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面對真相的人工魚礁政策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不願意面對真相的人工魚礁政策

2007年08月15日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CNN美國佛州的廢輪胎礁;圖片來源:CNN海軍一艘3000多噸的陽字號軍艦,4年前沉放在綠島海域充當人工魚礁,經不起洋流與大浪的衝擊,已瓦解成一堆廢鐵,進而影響被壓在鐵板下無數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與鄰近的珊瑚礁無辜的生命。

經潛水民眾的舉發上了新聞後,該負全責的漁業署官員卻在電視上一副不願意面對真象的說不是他們造成,反而將珊瑚礁問題推給綠島民眾的廢水污染。這樣模糊焦點的說法,實在令人不敢苟同!同時也替過去以漁民為主的綠島居民感到不平,你們長期支持台灣的漁政當局竟是如此的對待綠島!

CNN美國海軍移除廢輪胎;圖片來源:CNN其實,此次軍艦礁的解體與傷害綠島海洋生態的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整個事件的背後凸顯的是應該檢討台灣整個人工魚礁投放政策的錯誤。一個最簡單的邏輯就是,過去30年花了30億新台幣投放在台灣周邊海域的人工魚礁,包括水泥礁、電線桿礁、鋼鐵礁和船礁等等的人工建構物,為什麼台灣周邊的海域的漁業資源仍然是枯竭的?

漁業署辯稱投放人工魚礁是為了防止底拖船進行底拖,破壞海洋生態。這聽似有理的說法卻是自我矛盾的,因為台灣周邊的海域早就禁止在3海浬拖網,漁業署應該去取締非法的底拖作業船,而不是將人民的納稅錢拼命的往海裡丟。這就好像有人闖紅燈,警察在十字路口放紐澤西護欄不讓人闖紅燈的想法一樣的不可思議。

由鋼鐵礁上掉落的廢輪胎壓在珊瑚上;圖片提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研究室另外,漁業署在投放這些人工結構體時,最喜歡說這些人工魚礁會增加多少的產值。想要用這些看似閃亮的數字去合理化他們錯誤的行為。例如,這次的綏陽艦的投放說是有1千萬的產值。4年過去了,1千萬在哪裡?海軍推給漁業署,而漁業署卻拿不出任何數據了。

20、30年前投放的魚礁今何在呢?漁業署不是有許多的委託案交給學者專家去執行和收集嗎?筆者與多位環保團體要求漁業署將過去30年所累積有關人工漁礁的產值的資料公開接受檢驗,也透過立法委員與漁業署署長協調,卻完全無動於衷,是無資料還是這些資料會見光死呢?

電線桿礁壓在珊瑚上;圖片提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研究室綠島被軍艦礁、鋼鐵礁、電線桿礁影響的海洋生物不只珊瑚,還有許多肉眼看不到海洋生物,而受害者也不只只有在綠島的海洋生物,而是遍佈全台灣的海底。這些海洋生物都是支持一個健康海洋生態系背後的功臣,而綠島珊瑚只是幫這群沒有聲音的生物發言罷了。

筆者認為整個人工魚礁的投放必須要回到政策面與科學面的重新檢討,到底台灣的周邊海域適不適合投放這樣大型的人工魚礁?如果不行,政府應承認錯誤,停止投放,並把這些不當的結構物盡快的移除,花再多的經費都應該做。美國政府都能承認在佛羅里達的錯誤,準備花上億台幣將投放在海中的200萬顆輪胎礁在3年內移除,還給海洋一個公道。

台灣不是最喜歡學美國大哥嗎?漁業署為什麼就是不能移除這些海底的垃圾呢?

颱風正一個一個的撲向綠島而來,海洋生物的另一場災難將要開始!

作者

陳昭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專長海洋生態及演化、珊瑚礁生物雜交與種化、系統發育分析、無脊椎動物保育遺傳領域。期待有那麼一天東沙環礁能夠成為台灣大堡礁,工作站人員不再為枉死的綠蠵龜愁眉苦臉,而是對著滿堂聽眾講述著保育成功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