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 | Page 34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2010-11-14 03:00
上週在因緣際會下,我遇到了布魯諾‧瓦爾特博士(Dr. Bruno Walther),並與他暢談了有關台灣生態環境的議題。布魯諾‧瓦爾特博士是一位鳥類生態學家,亦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相關論述有著深入的研究。瓦爾特博士目前受聘為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
2010-11-07 05:00
褪去生命光彩的身軀,沒有活力的色彩、沒有隨風舞動的光影,沈寂的矗立在全台首學的中庭,在台灣教育起始的地方訴說台灣人對待土地的方式與結果。這是一個提醒,希望喚起台灣人重新對待這塊美麗的土地,這也是一個開始,試煉大家在這土地上的能耐,自然的風,...
2010-11-07 05:00
編按:梁從誡,1932年出生於北京,是「自然之友」創會會長,被譽為「中國民間環保第一人」。於今年(2010年)10月28日北京過世,因此特別選出《自然之友通訊》2004年第4期當中專訪梁從誡的報導,懷念並回顧梁從誡一生帶動中國提升環保意識的...
2010-10-31 05:00
受The Japan Foundation的邀請,我有幸在4月到日本參加"2010東亞未來領導者項目"的培訓與參觀。共有14個國家的24位年輕人參與了此次活動。他們來自各國的環境類 NGO、國家級或地方級環保局、環境教育機構以及大學環保...
2010-10-24 14:01
美濃擁有美麗的山水與豐富的人文風情,近年來觀光發展迅速,隨著國道10號的開通,便捷的交通使得地方上增加了許多建設。然而,來到美濃的遊客跟著遊覽車式的大眾觀光,透過對地方風土民情不甚熟悉的導遊來介紹人人刻板印象中的美濃與客家民情。雖為商家帶來...
2010-10-17 10:07
三、組織的因應 1、環境組織的出現 中國的環境組織出現,其實很早就有,但是多半是介紹自然之美,或是推動家園整潔的關懷型環境組織,比較是靜態的文宣活動。理念型的環境組織出現,也是最近十 年開始發展,開始對家鄉環境問題的反思,在2008年、...
2010-10-10 09:52
二、民間的努力 1、悲劇性的抗污英雄 政府推動,民間失根,中國有沒有起自地方的環境運動?其實有的,只是他們相當微弱孤單,甚至面對更大的危險。 錢塘江畔的韋東英女士,世代原本是漁民,但是工業區的開發,以及城市的發展,帶來河流的污染,...
2010-10-03 04:00
2008中國環境媒體前往東嶼坪工作假期,2009年中國環境組織來台進行社區參訪,在課程演講與工作假期的交流上,開始認識這群關心環境的朋友。透過活動現場的交談,以及電子郵件的聯絡,慢慢理解這群中國熱血青年,對環境事物的關心,以及現今中國環...
2010-09-26 04:00
拿到那束豔黃如蝶的文心蘭,已經晚上七點多了。剛從環保署離開,和警察發生推擠、無法入內參加環評會的環保團體朋友們在官署前喪氣不已,我匆忙地掏出錢 包、抽了鈔票說:「給我一支。」那天是中科三期決生死的專案小組會議,農民拿著農產北上義賣。看見...
2010-09-26 04:00
記得在淡水尾班火車開出前的那個年代,總愛和同學乘著火車到淡水一日遊。那時,淡水沒有所謂的「老街」或「漁人碼頭」,只知道淡水河邊可以搭渡輪、看日落,沙崙海邊可以戲水、撿貝殼,而走進中正路的羊腸小徑可以通往高地,俯瞰遼闊的淡水河口,我們說是...

頁面

訂閱 RSS - 自然人文 訂閱 自然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