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趕海」短影音催生潮間帶生態危機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趕海」短影音催生潮間帶生態危機

2023年10月16日
轉載自中外對話;文:李嘉誠 (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成員,兼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發展中心的環境研究員)

隸屬於海南省的北港島海濱潮間帶上,許多遊人為了捕獲海洋生物,在沙灘和濕地上到處挖掘,被稱為「犁地式」趕海。圖片來源:陳明智/智漁

漁村和非政府組織開始探索如何讓大眾享受「趕海」(又稱「拾朝」,是指在退潮的海灘上拾撿或挖掘扇貝、海螺、蛤蠣等水生動物的行為,也是徒手捕撈的一種形式)樂趣的同時,保護海洋生態。

2023年6月的一天,下著雨。中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島海口市北港島,一群來自律師協會的訪客穿著雨衣、打著傘在潮間帶上觀察和搜尋海洋生物。他們收獲頗豐,不到一個小時,就看到了槍蝦、和尚蟹、麗文蛤、長竹蟶、貝克喜鹽草等生物。

北港島的村民金齊,是他們的老師。她知道有蟶子(竹蛤,又稱竹蟶)躲藏的沙洞長什麼樣子。她用細長的鐵鉤往洞眼裡一鉤,就釣出來一隻蟶子。這種趕海的傳統工具和方法不太會傷害海草和其他生物。

如今,傳統的趕海方式正在遭受衝擊。近年來,許多遊客通過影音自媒體發現了趕海的樂趣。他們湧入中國從南到北的沙灘,帶來了成堆垃圾,海草的損壞,甚至還威脅到受法律保護的物種和棲息地。這種方式,也被稱為「毀滅式」趕海。


北港島村民金齊,正在給活動參加者介紹如何用鐵鉤從沙洞里鉤蟶子,這種傳統的工具和趕海方法不會傷害環境。圖片來源:陳明智/智漁

對於金齊和其他當地村民來說,遊客「毀滅式」趕海正在讓他們的收獲減少,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

趕海涉及到濱海潮間帶的公眾利益,也涉及到物種保護和海洋生態。如何平衡旅遊與當地人的生計生活,如何協調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如何引導人與海洋的關係,成了各方開始思考和探索的議題。律師協會的工作人員跟著金齊等趕海,就是為了從法律角度看如何更好的保護海洋環境和生物。

短影音帶來的「犁地式」、「毀滅式」趕海

2022年的十月初,前來趕海的遊客和車輛淹沒了北港村。

北港村是隸屬於海口市的一個離島行政村。2021年後,連接海口和文昌的海文大橋在這裡互通,周邊城市往來這裡更加方便。十月初正值中國的國慶日假期,這個小村落甚至需要動用海口的交警來島上指揮交通。


某影音創作者拍攝的一段影片截圖,記錄了今年51勞動節假期,非常多遊客因為他的介紹到海邊來趕海。

北港村的「盛況」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影音自媒體的興起,讓更多人認識到了趕海的樂趣。根據短影音平台「西瓜視頻」的統計,2020年其平台上的趕海影片播放量超過40億次。2022年6月底前,抖音上的趕海影片總播放量達到366.9億次。

許多奔湧而至的遊客來趕海,模仿短影片中的行為,希望自己能收獲漁獲和歡樂。但短影片裡面有很多不太好的示範:聚集在海灘「地毯式」採挖;使用高壓水槍、電擊等方式捕獵海洋生物;隨意翻動礁石,不放過任何看到的海產;用抽水機抽幹大型岩坑,倒入羊血、雞鴨等坐窩以吸引肉食海洋生物;在沙灘上挖坑,挖掉海草,把鹽撒到沙洞中刺激竹蟶出來;甚至還有人進入保護區等禁止採捕的區域。這種方式也被稱為「犁地式」趕海。


某影音創作者拍攝的一段影片截圖。影片中,創作者展示他如何用16個豬肺在海邊岩池「坐窩」,以吸引海洋生物。他用抽水馬達把岩池的水抽幹後,收獲了各種海產。

而結果如何呢?由於人太多,也缺乏趕海的技術,儘管影音自媒體裡的拍攝者總是收獲滿滿,不少遊人抱怨,折騰很久只撿到幾個貝殼。

北港村不是特例。福建省廈門的黃厝海灘,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文昌魚的重要棲息地。2021年,大批趕海遊客在這裡大肆採挖花蛤,對文昌魚和保護區都造成很大破壞。這些不負責任的趕海行為,被媒體稱為「毀滅式」趕海。

不利的環境影響

趕海,也叫「趕小海」或者「討小海」。在漁村中,男性多去打工、捕魚或者養殖,而很多婦女以趕海為生。

環境科學博士、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總幹事劉毅多年來專注濱海區域的生態保護。他介紹說:「趕海的方式是多樣的。當地人會知道什麼季節抓什麼,不抓什麼。他們非常明確哪些東西可以吃可以賣錢,不能吃不能賣錢的不會去撿。哪些物種在什麼位置、多深、怎麼採集,他們都有專門的工具。漁民有些抓蟶子,有些抓沙蟲,有些挖花蛤,不會所有人只抓同一個物種。」

以北港村的金齊為例。這位趕海能手主要的獵物是經濟價值高的沙蟲。挖沙蟲是個技術活兒,不是每個人都會。她知道沙蟲怎麼找,也有合適的工具,不會影響海灘環境和其他生物。她說,沒有挖沙蟲技術的村民也有挖蟶子、皮皮蝦的,加上順便撈拾一些螺類,一天也能賣些錢,補充生計。

傳統漁民趕海模式,無論從自然的承載力還是人為的干擾程度來說,並沒有對當地海洋環境造成什麼威脅和破壞。劉毅說:「這就是智慧在民間。」


趕海的收獲:一袋子牡蠣和花蛤。北港村當地人知道什麽季節捕捉什麽品種,採用的工具和技術也幾乎不破壞環境和生態。這樣趕海就變得永續,生計得已維持。圖片來源:陳明智/智漁

趕海的「灘塗」叫「潮間帶」,也就是平均最高和最低潮位之間的地帶,這裡除了有人們需要的海產品,還有海草、紅樹林等對於海洋環境、生態和氣候變遷有重要意義的生態。眾多趕海者的湧入,與毀滅式趕海的行為,短時間內帶給潮間帶許多負面的環境影響。

不文明趕海最直觀的影響是污染。海南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簡稱智漁)執行主任雲虹,拿趕海遊客往潮間帶上撒鹽抓蟶子的行為來舉例說:「撒鹽主要還是看量。有些遊客覺得量很小的話對海洋環境影響不大,但整袋鹽撒下去,鹽袋亂扔,會造成直接的污染,也會對其他潮間帶生物造成影響。」為了關注漁業的永續發展,智漁正開展專案,降低不文明趕海對於濱海漁業社區的負面影響。

中國歷年的海洋公報顯示,旅遊休閒娛樂區與農漁業區、港口航運區及鄰近海域同為海洋垃圾密度較高的區域。趕海留下的食物、塑膠、爛漁網等垃圾聚集在潮間帶,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影響生態系統。

潮間帶生物通過埋棲、穴居等方式隱藏在泥沙或者礁石下。眾多的趕海遊客在潮間帶上踩踏,肆意翻動礁石,可能直接傷害這些生物,破壞它們的棲息地。如果採捕過量,還威脅食物鏈上下游生物。早在2018年,就有人指出人們密集的趕海活動,直接干擾和破壞山東省近海潮間帶的生物棲息地,導致生物多樣性呈衰退趨勢。


某影片創作者的一段影片截圖。影片中他先是挖沙子,然後往洞里倒鹽,迫使竹蛤鑽出洞中,然後他向觀眾們介紹竹蛤的做法。

趕海的人們還會不經意間踩踏到海草,甚至挖除海草以採捕生物。海草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完全活在水下開花的植物,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功能。不僅為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和育幼場所,還通過碳儲存調節氣候變遷。近年來,旅遊人數增加給海南的海草床帶來污染等環境問題,海草床在種類、分佈面積、密度及生物量方面都出現下降趨勢。

除此之外,許多趕海的遊客還會在不知情或者不在意的情況下,踏入自然保護區的範疇,有違法的風險。北港島靠南邊一側是國際重要濕地,也是以保護紅樹林的東寨港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範圍內禁止趕海,不過依然有遊客和漁民去保護區內採捕生物。

海南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趙鵬,領頭做一個大資料研究,分析自媒體對於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研究還在進行中,不過他告訴中外對話:「除了環境後果,對於村莊也是有影響的,也擠佔了漁民的生存空間。」

北港村的金齊就說:「趕海的人太多,今年和去年比,東西少了。」

「濱海漁村社區,對於趕海熱潮的態度比較糾結。部分村民是很高興的,因為有遊客,可以擺小攤子賺錢。」雲虹說,「但是,一些以趕海為生計的阿姨們覺得打擾了她們。人來太多,對當地資源有影響。」

行動者們:如何科學、生態、文明趕海

目前有關趕海對於潮間帶生物、生態甚至社區的影響的科學研究非常少,但是許多機構已經行動起來了。

海洋保護組織「無境深藍」(Better Blue)繪製了《社交平台常見保護區趕海點圖集》,提醒公眾趕海時不要進入保護區和捕捉保護物種。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美境自然)則針對廣西北海濱海濕地的紅樹林、生態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國鱟,發佈了遊客文明趕海的行為規範。

北港村的金齊帶領律師協會的工作人員體驗趕海,就是「智漁」和海南省律師協會合作組織的。通過與法律機構的合作,他們希望可以降低趕海的不利影響,讓人們感受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從法律層面為濱海保護提供參考依據。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則提出了要「科學趕海」。2022年,總幹事劉毅還出版了《我們趕海去》3冊圖書,讓人們更多認識海灘的生物多樣性。「傳統的趕海是1.0版本,單純為了獲取海產品。」劉毅說,「科學趕海的理念,是趕海的2.0版本,獲取食物不是主要目標。希望宣導通過趕海的方式,形成直接接觸,讓公眾能夠接觸和認知海洋、潮間帶及其生物多樣性。」比如可以告訴遊客,哪些生物不能干擾,觀察完就要放生,太小的也放生等等。

他說,趕海首先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保護區內要禁止趕海;二是非保護區內趕海應該先評估生態承載力。「假如潮間帶只能滿足200人持續趕海,才不會影響當地物種繁衍。如果來了兩千個人,不管是不是當地村民帶領,人數級數在這裡,已經超出了承載力。」劉毅舉例說。

智漁和其他一些海南的組織,在2022年一起發起了「生態趕海」的十條建議,從愛護環境、保護海洋、尊重社區幾個方面做了詳細的指引。核心的考慮就是保持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對潮間帶生態和生物的影響降至最小,保護生境,儘量不留下痕跡。

在2022年11月,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的濕地保護論壇上,國內多家機構共同發佈 「文明趕海」大眾倡議,號召全社會愛護環境、保護海洋、尊重社區。

多方努力下,情況在好轉。雲虹介紹說,北港島從去(2022)年「國慶趕海爆紅島」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大改觀。政府加強了環境衛生管理,也陸續開展基礎設施,比如停車場、公共衛生間等建設,社會組織加強科普,現在島上人居環境不錯。

超越「趕海」

濱海潮間帶是公共資源,除了受保護的區域外,不太可能簡單禁止遊客來趕海。而且,趕海旅遊還能給當地帶來收入,因此被政府視為休閒漁業的一部分,關係到漁民增收和漁業、漁村轉型。

2022年9月,海南省祭出《休閒漁業管理辦法(試行)》,提出規範行業發展。智漁的雲虹介紹說,北港島趕海熱潮的刺激下,各個部門也形成了促進生態趕海健康發展的工作方案,在區域劃分、環境監測、公眾宣導等各方面區分職責,協調工作。

劉毅建議,可以在非保護區開闢供遊客和市民趕海的區域,定期人工增殖放流,或者補充經濟類海產品,這樣遊客的趕海體驗會更好。而且還對當地社區有好處,「配套充足的生態導賞,尤其把有生活經驗的漁民、婦女、行動便利的老年人,讓他們帶遊客去趕海,導賞服務也能夠有收入,增加就業機會。」劉毅說。


無境深藍繪制的社交平台常見保護區趕海點圖集,提醒民眾趕海不要進入保護區和傷害保護物種。圖片來源:無境深藍

智漁也深知僅僅宣導生態文明趕海,不足以解決旅遊、資源保護、漁村社區生計改善等各方面的問題。他們正在探索各種可能的方式,例如,在海南省潭門鎮跟漁民合作社一起打造濱海漁業資源和漁業文化為核心的科普旅遊服務;與北港島村委會、鄉村振興隊等共同討論漁村社區產業發展規劃。影音自媒體刺激了無序趕海熱潮,同時也能夠説明讓更多人認識海洋,例如直播潛水底播,即將人工種苗投放到條件適宜的海域,使其自然生長的資源增殖方式。人們不用到現場,即能獲得難得的親海體驗。

雲虹說,智漁更長遠的目標,是推進濱海漁業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生態趕海是我們推進的一個抓手。我們希望看到各方對於濱海公共資源如何保護和利用,有怎麼的態度,如何落實,漁業社區有什麼樣的能力去應對等,其實這都是漁村轉型發展的一部分。」

生態趕海十條建議

了解當地海況、潮汐,安全趕海。

愛護環境

帶走自己的垃圾,主動撿拾廢棄漁 網等海洋塑膠垃圾。
提倡物理防曬手段(穿長袖、戴帽子),減少使用防曬霜。
保護海洋
以自然觀察、拍攝為主,儘量不傷害海洋生物。
輕翻石頭,將翻動的礁石等複歸原位。
不帶走鱟、虎斑寶貝等保護生物。
不使用化學製劑(食用鹽)、電以及電動工具。
在海草生長區,不使用釘耙等工具傷害海草。
不紮堆趕海,留給海洋休養生息的時間。

尊重社區

尊重當地社區民俗文化,不打擾社區生活。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中外對話〈「毀滅」還是「保護」? 短影音催生的中國趕海難題〉。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