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調適
2009-12-31 12:49
美國一項發表在「科學」期刊中的研究顯示,將洪氾平原重新與河流重新連結,可降低未來洪水氾濫的風險。
科學家解釋,在暴雨期間,若是讓這些地區能被水覆蓋,可降低鄰近城鎮遭受水患的風險。
由於興建住宅的壓力,使得許多洪氾區被開發。未來由於氣候變...
2009-12-18 20:43
本次哥本哈根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UNFCCC COP15),目標在達成一項避免氣候變化危機的全球協議,建立對工業化國家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量協定,並且建立資金與技術措施,幫助非工業化國家(Majority World)...
2009-09-04 11:30
如果,莫拉克颱風是老天爺給台灣的下馬威,讓台灣嚐到不把氣候變遷當一回事的後果,那我們就必須借力使力,把莫拉克造成的國家危機成為轉機。也讓我們共同利用這個機會,將災情慘重的南台灣,一舉改造成能夠適應極端氣候的樂土,不要讓莫拉克颱風,成為一連串...
2009-05-26 10:31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北方約100公里的卡提瑞特島(Carteret Island)上,海平面的上升,使2,500位島民,正準備離開祖先居住了上千年的土地,往內陸城鎮遷徙(註一)。而遠在美國阿拉斯加西南部的紐桃客鎮(Newtok),當地的愛斯基...
2009-02-20 05:00
重視「調適問題」 深化台灣社區運動
台灣長期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中,早已有類似「地方社群為本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行動,如社區防災地圖的繪製、原始林原生樹種的保護等。若能以既有社造脈絡為基礎,將氣候變遷調適議題塑造成社區工作的...
2009-02-19 12:25
編按:2009年2月16日,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協議《京都議定書》生效滿4週年,本報近期將開載系列文章,探討這4年來國內外溫室氣體減量協議的演進與發展,並檢視現行作法的不足與未來趨勢。本文由作者延伸自2008年底立報「環境前線專欄」之原作,分上...
2009-02-10 10:43
為協助全球氣候變遷下「最脆弱的生態體系與社群」,一個集結眾多資源管理者、科學家及決策者的新國際「調適」網路因應而生。
「生態系與生計調適網路」(Ecosystems and Livelihoods Adaptation Network)...
2009-02-06 11:37
可能很難想像在曼哈頓的市郊,紐約市仍然保有濕地, 1月30日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濕地保護這個城市,而現在卻同時也需要被保護。
「許多紐約客從不知道在紐約的五個區當中,有上千畝的濕地存在,」...
2008-04-23 22:37
鑽研環境政治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林子倫表示,氣候變遷導致各種災難不斷發生,大陸在今年農曆年前發生大雪災,造成交通運輸系統全盤癱瘓,糧食和飲水也發生問題。因此各國都積極提出「調適」策略,包括一旦發生氣候變遷引發災難時,該如何緊急應變,甚至將全球暖...
2008-04-17 10:38
由中國與聯合國相關機構聯手主辦的「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將於4月24至25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科技部、外交部、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環境規劃署、亞太經社及世界氣象組織共同主辦,中國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