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24年7月27日整天各專業團隊與近30人的剖檢下,我們確認這是一隻體長僅有3.6公尺的抹香鯨雄性寶寶,並初步瞭解到:動物的體態正常,外觀也沒有特殊傷口,鯨脂厚度在3~4公分的正常範圍中,但是仍有觀察到部分區域有脂肪漿液性萎縮,顯示牠還是有消耗身體儲存的能量,這也符合消化道中沒有奶殘留的觀察,顯示可能有數天未進食。根據中華鯨豚協會獸醫師們的初步觀察,除了嗆水等現象外,牠的臟器有部分有炎症或異常顏色等,詳細仍待後續的病理化驗。這僅是剖檢初步得知的資訊,現階段還無法知道牠與媽媽分離落單擱淺的主因。
動物生命的逝去雖然讓人感到無奈與心疼,但仍然能夠帶給我們很多的學習,而我們能夠做的最好的回饋是在救援過程與後續研究、教育等應用時,給予牠尊重與尊嚴。現在,讓我們透過黑潮工作夥伴的視角來回顧整體事件。
新生兒的特徵
2024年7月26日凱米颱風過境後的清晨6:46 ,花蓮縣海洋保育類動物救援群組收到鯨豚活體擱淺的通報,由於黑潮從2023年起開始承接花蓮縣政府「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計畫」,工作人員隨即前往七星潭2618防風林海岸的擱淺現場瞭解情況。
當現場的影像回傳至群組,根據顯著的外型特徵種類已經可以清楚地確認是抹香鯨,也從影像中的動物體長感覺是還未成熟的幼鯨,隨即也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絡(Marine Animal Rescue Network 簡稱MARN)的夥伴觀察到體表還有新生兒才有的胎摺特徵。
當黑潮工作人員抵達現場,觀察著在大浪中的動物呼吸頻率與活動力時,也留意到動物的尾鰭還沒有完整展開、背鰭也還沒有挺立,且腹部的臍帶也還未癒合,種種跡象都表示這是一隻新生不久還需要媽媽哺乳的抹香鯨寶寶。
MARN的夥伴陸續抵達現場,紛紛投入救援工作有人專注的觀察動物的呼吸間隔時間與次數,有人拍照記錄動物與現場環境,也有人將現場的資訊持續更新至群組,讓其他身在遠方的MARN夥伴也能共同討論給予處理建議。
評估人道處理的判斷條件
隨著觀察記錄逐步回報,觀察抹香鯨寶寶呼吸淺、頻率快且會噴出砂子和泡泡,雖然大浪拍打時牠會拍尾與翻身,但活動力明顯衰退得很快;海象也即將漲潮到滿潮,現場人員先將牠尾部輕繞繩索準備後續作業。觀察現場天氣環境偶有陣雨,且經歷凱米大雨和暴潮後海灘鬆軟,不僅活體搬運困難,成功搬運後亦無合適的收容場域與設施;也觀察鄰近海面,未發現其他抹香鯨徘徊逗留的線索。
在MARN夥伴與專家各方討論下,活體擱淺的幼鯨能夠進行的救援行動不多,依《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作業手冊》人道處理判定條件的指引,這隻抹香鯨是還在哺育階段的幼鯨且生理狀態不佳,亦無收容場域的情境下,決定進行人道處理。
獸醫師於11:43開始陸續注射鎮靜劑及人道處理藥劑後,動物於12:46停止心跳。由於動物已經相當虛弱,整個過程呼吸心跳逐漸停止,沒有其他反應。
怪手也能溫柔的搬運
不久協助搬運的怪手與卡車也陸續抵達,操作怪手的大叔外表看來粗獷,面對抹香鯨卻是非常細心,小心避免怪手傷及動物身體,吊掛時也為了盡量降低對動物的傷害而運用擔架布確保,減少搬運時對動物體表的磨損,也將吊掛的繩索挪移了幾次位置,只是希望讓動物的身體盡可能完整,避免吊掛時單一部位過度壓迫。
如同怪手很難讓人有溫柔的印象,但在這位大叔的操作下,怪手也有如精密的機械手臂能夠細緻的托起這隻抹香鯨寶寶,小心的搬運,安然的放上卡車,後送至遠雄海洋公園準備進行解剖檢驗的工作。
死亡與新生
7月27日曾接受鯨豚與海龜擱淺救援培訓的志工與MARN夥伴大約30人,在任務簡報後展開分工,中華鯨豚協會的獸醫師與同仁帶領測量動物基礎資料,其他志工則大致分為樣本組與解剖組。樣本組依指示記錄、收存要保留下來研究或製作標本的部位,解剖組則是在樣本保存後,協助將鯨脂、鯨肉一塊一塊卸下裝袋。過程中有負責攝影記錄的志工依獸醫師指示拍攝樣本照片,也有夥伴協助側記整個過程。
剖檢的工作除了可以瞭解動物的生理狀態與死因之外,也能夠累積台灣周圍海域的鯨豚生態資料,除了物種和身長體重之外,還有DNA能夠與國際上的族群進行比對,以及寄生蟲、胃內容物等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台灣周圍海域的鯨豚生態。目前這隻抹香鯨的骨骼與相關樣本剖檢後暫時冰存在花蓮,等交通狀況改善後,將運送至可進行斷層掃描的獸醫院建檔,再送至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後續研究。
近年在東部海域抹香鯨的目擊比例增加,黑潮持續的針對抹香鯨進行Photo-ID個體辨識,也透過研討會分享高海溫與抹香鯨目擊的關聯。雖然大家對於抹香鯨的名稱非常熟悉,但我們對於台灣周圍抹香鯨族群與生態的瞭解卻還是非常稀少,這隻抹香鯨寶寶的生命雖然逝去,但透過剖檢能幫助我們更瞭解也累積更多東部海域抹香鯨的生態資料,累積並提供東部海域的鯨類生態保育更多的資訊。
※本次擱淺救援非常感謝花蓮縣政府農業處保林科、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海巡署、中華鯨豚協會、遠雄海洋公園、花蓮區漁會、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金慶豐6號,以及所有參與救援的協力單位、夥伴與志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原文標題〈花蓮七星潭抹香鯨寶寶擱淺事件〉,本文原刊於2024年7月29日。
※更多相關內容,歡迎追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