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不反對國光填台灣的肺葉 也要挖台北的肺葉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中研院不反對國光填台灣的肺葉 也要挖台北的肺葉

2010年09月30日
作者:林子淩(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

緊鄰中研院的202兵工廠溼地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9月11日「強化前瞻體系,提升台灣競爭力——智庫與決策」研討會上,以「剛剛才聽到經濟部長說」、「資訊不足」等的理由迴避記者發問國光石化在大城溼地開發案。之後的中研院院士季會上,由周昌宏院士提案將建議停建國光石成為院士會議共識的決議,也遭到否決。

這令人錯愕的訊息,在李遠哲前院長、陳建仁院士領軍1200位學者、醫界、宗教界、藝文界與學生團體等等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興建的新聞不斷在媒體曝光,顯著異常的諷刺與令人痛心。在網路訊息爆炸的今天,許多的訊息很容易找到。可是這些活在在台灣社會最頂端,接受眾生高薪供養的院長與院士們,難到真的會對由多為獨立學者所提出在水資源、溼地和白海豚保育、健康風險、國土保安和社會經濟的資訊,完全不知嗎?難到翁院長的幕僚們都不做功課的嗎?還是這些沒有接受開發單位或是經濟部研究資金的學者群頭腦有問題,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去做出與開發廠商完全相反的研究結果,全力阻止國光填掉大城濕地,台灣的肺葉呢?

在反國光石化議題上灰頭塗臉之後,中研院日前(28日)在環保署的202生技園區開發案的環評說明會中,在「要開發」的前提假設之下,中研院將原本9.6公頃的面積限縮到4公頃。這看似善意回應環團和民眾的疑慮,卻還是選擇要挖掉台北市的肺葉,說明會在許多質疑之下,草草收場。

這樣一來一往的環境議題搖晃了中研院作為台灣最高學術殿堂的地位。不免讓人要問的是:為何中研院要對國光石化,環團、政府之間的論戰不敢表態,而硬說成是各說各話、缺乏理性討論空間的說法呢?而在自己執意開發202這塊台北市最大綠地的議題上,如此無法妥協,其背後可能的原因為何呢?

首先,在國光石化的議題上,說穿了只有一個字「錢」,這一切都是:人在錢面前,不得不低頭,不管你是不是中研院院長。

自從接任中研院院長以來,翁啟惠大力的推動能源與生物科技研究。包括了生質能源、轉譯基因體醫學等,都是「高消費」型的研究,需要龐大的經費支援才撐的下去。因此,在經費上除了傳統中研院本身的預算、國科會、衛生署等單位的計畫外,真正推動這些大型研究計畫背後的大金主就是來自於經建會與經濟部。同時,目前在中研院院內的各項硬體建設,包括各項大型儀器核心中心與正在興建的跨領域研究大樓等等,也都有來自經濟部門的挹注的影子。因此,要表態反對經濟部門主導的國光石化開發案就有點尷尬了。

再者,如果中研院院士會議表態反國光的話,這把火會延燒到同樣具有環境倫理爭議的202兵工廠生技園區開發案,因此中研院得要作切割的動作。因為國光石化在彰化大城溼地的開發案與台北202兵工廠開發案有太多的相似處:(1)這兩個都是政府機構的主導開發案;(2)202兵工廠所在的綠地是台北市少數且大面積完整的演生溼地,被張曉風喻為台北的肺葉,而大城溼地所在的濁水溪口是全台最大一塊生產力最旺盛的溼地,可以說是是台灣的肺葉。202兵工廠開發案有許多台灣原生物種,在高度開發的台北市甚為少見的近自然生態;而大城溼地有極度瀕危白海豚族群與特有種的海洋生物。(3)不管是國光石化或是生技園區的開發,都是用經濟發展會受阻的論點在恐赫民眾,前有5000千億的產值,後有上兆的潛能。因此,這些原本都有可以選擇「不開發」的自然棲地,都是在「要開發」的情形下,被要求進行環評,才會引發如此多的爭議。

在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和多位院士表態反對國光石化興建、現任翁啟惠院長和院士季會選擇不表態的矛盾情節、以及202兵工廠執意開發令人遺憾的做法,中研院在社會大眾心中,對關懷環境、全民健康、社會經濟與生態保育的觀感已大打折扣了。就像在會勘202兵工廠時,筆者跟翁院長提出要以高標準的環境生態與生物多樣性資料,說服社會我們可以在台北的肺葉上動刀ㄧ樣,很遺憾的在日前的說明會上,看不到這樣的誠意。

最後,我要誠心建議翁院長與這些還躲在學術象牙塔內的院士們,不要再以鴕鳥頭埋沙的方式來輕忽國光石化開發對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傷害,不要執意開發202兵工廠破壞台北少數珍稀的寶地,更不應該以「缺乏理性討論空間」的說法來打壓這些無怨無悔為台灣環境戰鬥的環保團體,與提出反對國光石化的普羅大眾。而是要以院長與院士們在金字塔雲端的位置,捨去開發202兵工廠的計畫,同時與全國超過1200位反對國光石化開發的學者、醫生、宗教師、藝文人士與學生,進行對話、辯論,讓這些無法透過購買媒體版面作置入性行銷的正確資訊能夠更公開的讓社會知曉。這樣不僅贏回我們對中研院的尊敬,更是台灣之福,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