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協和電廠「以油換氣」(四接)開發案正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反對團體不滿填海造陸毀生態,一度衝場環評會議,基隆市府也表態希望先暫停審查。今(29日)由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前台大教授謝志誠、環盟前會長劉志堅、彰化綠色資源保育協會總幹事顏淑女等人召開記者會,支持四接計畫,呼籲正視北部電力缺口擴大的風險。
學者:至2025年 北東電網有240萬瓩電力缺口
前台大教授、前921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指出,根據台電2022年資料顯示,北部地區2018~2020年尖峰負載時電力缺口已達200萬瓩,且全數仰賴中南電北送。台灣北部地區有北西、北東兩大電網,北東電網涵蓋內湖、南港、汐止、基隆、宜蘭等,用電需求約580萬瓩,自有電力來源僅只協和100萬瓩重油機組,電力供需失衡嚴峻。至今仍仰賴花蓮和平電廠130萬瓩,及北西電網的420萬瓩電力支援。
謝志誠指出,反四接團體稱北東電網缺口僅50萬瓩,是打著「全靠北西電網支援」的如意算盤。若協和燃油機組除役,2025年北東電網用電需求將突破600萬瓩,台電預估同期北西電網僅剩230萬瓩可支援,就算加上和平電廠供電,缺口將達到240萬瓩。
「我們中南部的人要活命,而且我們要健康。」彰化縣綠色資源保育協會總幹事顏淑女指出,中部空氣品質差,北東電網若缺口擴大,中南電被迫北送,中火恐無法在2030年前如期除役。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表示,協和電廠改燃氣,可減少台中火力發電廠「煤電北送」,每年可少燒600至650萬噸的煤,共計減少8942噸的硫氣化物、氮氧化物及粒狀物排放。
詹順貴:四接環評程序應無違法
協和電廠改建環評範疇界定會議,選定六個海域環境測站,由於未涵蓋東移填海區塊,反四接團體因此認為,東移方案為新方案,環評應退回重審。前環保署副署長、環境律師詹順貴表示,範疇界定並非界定開發範圍,而是針對在一階環評時調查不足的環境因子,重新討論出調查地點、方法、項目、頻率的共識,開發單位再據此結論進行二階環評調查工作。
他強調,海洋動物移動性高,在同一生態系範圍內,調查地點的選擇應由「有無代表性」判斷,「而不是說填海造地的地方非調查不可」;此外,不具移動性的海洋植物或固著動物(珊瑚)變化速度慢,台電也已進行補充調查,並與前方案比較,在程序上應無違法。
東移方案提出後,曾經反對協和電廠改建案的基隆潛水教練王銘祥,也轉變為支持立場。他說,填海面積減為14.5公頃,且填海新址所蓋出的防波堤幾乎全位在沙地,僅岸邊以外30公尺處有最高覆蓋率6%的珊瑚,且台電承諾棲地補償、珊瑚復育,生態疑慮已大大減輕。
反四接團體:地熱節能 彌補北東電網50萬瓩缺口
反四接團體則發表聲明回擊,外木山守護小組指出,協和電廠應停止填海造地、直接轉型為更低污染的「再生能源電廠」,才是對基隆人的肺最公平的替代方案。小組認為,北東電網缺口僅50萬瓩,可以該地區豐富的地熱資源興建地熱電廠,或虛擬(儲能)電廠,加上提高能效、節能措施來彌補。
不過對於開發地熱,莊秉潔也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全世界尚未出現深層地熱電廠開始商運,雖然淺層地熱已有案例但供應量也不多,深層地熱預估至少要至2035年後才會陸續商轉。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卻認為,將北部電網切成北東、北西兩塊,再說北西不該支援北東,根本自相矛盾。另外,學者提出的用電量都是尖峰用電去估算,事實上尖峰用電一年只佔2%時間,「真的有必要為了2%去破壞生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