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世界觀察研究所的《2011年世界狀況報告: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該報告全文請參見《地球暸望 》(非美國讀者版)及《世界觀察》(美國讀者版)。
上世紀70年代,從印度到印尼的水稻普遍受到水稻草矮病毒的威脅。對此,科學家們進行了長達5年的艱苦研究,對17000餘種栽培和野生樣本進行了過濾後,發現在印度北方邦貢達附近的一種野生稻含有一個可以抵抗草矮病毒的單體基因。今天,含有這種印度野生稻基因的雜交品種已經遍及亞洲各地,種植面積達到11萬平方公里。
更近一些時候,90年代木薯花葉病毒襲擊烏干達,造成70%到100%的絕收。然後木薯褐條病毒接踵而至,又造成該地區10%的木薯感染。經過3次創新後,當地研究機構和農民合作,開發出改良的抗病木薯種植材料,並把改良的栽種方法和後期加工手段推廣給大多數農民。
這些例子充分說明了基因多樣性至關重要的作用,保有一個基因的「工具箱」可以抵禦作物生產面臨的各種威脅。然而,在20世紀的100年中,全世界農作物已經喪失了75%的基因多樣性。如今還在廣泛種植的作物只剩下了150種,而其中的3類就在植物提供的熱量中佔據了60%。在很多國家,農作物基因多樣性的情況都江河日下,這造成的重要結果之一就是膳食的貧乏。最近的調查顯示,世界上40%的國家,1/3以上的兒童由於食物不足或低劣以及關鍵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而發育不良。
全世界有20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其中包括許多孕婦,這個比例在西南亞占到1/4,非洲占一半,美國占1/3,歐洲占1/4。貧血每年在亞洲造成6.5萬人死亡,全世界還有1億到2.5億兒童患有嚴重的維生素A缺乏症。
遏制這一趨勢的一個關鍵就是要恢復農田的生物多樣性。比如,稻田本來一直是食用魚類的重要養殖場所,同時生活在稻田的魚也有助於養分的迴圈和蟲害的控制。但很多農藥對魚都是有毒的,自從上世紀60年代農藥的使用開始增加,稻田中的有益魚類就開始大大減少。病蟲害在單一作物種之所以猖獗,就是因為它們有充足的食物,卻沒有制約其生長的天敵。最終,病蟲害對農藥的抗藥性勢必增加,除非農民們使用新的農藥,災害必然蔓延。
摒棄農藥的同時要把魚請回稻田。中國江蘇省就是這麼做的,結果稻田水產養殖迅速發展,從1994年的5千公頃增加到2001年的11.7萬公頃,包括稻/魚共作、稻/蟹共作和稻/蝦共作等多種形式。稻米產量增加了10%到15%的同時,最大的收入來自水產,平均每畝稻田的水產品產量為50公斤。額外的收益還包括農藥使用量的減少和瘧疾發病率的下降,因為魚吃掉了蚊子的幼蟲。
農田的生物多樣性可以帶來一系列的益處,包括提高產量,降低作物欠收的風險,還有少生雜草、減少勞力需求和水土流失等。我們還能看到一些顯著的增效作用,比如用豆科植物和野草來吸引和驅逐寄生蟲和害蟲。這種「推挽式」系統最近在肯雅的玉米種植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研究者們發現,飼料和保持土壤的草類(如象草和糖蜜草),可以吸引玉米螟類,讓它們在自己身上而非玉米植株上產卵,同時金錢草等豆科植物則可以作為驅逐者,把螟類趕走。金錢草還是一種強有力的固氮植物,釋放出根系變異化學物質,有助於控制寄生雜草獨腳金的生長。
夜幕降臨的頭一個小時裏,象草還會釋放出吸引性的化學物質,而此時正是螟類尋找宿主植物產卵的時候。等卵孵化時,80%都是死的,因為這種植物還會產生一種粘液,把幼蟲牢牢粘住。
即使很小的一塊地,引入可持續農業方法也能得到可喜的回報。作物多樣性的增加就意味著人們食品多樣性的改善,包括來自奶牛的牛奶和其他動物產品,來自稻田水產和魚塘的魚類蛋白,以及自家院裏養的家禽和豬隻等。隨著產量的增加,人們的消費也增加了,給人們的健康帶來直接的益處,特別是兒童和婦女。
一種耕作方式的核心是增加苗床的數量,這(經過勞動密集的建設之後)可以提高(土壤的)水分涵養能力和有機質的含量。這些苗床的生產力和多樣性都很高,還能夠在旱季市場蔬菜供應不足的時候維持蔬菜的生長。
一項FARM-Africa項目在肯雅和坦桑尼亞主要從事在小塊苗床上進行土著蔬菜的復興和推廣。他們把500個小型農戶分成20組,每戶都在20個一樣大的苗床(總共半公頃)上種植莧菜、豇豆、茄子、菠菜、羽衣甘藍和圓白菜,他們的收入要比種植常規蔬菜好得多,同時少用50%的肥料和30%的農藥。單戶農民每年可以收穫5到8次的莧菜和茄子,年收入可以高達3000到4500美元。
那些在耕作中注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友好方式的農村人口,可以吃到更多種的食物,這對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這反過來讓大人更有幹勁,讓孩子們能夠上學並且集中注意力學習。因此,可持續農業對自然、社會和人力資本都有積極的影響,而不可持續的農業方式則會侵蝕子孫後代的這些資產。
相關文章
餐盤中的氣候危機 2011年4月5日
CSA:中國食品安全的新選擇 2011年4月4日
把食品變成兇手 2011年3月31日
※本文由Slow Food USA組織的凡妮莎阿卡拉改編自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朱爾斯普雷蒂教授的著作。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4月11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