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鮪魚保育談判受阻 啦啦隊「接機」督促漁業署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太平洋鮪魚保育談判受阻 啦啦隊「接機」督促漁業署

2013年12月09日
本報2013年12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第10屆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雖已落幕,並做出禁捕黑鯊以及減少黑鮪幼魚捕撈比例的重要決定;但有關瀕危大目鮪撈捕量、關閉公海、人工集魚器限制的談判,仍不見具體進展。台灣綠色和平昨(7日)派出的啦啦隊,在機場為返抵國門的漁業署代表接機,期勉漁政官員「再接再厲」。

台灣綠色和平8日派出啦啦隊前往桃園機場接機,期許漁業署在國際會議表現更積極一點。(圖片來源:台灣綠色和平組織)

率領台灣代表返國的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在機場則表示,會議主要根據WCPFC科學委員會提供的管理建議來磋商,而有關熱帶鮪類管理的磋商更是花了工作小組快三天的時間。整體而言,資源永續是各國共同的目標。

而綠色和平則觀察到:今年會議可見到以中國為首的東亞漁業強權,阻撓太平洋島國提出的漁業資源管理提案。中國漁業的崛起勢必將影響中西太平洋的海洋生態,「我們認為,各與會會員都應該正視海洋資源枯竭的危機,減少漁撈能力,才能使WCPFC落實鮪類資源養護與永續利用的宗旨。」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謝易軒表示,「台灣在限建新船、規範鯊魚鰭不離身上有所表現,但在WCPFC會議中未積極支持重要保育方案。作為中西太平洋最具實力的漁業強權,漁業署應該要在區域漁業組織中展現領袖風範,主動支持保育措施。」

中西太平洋永續漁業方案  攸關全球鮪魚存續

中西太平洋提供全球超過6成鮪魚,是最重要的鮪魚漁場,WCPFC會議對全球海洋保育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今年會議雖通過不得新建圍網船、延繩釣船,減少15%黑鮪幼魚捕撈量,但在鯊魚保育方面,僅通過禁捕黑鯊(silky shark)。黃鰭鮪維持現狀不得增加,但南太平洋長鰭鮪的管理方案在中國強勢反對之下胎死腹中。

更令人憂心的是,瀕危的大目鮪捕撈量自2008年起已減少30%,但要等到2017年才會減少至40%;為掃蕩非法漁業,使鮪魚族群復育的「公海關閉」提案,遭美國與歐盟封殺未能過關;而圍網漁船人工集魚器(FAD)的管制,2014年禁用期仍將維持4個月,直到2015年開始才有可能增加。

謝易軒表示,此次會議中,受到許多會員阻撓,僅通過數項薄弱的管理規範,對日漸枯竭的海洋資源影響力有限。參與會議的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鮪魚捕撈量限制的討論難有共識,資源枯竭的困境只會一年比一年糟。

※加入「環境資訊中心」粉絲頁,來給環境按個讚  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相關報導】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