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被視為較落後、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的地方;在農作面積日益縮減、田地污染嚴重、農村社會沒落、農產品產值低落等的今日,農村發展成為愈來愈多人關注的議題;也因而衍生出「農業再生條例」要針對「產值」不比工商業區的農村進行開發改造的爭議。
然而,農村的產值可以這樣算嗎?農村具備「生產、生活與生態」的三生機能,除了提供糧食生產及生活場域外,其實更具有其生態面向的功能;這生態價值,可曾有人將之包含在產值內一併評估?
生態功能所指的是生態系所能提供的服務,包括維持生物的生產量、調節氣候、提供乾淨的空氣和水、過濾水質污染、提供野生物棲息環境等,而這些服務能間接支援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其他活動。然而這類的無形價值是容易被忽略的,當然也不易定價(註一)。
特別如農業地區長久以來人為活動較為頻繁,生物相看似單調,致使過去生態保育多著重於明星物種保育及森林環境,反而容易忽略農業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然而在生物多樣性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及21世紀議程(Agenda 21)裡,皆強調須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或agrobiodiversity)的重要性及潛在價值,CBD更將農業生物多樣性列為主要項目,與森林、內陸水域、海洋及沿岸環境同等重要。
農村這樣一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其能提供的生態價值可從以下幾個面向探討:
提供野生動植物棲地
農地裡的生物常與周遭的渠道、池塘、森林及雜草地的生態系相互連結,如在水田生存的浮游生物、水生植物、青蛙、田螺、魚、昆蟲等,會成為鄰近地區野鳥的食物來源,有許多的水鳥也會棲息在稻田及其周圍。
又如台灣中南部大面積甘蔗田,收成期通常為每年1至3月,而3月底至4月正好是保育類「燕鴴」繁殖族群遷徙抵達臺灣準備開始繁殖的時間,此時甘蔗收成後的裸露環境正好是燕鴴偏好的築巢棲地,因甘蔗田面積較大、人為干擾低,且附近的農墾地可提供充足的食物供燕鴴覓食與育雛。而台南的菱角田在一期稻作採收結束,從4月至5月開始轉作菱角的時候,亦是保育類「水雉」在台灣地區的繁殖期,此時水雉大多利用四周堤防較高、隱密性較好的菱角田進行繁殖,待9月到10月為菱角採收期,此時水雉也開始轉換為冬羽,準備離開並遷移至渡冬地。
農田可調節氣候
農村環境由於綠覆蓋率較高,且周圍常有灌溉渠道、埤塘等水域環境,可調節當地氣候,減緩溫度升降幅度。過去有研究顯示,水體、水田、草地、旱作及森林等類用地對地表溫度具有降溫之作用,其中尤以水體與水田之土地降溫作用最大(註二)。亦有數據顯示水田溫度較都會區低約7℃,如一地區之水田全數廢耕或改變為人工構造物,將會造成區域溫度顯著的上升,特別是於夏季時休耕水田蓄水的降溫效果最佳,約每公頃可抵2,600台家用冷氣機之功效;而冬季水田休耕蓄水時,每公頃土地所釋出之可感熱流功率相當於約5,000台電暖爐之功效,暖房效果極佳,可使區域性氣溫升高(註三)。
調洪、蓄水、減災妙用多
過去研究發現,當洪水在洪峰過後緩緩流出水田區,能有效降低洪峰流量,宛如人工濕地,證實水稻田可提供良好的滯洪功能,且水田的植栽高度愈高時,水田區內的阻水效應愈明顯(註四)。而於休耕時,水稻田亦可大面積蓄水。且現今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頻繁發生,乾旱缺水或洪水氾濫情形常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嚴重性,都市平原地區若能考量以保留農業綠地作為天然災害的緩衝區,可預先減少其影響程度。
環境教育的好所在
農村可謂是都市人假日休閒熱門之處,休閒農業也是今日農村發展的主力。農村除了既有的人文產業面向體驗外,更可結合當地蘊含的生態特性,進行棲地保護工作,作為環境教育的場合。而目前環境教育法草案已於今年五月於行政院會議通過,農村所具備的環境教育功能值得作為日後發展的重點。
然而,農村所具有的生態價值在過去較不被重視,且極易因農地它用、工業污染以及過度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等不友善的耕種方式而消失,間接導致更多的環境成本支出。農村的生態價值應一併納入農村經濟體系中考慮,在保全產銷收入下,亦能透過有機/自然農法、周圍棲地維護等方式兼顧農村生態環境。如早期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的低海拔山區至平原之間的台北赤蛙,因生態環境惡化,草澤濕地的大量開發、農藥肥料除草劑等污染、水田及菱角田大面積休耕轉作、溪流溝渠田埂水泥化,造成族群大量減少、棲地快速消失,目前只剩台北縣和台南縣少數地區仍有本種紀錄。
自2002年起,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曾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協助三芝的蓮花農從事綠標蓮花的銷售,由基金會的銷售通路合作「買蓮花救赤蛙」活動,鼓勵花農進行有機無藥種植,同時保存了台北赤蛙族群和農業(註五)。而台南的菱角田為保護水雉的繁殖環境,亦結合在地力量及有機單位,協助菱農在有水雉築巢的地方,不施農藥及不去干擾,同時保障生存在此地的鳥類、水生昆蟲、蛙類等(註六)。
台灣的農村具有地區性特色的農業生態系,在強調「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的保育視野下,農田可作為農村地區在地保育(in situ conservation)的最佳經營管理場所,不管是學術研究、環境教育、社區發展、環境友善農法等,都具有許多發展潛力;農村的產值,可以從生態保育的價值開始算起!
註一:陳宜清,2008。初步探討野溪整治生態工法之生態價值的認知與定位。2007土木與生態工程研討會,2008年1月,義守大學(高雄)。
註二:楊家愷,2006。應用遙感探測方法探討中尺度城鄉土地利用對環境溫度之影響。國立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註三:吳富春,2004。就在生活四周:水稻田與調節氣候。
註四:張倉榮、高宏名、林玫珊,2006。水田區調洪減災生態功能之三維度量化分析與試驗研究。農業工程學報52(4): 89-90。
註五:相關資料可參考:繽紛溼地的美麗代言者──台北赤蛙復育記(上) (下) 。
註六:莊孟憲,2007。產銷履歷、社區產業與生態保育。台灣濕地雜誌第66期:28-33。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