推廣下翻轉過去印象,成為海洋生物的新棲地。今年首度參與的台東縣富岡社區,則透過活絡漁港,以體驗形式傳達永續海洋資源理念。而在海洋生物保育面上,不僅將靠海生活的「小燕鷗」納入在地守護計畫的對象中,還有沿海部落發起「硨磲貝」保育行動。


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集合40項計畫,讓保育成效全方位。圖為台中市陸爸爸說演故事劇場,以戲劇生動詮釋海洋生物的遭遇。圖片來源:海保署

賦予石滬當代意義 化身環境教育地點 貼身問候海洋好不好

「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簡稱「在地守護」)鼓勵在地社區、民間、學校等團體,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參與海洋保育事務,並長期守護在地海洋環境。五大目標包括「生態系復育」、「海洋公民科學」、「友善釣魚行動」、「海洋保育推廣」及「潔淨海洋行動」。

由民間成立、旨在維護及活化新屋蚵間石滬群的桃園石滬協會,23日成果發表會時也有前來設攤,並提供小型石滬堆疊體驗。石滬是一種利用潮汐,設置陷阱捕漁的傳統智慧。傳統石滬純靠石塊堆疊而成,不會使用水泥,必須等到藤壺或石蚵等附著型生物膠結生長,才會使滬堤真正穩固。

過去,桃園市政府為了保存新屋沿岸的石滬,於2019年4月依法登錄「新屋蚵間石滬群」為桃園市文化景觀,並於隔年公告相關景觀保存及管理原則,讓九座石滬形成1.5公里的「海濱長城」。


過去石滬利用潮汐獲取魚貨,現在化身監測海洋生態的海濱長城。圖片來源:桃園石滬協會

「修好的石滬,會吸引許多海洋生物跑來住。」協會秘書胡家君說,因此在現代,石滬也身兼海洋生物的棲息場所,成為環境教育絕佳場域。協會導覽人員會引導來訪的學生、遊客,走上石滬貼身觀察海洋近況。

只是生態好轉,也讓破壞事件層出不窮,石滬留住了蝦蟹螺貝類,會吸引人來挖取,無意間移動石頭形成洞口影響結構,令海浪沖刷加快崩壞速度。「有些螃蟹會躲在石頭縫隙,就有人為了抓螃蟹移動石頭,只是任何一顆石頭位移,都可能產生連鎖效應,影響石滬的穩固性。」胡家君表示,協會每日都會巡守石滬,提醒遊客不要輕易搬動石滬。


石滬提供沿海生物棲息之地,但也讓人前來捕捉。圖片來源:桃園石滬協會

兩地鳥會攜手護小燕鷗 呼籲夏季海灘遊憩請留意

海洋生物不完全在海裡,還有一部分是依靠海洋生活的海鳥。二級保育類海洋生物「小燕鷗」就是最靠近人類的海鳥之一,每年4到9月會來台越夏繁殖,桃園、台中、宜蘭、花蓮和澎湖都有穩定的繁殖紀錄。為此,花蓮縣及宜蘭縣兩地野鳥學會,皆加入在地守護的行列,對象就是小燕鷗。


台灣是小燕鷗繁殖育雛之地,族群壯大就靠棲地維繫。圖片來源:花蓮鳥會提供

「海洋生態好壞絕對會影響牠們。」宜蘭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介鵬指出,小燕鷗繁殖地都在出海口,主要的食物是小型魚類。繁殖區除了鄰近食物來源,植被覆蓋率也不能超過30%,最好是裸露、無植被覆蓋的灘地。最重要的是減少人類和天敵干擾,無論是遊憩行為或廢棄物,多少都造成威脅。

這樣的環境到了夏天,便和人類海邊遊憩行為高度重疊。不但釣客、遊客開的小客車,就連沙灘車跟越野車也會來。另一方面,小燕鷗的卵非常小、不明顯,很容易因忽略而輾壓,而人類飼養或野化的犬貓也帶來干擾,一些隨主人前來休憩的犬隻,常常衝撞亂咬,造成未孵化的幼鳥殞落。目前鳥會會製作圍籬,圈出繁殖區,保護小燕鷗。


小燕鷗來台繁殖,小小鳥蛋只比十元硬幣略大,常因人類活動而消失。圖片來源:宜蘭鳥會


剛孵化的小燕鷗。圖片來源:宜蘭鳥會

另外沿岸的塑膠垃圾也影響海鳥存亡,鳥類常誤以為閃閃發光的塑膠是食物。陳介鵬說,曾拍到小燕鷗的嘴被瓶蓋套住,或鼻孔被吸管插入,使得鳥類受害。

小燕鷗在宜蘭的主要棲地集中於蘭陽溪口,其他如南澳溪口、漢本也佔1/3族群。宜蘭鳥會除了監測小燕鷗,也同步監測共域的鳥類。提醒遊客夏季到沙灘盡量避開繁殖區,讓小燕鷗族群得以壯大。

富岡社區透過漁港體驗 推廣永續海洋資源 協助回收離島揹回垃圾

台東縣的台東市富岡社區發展協會,今年則是第一次參與在地守護計畫,延續過去農村再生,以及環保小學堂的計畫經驗,在海事上則關注永續海洋資源,以及減少海洋廢棄物。社區今年更榮獲第八屆國家環境教育獎。

現場攤位即以富岡常見的魚類做成卡片,利用訂書針的吸力,提供民眾釣自己喜歡的魚類,再翻閱卡片背面,介紹魚種名稱、棲息的海洋環境,以及永續燈號。當看到綠燈時,代表建議食用,黃燈請斟酌食用,紅燈則代表避免食用。互動過程增進民眾印象,有智慧食用海鮮才能永續海洋資源。


依傍漁港的富岡社區,透過圖卡釣魚,教導大眾如何有智慧食用海鮮。攝影:廖靜蕙

富岡擁有活絡的漁港,也是民眾前往綠島、蘭嶼的渡船口。企劃組長謝政融說,協會舉辦活動帶參與者親臨漁港,體驗當日魚市場拍賣,並學習了解如延繩釣、一支釣等漁法,說明漁業與海洋保育的關係。也會常態性舉辦淨灘活動,並統計、回報淨灘結果。富岡海灘一次性容器最常見,謝政融也藉此機會建議民眾,盡量減少使用或應確實回收。

另外,這項計畫也在富岡設置六個點位,進行海廢調查及快篩,以100公尺為單位,計算海洋垃圾,還有水質監測測pH值、濁度、溶氧、溫度等。富岡社區也配合台東縣環保局推動的「離島多背一公斤」活動,由社區資源回收隊協助整理、分類回收這些從外島揹回來的廢棄物。

海洋保育原住民不缺席 港口部落推守護「海中玫瑰」硨磲貝計畫

今年花蓮豐濱港口部落,也以保育硨磲貝成為在地守護的一員,為原住民部落打頭陣。海保署長黃向文受訪表示,傍海原住民族群具深厚的海洋傳統文化與生態知識,期待能有更多原住民社區參與海洋事務。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杰敏,是守護「海中玫瑰」硨磲貝計畫的靈魂人物,他認為:「當硨磲貝被保護起來,海裡其他大大小小的生物也將一併被保護。」希望能將硨磲貝列為保育物種。海委會也正在研擬,將台灣可見的七種硨磲貝,列為珍貴稀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


海保署長黃向文,邀請社區團體加入在地守護行列,尤其是原住民部落。圖片來源:海保署

海保署統計,今年各項計畫有五處海洋保育區[1]受惠,社區巡守面積超過40公頃。黃向文致詞時提到,在地守護計畫讓大眾知道海洋的重要性及生物多樣性,海洋保育概念遍地開花,尤其是看到一些物種族群逐漸恢復、海洋更乾淨了,都令人振奮。


花蓮豐濱港口部落守護海洋玫瑰硨磲貝,是首個原住民部落加入在地守護計畫。圖片來源: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實行三年來,參與的團體與社區逐漸增加,至今有40項計畫結合社區參與,遍及全台17個縣市,影響上萬人次。黃向文說,希望朝向400個社區、團體加入守護海洋的目標,讓海洋保育成為民眾日常。

海保署 「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

「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自2020年起至今已辦三屆,據統計,計畫今年共執行了336場次生態調查,回報3490筆生態資料。並有1209人次,參與計38場次清除海廢行動,移除了約5.87公噸海洋廢棄物。另外,今年度還發展出九項教案及延伸教材,並進行了262場次海洋保育推廣活動。
2023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現在也正在徵件中,10月28日前相關團體組織皆可線上報名,每案每年最高補助新台幣50萬元。

註釋

[1]五處海洋保護區名單: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育法)、石梯坪漁業資源保育區(漁業法)、蘇澳漁業資源保育區(漁業法)、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漁業法),以及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國家公園法)。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