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物學亞洲會議:遷村、災難地景與環境治理話題最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民族生物學亞洲會議:遷村、災難地景與環境治理話題最夯

2009年10月28日
本報2009年10月29日台中訊,特約記者王茹涵報導

第一屆民族生物學亞洲區會議上週末(24、25日)於靜宜大學召開,25日特別針對莫拉克風災所引發的各種議題進行省思,包括遷村、災難地景與環境治理、生態旅遊、《農村再生條例》、專業介入與社區重建等,希望以對話的方式促進深度的思考並激發更多行動。圓桌論壇除了有國內外專家學者外,更多了許多原住民的聲音,也讓會場的討論能更貼切議題的核心。

其中關於遷村、災難地景與環境治理的討論迴響熱烈。論壇首先由魯凱族的台邦‧薩沙勒簡報魯凱族受到莫拉克風災的衝擊情形。他表示,霧台鄉好茶村並非在八八風災後才開始規劃遷村,而是兩年前聖帕颱風帶來嚴重的土石流後,族人就已意識到現在好茶村所在的地理位置不適宜居住。然而規劃遷村的過程中,政府有諸多限制與要求,也不瞭解原住民需求,因此一直拖延遷村進度。

台邦‧薩沙勒說,這次風災後,有四分之三的房子都被淹沒了,故鄉被踩在腳底下,未來就算是想帶子孫來這,也不像舊好茶一樣,還有生活的遺跡可供懷念。

服務於台中縣和平鄉達觀部落廚房的林建志,也從921受災戶的角度分享部落重建的經驗與心路歷程。他說,自己不懂甚麼理論,只知道當他開始跟部落一起生活後,才發現自己很有價值,才知道部落的想法,也開始可以解決問題。

他表示遷村對部落的負面影響非常大。首先居民普遍付不起新房的貸款,很多人在多年後房子被法拍。遷村之後還要重新分配土地,造成部落內長達一年多的爭執,也撕裂部落的情感。他認為就921的狀況,原地重建才是最好的,可以避免許多土地法令的繁複。

從林建志的經驗分享中也可發現,部落主體性來自於個人對自身主體的性的領悟與實踐,而後慢慢凝聚為團體的主體性。而這樣的主體性在部落重建的道路上是很重要的。

林建志提到,政府「以工代賑」的作法欠缺妥當,造成了部落災民的依賴心態,習慣只要掃掃家門口就有錢拿的心態,結果當部落需要人力進行重要的重建工作時,這些人反而不願意工作。政府這樣漫無目的的亂灑資源,對原住民的傷害比幫助更大。然而10年前921這樣搞,10年後的88水災仍沒有學到教訓。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所助理教授日宏煜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如何用一套標準來評估一個居住地是不是需要遷徙以避免自然災害侵襲。

他指出國際間已發展出一套脆弱度指標(vulnerability index),以進行一個地區環境、社會、經濟等三方面的評估。然而要進行這樣的評估作業,需要的基礎資料非常龐大,以及非常大的研究能量投入。目前台灣是不是已經有完善的資訊可用來建立指標,令人存疑。

政大地政系教授官大偉強調,災難事件以及遷村議題更突顯出原住民自主性與傳統領域的重要性。例如傳統領域的喪失,就影響了原住民遷村地點的選擇;而許多適合居住的地點現為國有林班地,部落居民要不是不能遷入,就是遷入也缺乏合法性。

來自那瑪夏鄉的阿布女士對風災至今的安置與重建提出見解與呼籲。她表示,至今重建工作都很零碎,缺乏一套整體性、結構性的操作。此外,災難也突顯了女性缺乏參與空間的問題。事實上,安置與重建設計的粗糙,就是由於女性參與的不足,且沒有審慎考慮性別問題,導致目前安置中心傳出家暴甚至是性侵的問題。

從相關討論中可發現,女性在災害發生時可發揮重大的軟性力量,但是不論是安置或是重建的規劃上,往往卻忽略了女性的角色。

她同時也提到,許多團體的「協力」更是另一種災難而非救助。這番發言在會場中引起共鳴。許多與會者呼應說,外來團體應避免專業的傲慢,特別是慈善團體,由於需要在短時間內消化大筆善款以顯示其可靠度與公信力,因此由金錢建構出的力量往往比國家霸權更為可怕。

此場圓桌論壇在與會者欲罷不能的發言與經驗分享中,比原訂時間延長了一小時之久。對與會的88災民、921受災戶、專業人士與關心此議題的人士,此次對話加深了與會者對災後重建、災難地景與環境治理的省思。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應該採納建言的政府單位、民間團體、重建工作者在這場對話中是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