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續押反捕鯨人士華森 保育團體憂引渡日本恐關15年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丹麥續押反捕鯨人士華森 保育團體憂引渡日本恐關15年

2024年09月05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黃海寧 審校

知名反捕鯨人士華森(Paul Watson)7月前往北太平洋,打算阻止日本捕鯨途中,船隻停靠格陵蘭時被捕。格陵蘭法院4日裁定,華森關押期限延至10月2日,以決定是否將他引渡到日本受審。

日本2010年代在南極大量獵殺鯨魚,華森在阻止捕鯨行動中,與日本捕鯨船發生激烈衝突。這次華森被捕是根據日本12年前發出的逮捕令,指控他造成船隻損害與船員受傷。支持華森的人士擔心他若被引渡,恐在監牢度過餘生,正積極奔走,訴求釋放華森。

知名反捕鯨人士保羅華森7月在前往阻止日本捕鯨的途中遭到逮捕(圖為7月拍攝)。圖片來源:保羅華森基金會

2010年代:拯救鯨魚 數度衝撞日本捕鯨船隊

73歲的華森是「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創辦人,擁有加拿大與美國雙國籍。2010年代,日方以科學研究為名規避商業獵捕禁令,在南極大量捕鯨。海洋守護者協會強力阻止,雙方屢次爆發衝突、甚至發生船體衝撞。

協會,他們在2009-2010年捕鯨季的護鯨行動,成功拯救了528隻鯨魚,導致日本船隊損失上千萬美元。

2024年:日本大型捕鯨船啟航 華森被捕

華森激進的海上行動導致他面臨多起訴訟。他離開海洋守護者協會後,另成立「保羅華森基金會」(Captain Paul Watson Foundation)。

2019年,日本結束南極捕鯨,改在領海與專屬經濟海域捕鯨,但仍持續新建大型捕鯨船「關鯨丸」(Kangei Maru)。關鯨丸於今年5月啟航,開始捕鯨,華森前往阻止時,船隻停靠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時被捕。

據法國《世界報[1],丹麥逮捕華森是依據日本12年發出的逮捕令。日本指控他於2010年在南極的行動造成日本捕鯨船損害,還用臭彈(stink bomb)炸傷一名船員,並要求引渡華森至日本受審。

華森於7月21日被捕,關押在格陵蘭的監獄。當地法院4日裁定,關押期限延至10月2日,以決定是否引渡。

警告:「不要搗亂捕鯨」

關鯨丸船公司否認有遠洋計畫,但關鯨丸航程高達1萬3000公里,華森認為日本正在為重返南極做準備。日本今年也將大型長須鯨納入列捕名單,8月第一頭長須鯨被抓,就是關鯨丸捕獲的。

保羅華森基金會指出,日本選在新船啟用的時間點重啟對華森的逮捕令是出於政治動機,他們也懷疑日本打算在2025年往南極海和北太平洋的公海捕鯨。華森受訪時表示,日本利用他來立下範例,警告「不要搗亂他們的捕鯨」。

刑期最高15年

法新社》報導,若華森在日本受審,可能面臨傷害罪的起訴,最高可處15年監禁或最高50萬日圓(約新台幣11萬元)罰鍰。他也可能被控強行妨礙業務執行,最高可處3年監禁或最高50萬日圓的罰款。

海洋守護者法國分會會長伊珊拉里(Lamya Essemlali)憂心的表示,考量到華森的年紀、活動史跟日本的關係,「若被引渡到日本,他將無法活著出來。」

華森被捕引發全球關注,保育學者珍古德、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辦公室、動物權人士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等人均要求丹麥不要將華森引渡日本。截至今(5)日,全球超過12萬人連署要求釋放華森。

超過50名公民在澳洲丹麥大使館前集會,並請使館轉交信件給丹麥首相,要求釋放華森。圖片來源:Bob Brown Foundation

註釋

[1] 2012年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應日方要求,對華森發出紅色通緝令(red notice)。國際刑警組織曾解釋,紅色追緝令並非國際逮捕令。世界報澄清,逮捕令是日本發出,而非國際刑警組織。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許祖菱

傳播科系畢業後曾任新聞外電編譯、採訪編輯、自由影像工作者,現任職專注綠電與碳權趨勢的國際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

曹可芝

文字投影師|在字裡行間讀懂世界

黃海寧

執業律師。執業領域為電業及能源法,也涉略氣候法律及ESG。在台灣時研究國際公法與國際貿易法,到美國後起心動念開始研究環境法與行政法。關切環境、氣候、永續與貿易議題,也熱衷法律在這些議題中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互動。工作之餘偶爾發表文章,和不同圈子的夥伴進行有趣的倡議和研究。熱愛大山大海及很書呆的旅行,喜歡讀書、看紀錄片、爬山、以及發掘城市中的咖啡店。一隻柴柴的主人,堅實的狗派,偶爾變貓派。所有發表均為個人見解,不代表本人任職之事務所、所屬公會或任何其他機構之立場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