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海底研究珊瑚礁消長 民眾線上看得見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科學家海底研究珊瑚礁消長 民眾線上看得見

2007年09月20日
摘譯自2007年9月17日外電報導;林盈秀編譯;蔡麗伶審校

國家海洋保護區計畫,圖片來源:NOAA全世界唯一的固定在海底工作的研究室,17日起將進行為期9天的任務,這些研究人員就像住在魚缸裡一樣。透過網際網路連線,任何人都可以收看研究人員在水面下60英尺工作與生活的情形。

6名海底觀察員將研究珊瑚礁的改變,他們在位於大西洋底,距離佛州凱斯國家海洋保護區(Keys National Marine Sanctuary)東南方約9英里處的「寶瓶座珊瑚礁底」(Aquarius Reef Base)工作、睡覺與吃飯。這是首次學生以及其他人可以即時觀看,在這座21年的研究室周圍的水中真實生活。

研究員將觀察海綿生物學與珊瑚礁,這些繁殖力旺盛的海洋棲地,全球的這些海洋棲地正因疾病、上升的海洋溫度、及人為因素如污染和過渡捕魚,而受到威脅。

寶瓶座是一個黃色、長43英尺直徑9英尺的管狀物,約為學校巴士的大小。它能讓研究員每天潛水9小時再回到休憩地,不必像標準水肺潛水裝備需要浮出水面及減壓。

潛水者將使用從寶瓶座拉出的纜線系統,造訪他們過去研究的樣區,判定是否有長期的改變發生。

美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海洋保護區計畫科學專員吉丁斯(Steve Gittings)指出:「我們看到了戲劇化的改變,逐漸發生在全球的珊瑚礁上,這和所有居住在海底的各種構成物都有關係。」

其中一種是海綿,它們將水吸入體內以過濾食物粒子,並且製造一種肥料——可溶性氮。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研究員馬汀(Chris Martens)表示,寶瓶座團隊將調查珊瑚礁組成的改變和海綿處理有機物之間的任何聯結,解開是否海綿在供給綠色植物養分的過程中,與珊瑚產生競爭。

馬汀還說:「珊瑚從在海洋中完全的優勢逐漸變少,經歷了重大改變,我們要問的問題是:『海綿在過程中是幫手或是兇手?』」

作者

林盈秀

林盈秀,財務金融系畢業,曾任職於綠建築顧問公司。2019年獲得台達電英國環境獎學金後,於英國里茲大學攻讀企業永續碩士。目前研究主題為永續金融與氣候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