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 | Page 6 | 環境資訊中心

海廢

2021-05-20 14:27
「對回收商來說,他們看到處理好的漁網片就是價值。」中山大學社會系學生跟著授課老師邱花妹,展開台灣廢魚繩漁網再利用議題的行動研究。5月8日在中山大學旗津社會開創基地舉辦的「2021循環綠活節」中,學生將廢漁繩漁網的調查研究,透過策展向參與民眾...
2021-05-17 10:34
台灣每年有大量廢棄漁網、廢棄蚵繩沉入海底,纏繞勒住海洋生物、覆蓋珊瑚礁,造成生態浩劫。這類「海底廢棄物」單靠人力清除緩不濟急。為了減少廢棄漁網流入海洋,海保署獎勵漁民回收由純尼龍製成的廢棄蚵繩,結合企業的化學法散聚回收技術,成功將蚵繩還原回...
2021-05-03 14:55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3日)公布2021年第一季海廢清除成果,超過3371公噸,仍以海漂垃圾為大宗,占將近5成。而海廢資源垃圾以寶特瓶占比最高,顯示國人對於瓶裝飲料有很大程度依賴性,這些廢棄寶特瓶在海洋漂流過程仍會破損、溶解部分塑膠分子,...
2021-04-13 16:31
海廢衣、海廢鞋,海廢商品當道,但如何確保背後來源為廢物再利用?環保署日前(9日)率先推出官方支持,且具有嚴謹驗證程序的「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無獨有偶,海保署去(2020)年也開始試辦類似的「海廢再生製品溯源標章」,都是對於願意支持海廢...
2021-03-24 14:30
由財團法人台灣護聖宮教育基金會主辦的「海洋廢棄物的回收與應用」論壇,3月19日於台灣玻璃館舉行,現場邀請到回收海洋廢棄物製成各式製品的「富勝紡織(股)公司」董事長柯漢哲分享海洋廢棄物議題,以及公司回收再利用的經驗。 柯漢哲董事...
2020-12-18 10:46
在台灣外海漂流或沉入海底的廢棄物,面貌為何、有多少?這個問題是民間與公部門長久來亟欲解答的問題。海保署成立後,透過公私協力達成「潔淨海水」願景目標,將「海漂(面)、海底廢棄物」(下稱海廢)及海洋油污染清理列為重點。今年除了即時清除超過40公...
2020-12-16 17:34
2019年綠色和平海廢快篩調查發現,以保麗龍為首的漁業廢棄物佔全台海廢垃圾體積最大宗。這些保麗龍海廢,主要來自西南沿海牡蠣養殖使用的浮具,易受風浪衝擊解體、碎裂的特性,成為遍佈海洋與海岸,難以蒐集、清運的海廢。 長期致力於海廢減量的民...
2020-12-14 09:44
搭乘漁船,從高雄小港漁港出海,航行至高屏溪和東港溪的出海口,環境顧問公司的研究人員,針對水深5米及10米採樣,他們希望了解沉沒在台灣周遭海域的海底垃圾,種類有哪些? 台灣周遭海域的海底垃圾。 從2019年開始,研...
2020-12-04 10:32
為守護海洋,新竹市有一群漁民、潛水客等在竹市環保局號召下組成海洋巡守隊,3年來已清除17公噸廢棄物,市長林智堅今天(2日)表示,感謝海洋巡守隊付出,讓海洋能生生不息。 新竹市環保局指出,3年前號召漁民、潛水客與熱愛海洋環境民眾組成海洋...
2020-11-30 17:00
台灣各海洋公民科學團體28日首次聚集,在台灣博物館南門館舉辦「海洋狗仔隊大集合」嘉年華,邀請對海洋有興趣的一般民眾,成為「公民科學家」加入目擊回報海洋生物的行列。 主辦單位表示,無論是潛水員,或是單純喜愛到海邊的人,都可以成為協助紀錄...

頁面

訂閱 RSS - 海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