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雜魚到手路菜 飲食文化如何「吃」出一條返鄉之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從下雜魚到手路菜 飲食文化如何「吃」出一條返鄉之路?

2024年07月30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林慧貞 報導

「吃」是許多地方創生重要的根基,以淡蘭古道聞名的雙溪,將在地野菜、山藥、黑豬肉等,結合地方居民巧手發展出「淡蘭飯包」,打出地方特色;人口外移嚴重的宜蘭縣大溪漁港,年輕人導入環保觀念,組成「環保艦隊」鼓勵船家帶回海廢,更預計媒合採用環保艦隊漁獲的餐廳,申請綠色餐廳認證。這股從在地出發的力量,希望透過為地方賦權,摸索出一條永續的發展之道。

注腳雙溪結合在地特色食材,製作成受歡迎的淡蘭飯包。圖為春天的野菜飯包。照片來源:注腳雙溪提供

找出地方優勢,「淡蘭飯包」開箱雙溪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在6月28日舉辦「113年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公眾論壇——在地食材與地方創生節點的跨域激發」活動,邀請農漁村共10個在地團隊,分享使用在地食材的文史脈絡與風土生態經驗。

「雙溪是新北五年來,人口流失第三快的行政區。」長期在雙溪推動地方創生的「注腳雙溪工作室」負責人簡淑慧表示,曾看到網友詢問,新北市最沒有存在感的地方是哪裡,第二名就是雙溪。但身為雙溪子女,她認為家鄉有發展潛力,除了有許多優質農產品,還是淡蘭古道的中繼站。她想,登山者一定會需要行動糧,因此萌生了「淡蘭飯包」的構想,藉擔任廚師的在地居民巧手,以當地農產品,開發淡蘭手路菜。

為了配合時令,他們以春夏秋冬為界。春天常下雨,蔬菜難種,便以野菜入飯包,讓外界了解雙溪多元環境;夏天則使用在地的椴木香菇包粽子,搭配地方種植的火龍果,秋天是當地山藥收成季節,繽紛的山藥地瓜球,再結合從日治時期就聞名的頂雙溪黑豬肉,一個小飯包就能體驗雙溪的山水。簡淑慧表示,飯包會依據不同時節制定主題特色,不變的是要接地氣、有美感、使用在地綠食材。

注腳雙溪的淡蘭飯包,會依據時節使用不同的在地綠食材,一個小飯包就能體驗雙溪的山水。圖為夏秋山藥款飯包。照片來源:注腳雙溪提供

一步一腳印推廣下,淡蘭飯包漸漸打出名號,也吸引了知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注意,一次訂購800個飯包。由於量相當大,簡淑慧召集了許多居民來幫忙,年輕人還用米穀粉做出米司康,顧及了對小麥過敏的客人,「一人獨亮不如集體發光。」簡淑慧認為,糧食是社會變遷的鏡子,「我們用實證方式,透過小飯包,開箱雙溪,希望可以長長久久永續,從地方出發,讓家鄉成為可以分享的禮物。」

年輕人注入創意,改變農漁村印象

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漁港,漁村周遭到處都是海產店,不過近年漁獲減少、人口外移,讓在地年輕人思考,除了漁獲,大溪還有什麼可以發展的呢?兩名龜山島後代黃建圖和卓信元,在2015年創辦了「海波浪seabelongings」,嘗試將過往的「漁村」印象,擴大轉換為「海村」。除了設計走訪大溪漁港的行程,還串連宜蘭擁有海洋技能的年輕人,組成「海村青年技能隊」,傳授做魚標本、處理生魚片的秘訣。

活動中用來做標本的是俗稱「下雜魚」、經濟價值較低的魚種。大溪以拖網漁法為主,漁船易混獲捕到體型較小的魚,由於不符市場需求,通常只能賤價賣出,甚至丟棄。海波浪專案經理莊沂儒表示,做標本目的是要認識魚,這些下雜魚很小,通常不會再被拿去使用,但牠們不只是食物,也希望透過標本讓大家更認識魚。

海波浪帶領民眾製作魚標本,同時更認識魚類。照片來源:海波浪提供

除了標本,海波浪也希望串連在地餐廳,翻轉對下雜魚的印象,「『下雜』聽起來就是比較負面的感覺,又雜又低下,櫻花蝦和鮟鱇魚過往也被分類在下雜魚,但近年被發現價值,在漁獲減少後,也越來越多人知道。」莊沂儒指出,隨著漁獲減少,魚價上漲,魚販、餐廳必須想辦法生存,也發現過往被歸類在下雜魚的魚種,好好料理也是很好吃的。

大溪漁港小巧而精緻、龜山島移居的共同歷史,讓在地人頗有凝聚力,海波浪近年推廣「環保艦隊」時獲得不少共鳴,目前130艘漁船中有40艘響應。他們除了不在海上亂丟垃圾,也將漁網撈到的海洋廢棄物初步分類,帶回港口,載到海巡署附近的暫置場回收,集點換洗衣精、白米。

相較於過去從上而下的政府補助案,從在地需求出發的產業創新,更能長久永續。海波浪團隊也正在思考,如何媒合海鮮餐廳使用環保艦隊捕撈的漁獲,占一定比例就能申請認證「綠色餐廳」。莊沂儒說,在地海鮮餐廳經營這麼久了,沒有很強烈的改變誘因,因此團隊並沒有要他們更改菜單,而是在不影響太多日常的情況下,合作思考開發新菜單的可能。

海波浪希望串連在地,翻轉對下雜魚的印象。照片來源:海波浪提供

海波浪希望串連在地,翻轉對下雜魚的印象。照片來源:海波浪提供

為在地人賦權 如何搏感情是關鍵

論壇上分享的團隊,不約而同提到花費了許多時間訪談在地耆老、居民、各個產業,獲得了豐富的在地知識,凸顯了地方創生「貼近在地」的重要性。

苗栗縣苑裡鎮鎮長劉育育對此特別有感,「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要改變,先讓自己的食衣住行都融入這地方。」她鼓勵想投入地方的年輕人先放下框架,讓自己好好扎根,會看到不同風景,自然而然知道哪邊有好吃的、哪個阿嬤最會說故事。

2013年,劉育育在反對不當風車設置下而返鄉,初期她和團隊夥伴觀察在地需求,記錄農事和生產方式,組織年輕人協助不用農藥化肥種植作物的長輩。苑裡的藺草產業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代表性,但因種植費工、銷路受限面臨流失困境,他們邀請在地阿嬤做編織教學、協助販售手工藝品,也親自協助種藺草。

劉育育更發現,苑裡有很多大學生離鄉背井,找不到返鄉的連結和契機。所以她成立「苑裡教芋部」,邀請大學生為高中生上課輔,而高中生上一小時課,需付出2小時地方服務,課輔所需經費來自販售當地農民無農藥化肥的芋頭。「我們也讓消費者知道,賣出去的芋頭經費會怎麼運用,一個月賣500台斤,幫助200個小朋友,串連一個循環。」

2018年,興建於1909年的苑裡菜市場遭大火燒毀,劉育育上任後先展開菜市場田野調查、策展,讓攤商指認地圖、號召志工和返鄉青年到燒毀的市場裡,採集攤商的生財工具。劉育育說,重建之外,她更在乎的是賣菜大哥大姐怎麼思考在地市場。目前菜市場部分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正在用參與式設計,讓攤商討論怎麼蓋自己的市場。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辦理「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公眾論壇」,以在地食材探討地方創生。攝影:林慧貞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