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權威的旅遊雜誌「孤獨星球」將台灣列為2012年10大旅遊景點之一,看中自行車、步道將台灣全島串聯起來,使得旅者得以造訪沿島的壯闊山海。而桃園縣因國際機場之便,幾乎是國際旅客必經之地,作為國際旅客踏入台灣的第一站,桃園縣為旅客打開的那扇窗,將帶來什麼視野呢?
桃園的大自然美景不惶多讓,除此之外,桃園因為地形以及農業社會時期發展出來的埤塘,連接水圳,綿密發展出有如葉脈的灌溉系統,讓桃園縣「千塘鄉」的名號不脛而走,看好台灣的慢活旅遊,埤塘創造的多元意涵,或能為桃園,甚至台灣的旅遊業加分。
埤塘:人工智慧百年經典
桃園地形屬於台地,是向上拱起的平地,有別於一般人常見的池塘、水塘,往地下挖出池子,並且各自獨立,埤塘則是先民於台地傾斜起伏處鑿地築池,利用天然雨水貯存以供灌溉,塘與塘之間,還有水路一脈相連,所形成的特殊景觀。
這樣的發展乃源於桃園台地區域內河流短促,素有「斷頭河」之稱,再加上降雨不均、豐枯水期降水落差大,而農業耕種需要灌溉、水源,在雨水貯留時間甚短、可引用之水源有限情形下,遂發展出將水路引到農地附近的埤塘設施。
這種人文地貌也是台灣獨特且珍貴的文化資產,在經過多年都市開發洗禮後,埤塘正在消失。桃園縣在清朝末年有上萬口埤塘,根據2003年中央公告的航照圖資料顯示,桃園縣內共有3,345口埤塘,但城鄉發展處2011年資料顯示,中央公告的埤塘僅剩2,851口。這些埤塘大多屬於私人以及水利會所有,桃園以及石門水利會管理的埤塘約有700多口。
自治條例兼顧民眾權益
為了珍視埤塘價值,縣府先是於2004年提出「桃園縣埤塘水圳新生整體發展計畫」, 2005年完成「埤圳新生工程示範點整體發展計畫」,初步遴選桃園、中壢、楊梅、觀音等9處示範點;2007年初於高鐵桃園站完成第一個示範埤塘「青塘園」、2008年完成第二個示範埤塘「桃園八德埤塘生態公園」,作為埤塘水圳新生利用之示範,重新拉近埤塘與人們的距離。
2009年8月桃園縣政府設立「桃園縣埤塘水圳保存及獎勵新生利用自治條例」,2010年9月初再通過「埤塘水圳審議委員會組織辦法」,同年,再向文建會提出將埤塘水圳登入文化景觀,踏入列名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第一步。
埤塘自治條例雖已完成,但必須要有公告的過程,而桃園的埤塘大多為私人所有,必須顧及民眾權益。桃園縣政府城鄉局長吳啟民表示,目前尚未有埤塘經過公告適用於自治條例,但縣府正積極思考釋出利多,鼓勵民眾願意將埤塘捐給政府管理。
縣府為了落實埤塘自治條例,積極地發展相關配套。其中之一是以都市計畫容積移轉的方式,鼓勵民眾捐出埤塘,並同意變更埤塘周邊的地目,用交換條件的方式讓縣府取得埤塘的所有權,民眾也得以彈性使用土地。
埤塘:常民記憶 兼具生態價值
傳統農用埤塘,雖為人為開發所形成的水域環境,卻具備濕地的功能。濕地被稱為大地之腎,是水資源過濾涵養的重要管道,同時也是許多水生動植物賴以維生的棲息地,除此之外,埤塘更具有調節微氣候、涵養水資源、防洪、文化資產、經濟生產以及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能。
面對全球氣候極端表現,不是缺水就是驟降暴雨,造成旱澇不均的現象,在暴雨時期,埤圳系統有如海綿,發揮吸收的功能,將這些水量儲存到地下去,到了枯水期仍保有地下救命水。
埤塘另一項冷卻功能,也有助於減少都市熱島效應。一到夜晚,都市因為水泥化溫度不降反升,而埤塘釋放出的冷空氣與熱空氣產生對流,有效降低熱氣與溫度。埤塘雖為人力開發,但利用地勢挖出的水塘,既有土、又有水,對於生物是極佳的棲息環境,不自覺中創造生物多樣性功能。
埤塘的發展是如此與當地人文風土緊密結合,人們曾習於埤塘的陪伴,賦予它生活上的功能與角色,形塑桃園埤塘獨特的風格,當一口埤塘填平時,同時也填掉此地的一部份集體記憶,雖然有補償機制,有些印記著常民歷史的回憶已不復返。
長期研究調查桃園縣埤塘消長的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郭瓊瑩表示,埤塘是農業社會重要的文化遺產,從埤塘利用自然重力將水送到各個灌區,完全配合地勢、利用地心引力,過程不需要透過動力,例如南部利用馬達抽水或荷蘭利用水車輸水,可說是重要成就,也是國際上值得保存的人工智慧。
魅力水都 無可替代
桃園縣境內2851口埤塘中,楊梅鎮最多510口,復興鄉最少14口。根據「桃園縣埤塘水圳保存及獎勵新生利用自治條例」定義,面積大於0.3公頃的埤塘共計1,056口;面積大於5公頃以上的埤塘仍有151口,學者認為應將此列為優先保存對象。
桃園縣政府持續推動埤塘公園示範點,並且依照調查所得各有不同規劃範例,一再證明桃園魅力水都的多元面貌。
位於中壢市高鐵青埔站南邊1公里處的青塘園,2007年初揭牌啟用,是第一座埤塘公園示範點。此處肩負珍稀水生植物台灣萍蓬草的復育任務,並引入100多種原生水生植物;1公里長的自行車道具有透水功能,並以多孔隙、有利生物棲息的水岸塊石擋土牆施作,也是生態工程的典範。
另一處示範點是「桃園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基地面積約5 公頃,但串連周邊12 處埤塘串成的水圳、道路、聚落、農地,發展範圍則廣達40 公頃,而串連埤塘的是自行車道,展現桃園另一種城鄉風貌與生活美質。
這兩處埤塘公園完全保留原來的灌排功能,而且規劃成生態公園之後,也增加了多元利用之機會與潛力。
埤塘價值菲薄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04年公佈每公頃溼地,每年創造的經濟價值為14,000美元。以桃園縣現有的埤塘面積換算,價值菲薄。
看好埤塘的前途很有可為,郭瓊瑩建議將埤圳系統整體看待,是以農村再生計畫來規劃,而非個別看待。以前曾是花卉大縣的桃園,卻逐漸沒落由彰化田尾所取代,何不利用埤塘附近的農田種植花卉、推動精緻的觀光產業,不但讓埤塘沿岸的景觀為之一新,也創造埤塘的民生效益。
其次,桃園縣的城市發展城市的發展並不一定都要像台北棋盤式錯落有致的街道發展,反而可以像歐洲「集村式」的聚落發展,在埤圳之間形成聚落,並將都市排水污水系統處理好,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發展。桃園的城市發展仍有極大的想像的空間。
都市也能與水共生
在國際間即有類似的案例。從美國南佛羅里達的城市擴張進程中,可以找到兼顧桃園埤塘與都市發展的可能性。在邁阿密羅德岱堡都會區的都市發展紋理中,清楚可見由棋盤式系統街道轉換到溼地系統自然曲流的都市發展模式。當地新興社區的開發保留了相當比例的濕地面積,各街廓道路系統也保留水系間彼此串連流動的機會,兼顧了生態功能,而溼地週邊更不乏高品質住宅區。
另外,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於1920年代為了整治洪水曾將部分河流截彎取直,但都市計畫時卻決定保留剩下的曲流,改造成為河岸親水空間,知名的河岸步道(Riverwalk)沿岸更讓餐廳、旅館、機關、住宅大樓、戶外舞台匯聚,還發展出遊河行程,成為該市最具代表性的觀光資源,更是市民的驕傲。
此外,東南亞普遍可見傍水而建的高腳屋,不但所見景色宜人,也保留了埤塘的功能。這些案例都顯示了靈活的城市空間確可透過都市計畫與設計達成,並達到永續生活的目標。
桃園的觀光型態也可建立在埤塘的特色基礎上,朝向推動埤畔的民宿,提供另類住宿經驗,例如結合當地農家或民宿,開拓和大眾旅遊區隔的另一片市場,傍著埤塘水路尋訪千塘魅力。而這些都需要配合政策法令的修訂,讓保護埤塘創造文化、生態、環保、經濟多贏局面。
下一站,埤塘
聯合國將2012年溼地日主題訂為「溼地生態旅遊的非凡體驗」,溼地的生態之旅不但創造價值,更帶來錢潮。隨著農業社會式微,埤塘雖降低灌溉功能卻存在著無法言盡的故事,保留及復育埤塘景觀,作為公共開放空間,增加民眾及遊客遊憩的場域,埤塘故事等待著訴說,埤塘所創造的價值更是待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