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目標 | Page 5 | 環境資訊中心

愛知目標

2018-06-12 19:10
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方大會(CBD-COP10),各國為挽救此前10年未能達成的保育目標,積極訂定下一個10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並加入了具體的「愛知目標」,要求各國據以修正並提出更新的「國...
2018-06-05 09:52
全球暖化的現象日益嚴重,而森林作為地球的肺,是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功臣。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014年的評估報告,在1750到2011年間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來自林業以及相關土地利用。巴西和印尼都擁有大片熱帶...
2018-05-29 10:26
天然橡膠是東南亞中緬泰邊境區域的重要經濟作物。位於湄公河上游的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地方政府從1980年代就鼓勵農民將傳統作物轉種植橡膠。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汽車輪胎的需求大增,當地橡膠種植面積在2002至2010年間增加了近二倍,占該...
2018-05-22 10:38
位在加拿大西南端的愛德蒙頓市(Edmonton),為亞伯達省(Alberta)首府,位處溫帶草木區,是北方針葉林及南方草原的交界區,四季分明,降水較集中夏季。位置的特殊性,讓愛德蒙頓市同時具有針葉林和草原地區的氣候與植被特色,再加上蜿蜒綿長...
2017-12-27 10:19
「生物多樣性公約」中第17條即為資訊交流,公約要求各國應採取共同行動,建立及維持國家的、地區的和全球的資訊交換機制(clearing house mechanisms,CHM),並與其他各國分享。 生物多樣性危機不僅僅是地球上的物種消...
2017-12-20 10:22
考古學家在南高加索喬治亞境內的考古遺址中,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葡萄酒文化。這是人類最早的葡萄種植歷史以及釀造葡萄酒的文化,距今有8000年遠。考古學家在今(2017)年10月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在喬治亞首都南方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中,找到含有葡...
2017-10-17 16:13
編按:愛知目標的第二項中,要求各國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納入國家、地方的政策當中,馬拉威的里朗威市便開始在市政規劃當中納入生物多樣性議題,找到生物多樣性在城市中的角色和價值,並在發展的同時保留住生態。 非洲大陸一般認為是經濟發展較遲緩、基...
2017-10-09 10:12
到新加坡旅遊的遊客,或許曾在夜間動物園看過馬來靈貓(Malay civet,Viverra tangalunga),這種名列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的野生動物,普遍認為在新加坡野外已經滅絕,然而2012年研究人員的自動相機卻拍攝到牠的身影。另...
2017-10-04 10:27
編按:本文接續上篇,討論目前全球在生物多樣性上的努力,而在愛知目標中,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就被放在第一個,本文將討論「主流化」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作時的重要性。 主流化 針對主流化,第13屆締約方大會通過的第3項決議(XIII/...
2017-10-03 10:58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最高權力機構就是該公約的締約方大會,這個每兩年召開一次的重要聚會,要匯聚、檢討過去兩年間工作推動的成效,並決定未來兩年工作的優先順位,以期達成公約的目標。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締約方大會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最...

頁面

訂閱 RSS - 愛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