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音樂祭出現官方版及人民版,引來音樂人的憂心與質疑。然而,當一個從台北縣府得標、即將換手承辦今年活動的電視台說出:「這就是一般包案嘛,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時,我知道,海洋音樂祭的海迷們可以開始打包,準備另覓對味的基地了。
從2000年草創時參與的近萬名觀眾,到近期每年吸引30萬人次到為期3~7天的貢寮海邊,海洋音樂祭是台灣近年浮濫的節慶文化中,少數成功的文化活動代表。你說湊熱鬧也好,你說一窩蜂也罷,海洋音樂祭這些年的耕耘,確是一步步以其獨特氣味,吸引了大家。
那是專屬於這個音樂嘉年華,歷經6年淬練所散發的獨有氣息。一種從主流文化逃逸而出的反叛快感,奔向天涯海角的陽光與不羈,更重要的是,可以國際、也絕對在地的音樂創作精神。你也許是為了福隆便當、細肩帶美女、可自由玩耍的沙灘,吹吹海風…等等不一而足的理由來到貢寮,但無論如何,獨立的音樂精神,絕對是這個活動中最重要的主角。
從2000年以來,「海洋」已成為國內年輕創作樂團自我挑戰的音樂聖地。每年5~7月,這些地下創作樂團便有如朝聖般,一路過關斬將地爭取來到這裡,相互比劃、展現嘔心瀝血的原創作品。同時,你到了海洋,永遠不會看到在主流媒體早已看膩的小天王或天后歌手,現場只會有獨立音樂廠牌的攤位,美感設計風格一級棒的紀念品,還有熱浪小舞台、以及開始結合影像創作的海洋音樂影展。
甚至,海洋的精神在於讓更多人認識到,台灣的音樂活動可以不只有金曲獎盛會,以及年復一年、了無新意的跨年演唱會而已,我們還有更具特色的野台開唱、春天吶喊、流浪音樂節…等等眾多原創的在地音樂活動。
當然,也包括海洋。死忠海迷在海洋聲名大噪後,在陷入塞車與排隊惡夢中,也開始反思他們所失去的私密快感、反省福隆沙灘流失問題,甚至思考著如何與商業及官方保持適當距離,以維護獨立自主的海洋精神。這些不正都是任何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基礎?文化的創意與獨特性,以及承載於其中人們的珍貴經驗、智慧與歷史?
如此堅持的獨立音樂精神,是因為有一批長期在海洋背後努力的音樂人。他們以其專業及獨到的音樂嗅覺、文化敏感度,義無反顧、執著到傻的帶著旗子到荒地,讓台灣原創音樂在海角沙地上結出令人垂涎的美麗果實。而包括創作者、非主流評審及更多死忠追逐優質獨立音樂的歌迷,也共同來到這裡開墾這片音樂荒地,打造出台灣流行音樂品味可以繼續獨步華語音樂圈的基礎。
然而,這些成果,其中的原創精神、價值與內涵,豈能輕易地置換為電視台「每個月承包的6、7個案子」中的一個?可以想見,如此換手的音樂祭將會如何走味?而誰又來檢視這種文化專業活動如何在「外行管內行」的官僚制度與招標文化下,比商業市場更為殘酷無知地,讓圖利為先、文化為後的層層轉包模式、以及更多將公有資產私有化及賤賣化的行徑,一點一滴地侵蝕台灣各個角落的藝文資產。比如電影、無線電視、原住民電視台以及音樂。
哪裡才能繼續飄揚我們的獨特海洋味呢?拿著旗子到荒地,真正的海迷們,我們再次上路吧!
※原載於2006/5/18《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