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005-12-01 10:19
根據最近新聞指出:「長期被列為保育類動物的北美棕熊,即將脫離瀕危名單。自1975年起,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內的棕熊數量,每年以4~7%成長率增加,目前在園區內估計已達到600頭以上,棕熊可望於2006年脫離保育名單。」這則訊息,對世界各地致力於...
2005-11-28 12:26
早期許多標榜生態工法的溪流案例,雖已考量改採當地石頭進行整治,但往往因為施工中縮減了河寬或將河流深度變得均一化,反而出現「生態工法不生態」的狀況。另外早期的護岸及固床工還是大量使用「先抹上一層水泥,再貼上石頭」的施工方式,雖然改善了視覺美質...
2005-11-24 20:07
當漫山遍野的水泥工程覆滅了自然生機,生態工法開啟了一種兼顧生態與安全新思維的可能,但也就在生態工法日漸成為當代顯學之際,我們更需認真看待「並非單純堆堆石頭或疊疊箱籠就是所謂的生態工法」,而是「需以永續生態系作為終極理想目標,讓人為環境自然融...
2005-11-21 21:40
今年(2005)10月底,台灣舉辦一場地區珊瑚遺傳研討會,可是受邀來台的美國珊瑚礁專家南茜‧諾頓(Nancy Knowlton)卻在餐館大發脾氣。原來是東道主中研院請她到墾丁的海產店吃飯,店家卻端上珊瑚礁魚,氣炸這位珊瑚研究學者。她表示,先...
2005-11-20 21:11
你能為己所愛犧牲多少。一條生命夠不夠?
由德國導演Werner Herzog拍攝的紀錄片灰熊人(Grizzly Man)探討了人該如何與大自然相處的課題,影片主角是充滿爭議的灰熊保育者Timothy Treadwell。
Timothy...
2005-11-17 20:27
台灣獨特的地形多少限制了開發,因此保存了許多原始的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同時吸引許多人造訪,隨著熱門路線的開發與普及化、週休二日制度與觀光旅遊的風氣、國家步道的規劃、社會團體的推廣等種種因素,登山活動蔚為興盛,當親近山林的遊客若沒有自覺,便...
2005-11-14 09:31
棲地的保育是否需要訂定優先順序
英國生態學者Norman Myers在1988年提出生物多樣性熱點(Biodiversity Hotspot)的概念,認為當全球的生物棲息地不斷遭受開發破壞與生態保育衝突之際,應優先對於生物多樣性或生物歧...
2005-11-10 17:25
在台北縣石門鄉的一處優美谷地,坐落著阿里磅生態農場。緩步穿越墨綠林蔭後,我們一路來到阿里磅溪,沁涼溪水與滿眼綠意霎時一新都會人灰茫的眼眸與心情;想來,現在要能親見一處沒有水泥、未經生態工法整治、可以一路自在歡唱的自然野溪,竟已是一種奢侈了呢...
2005-11-07 14:15
根據國際農業生技產業應用服務中心(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 ISAAA)主席Clive James發表的2004年度報告,...
2005-11-03 11:37
自從停用農藥後,楊文石阿伯的睡蓮田裡,再度回復了健康溼地該有的繽紛與多采,「台北赤蛙的數量在當年就增加到三百五十隻,澤蛙及貢德氏赤蛙出現的頻率也都顯著提高;此外,還有中國樹蟾、小雨蛙、長腳赤蛙、白頷樹蛙、面天樹蛙、唐水蛇、草花蛇、赤腹游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