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燈會再度回到台北舉辦,主辦單位交通部準備8萬盞造型小提燈「大展虹兔」免費送給民眾,卻引發塑膠垃圾與電池回收的爭議。環保團體提醒,今年提燈採用的「塑膠合成紙」並非紙張,就是一片塑膠(PP),現行回收管道難以再利用,不應忽視塑膠垃圾問題。
台北市雖為全台第一個取消免費小提燈的縣市,地方上仍不乏里民共享元宵提燈樂。有里長表示,小朋友其實不會「玩完就丟」,也有里長發起「DIY手作燈籠」活動,邀請里民利用紙張、拼布等材料製作燈籠,兼顧環保與創意。
台北市睽違四年再發小提燈 廢塑膠、廢電池疑慮重現
台北市政府往年元宵節都會發放大量免費小提燈給市民同樂,但也引發廢棄物、廢電池等環保疑慮。2018年經北市i-Voting投票通過,決議停發小提燈,北市也自2019年台北燈節起就未再製作小提燈免費發送,創全台首例。
今年台灣燈會於台北市舉辦,中央交通部觀光局製作8萬盞小提燈「大展虹兔」提供民眾免費領取,精美的設計掀起民眾搶領風潮。網友更敲碗台北市「加碼」發送提燈,但台北市觀傳局長陳淑慧5日回應,基於環保考量「不會再追加」。民眾失望之餘,台北市停發小提燈議題再次浮上檯面。
台北市議員汪志冰質疑,這次發送的燈籠材質屬「不可回收」塑料合成紙,將衍生大量廢棄物,廢電池含有汞、鉛、錳、鋅等重金屬,恐怕也會嚴重污染環境。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受訪指出,今年提燈採用的「塑膠合成紙」並非紙張,就是一片塑膠(PP),必須正視其衍生的塑膠垃圾問題。這類材質玩具被民眾丟到回收箱之後,清潔隊可能將其歸類為「雜項塑膠」,但因太多樣塑膠混雜,回收業者可能會有收購上的顧慮,最終就無法確實再利用。
元宵發提燈行之有年 地方里長撇廢棄物疑慮
元宵燈籠是民間傳統習俗,就算政府不再免費發送,地方上仍可見到造型提燈。台北市大安區法治里里長林佩燕表示,里辦公室每年元宵節都會準備提燈分送給里民,尤其兒童對造型生肖提燈愛不釋手,長年下來已成為當地小朋友的重要回憶之一。
林佩燕也觀察,里內的小朋友不會「玩完就丟」,大多會保存數年,更有小朋友表示目標要收集12生肖;廢電池等回收項目平時就有在里內宣導,目前沒有要跟進市政府停發的規劃,若停發燈籠「小朋友一定會很難過」。
台北市中山區民安里今年則有「DIY手作燈籠」活動,邀請里民動手製作創意燈籠。里長王俊堯表示,有別於市面常見的現成塑膠提燈,手作燈籠採用紙張、拼布等原料,或請民眾自行攜廢吸管等材料再利用,讓小朋友自行發想燈籠造型,可以兼顧環保與創意。
王俊堯表示,關於廢棄物、回收物注意事項,平時都有持續宣導,短期之內不會因此停辦燈籠相關活動。
環保署早在1999年公告各類廢乾電池應全面回收,根據台北市環保局網站,民眾若要丟棄乾電池,可交付設有「廢電池回收桶」之回收點,如便利超商、量販超市或連鎖藥妝店等等,或可交由清潔隊回收。
環保局表示,各類型乾電池含不同種類的重金屬,如汞、鎘、鉛、鋅、錳、鎳、鈷、鐵等。若未妥善回收處理,容易於環境中流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間接為人體吸收,而重金屬又無法排出體外,經年累月可能發生重金屬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