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479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19-11-16 08:40
長年來為台灣原生龜處境發聲、國內兩棲爬蟲類研究學者、中興大學生物系副教授吳聲海,因流感歷經40多天治療,仍不敵病魔,14日早晨離世,享年60歲。這項消息令保育界備感哀傷錯愕,他一生對食蛇龜保育,以及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堅持與投入,尤令人敬佩。 ...
2019-11-15 20:15
你知道嗎?減緩全球暖化的關鍵之一,和你手中的一次性塑膠密切相關。 《塑膠與氣候:塑膠星球看不見的代價》,這是今年5月間,由6個國際機構合作的重量級報告標題。這份報告認為,當前塑膠與石化產業迅速成長,會加速塑膠產品對氣候的負面衝...
2019-11-15 17:53
你知道嗎?聯合國IPCC發布的「氣候與土地特別報告」(SRCCL)指出以下事實: 我們使用土地的方式正在推進氣候危機並危害土地系統,加劇糧食危機等風險。 當前人類對土地的需求巨大且非永續,除非我們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否則只會增...
2019-11-15 16:31
台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曾經遍布在東部河川,然而近年來棲地破壞、西部外來魚種入侵等人為問題,曾經多到可以成為餐桌料理的菊池氏細鯽,在林務局特生中心2017年出版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被列為國家瀕危(NEN)淡水魚類。 不過,經過...
2019-11-15 10:54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計畫用馬毛製成的假犀牛角打亂黑市,以減少盜獵。 犀牛角的用途廣泛,包括製造傳統中藥和觀賞用雕刻品,非法國際貿易蓬勃發展。光是在南非,2018年就有769頭犀牛遭盜獵,還有不肖人士試圖從歐洲博物館偷走犀牛角。專家已研...
2019-11-15 10:40
日本近來發生多起野菇中毒事件,除單純誤食之外,還有比對圖鑑後仍然誤判中毒的案例;專家指出,一般人對於毒菇有不少迷思,以致於產生誤判,甚至因此致死。地方政府呼籲,民眾切勿自行判斷是否可食。同時,富士山附近野菇今年仍然輻射超標,禁止出貨,成了另...
2019-11-15 09:57
大町市位於日本長野縣,這17年來人口減少5000人,當地組織NPO希望可以復興社區,為了找出地方永續經營的方向,市民舉辦區域振興工作坊來討論甚麼是地方需要的永續發展,集資成為地方發展的基金,該單位不仰賴政府的補助金。社區工作坊的第一...
2019-11-14 17:53
「縣市國土計畫」暗藏台灣史上農地大流失的危機?事關各縣市未來的土地重新規劃的「縣市國土計畫」預計明(2020)年4月30日就要公告實施。各縣市擬具的草案陸續進行審議程序,準備送到中央內政部審查。民間團體檢視這些草案,卻發現10萬公頃以上的農...
2019-11-14 10:52
開關一開,電力就來。全台2300萬人的「小動作」集結起來,就是全台的用電需求。下一刻的用電會增加還是減少?台電調度處裡有一群調度員,每天的工作就是預測台灣的用電,配合需求調度出電力供全台使用。 其實,預測用電是困難的。用電除了受溫度 ...
2019-11-14 10:51
2018年,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案在高雄市環保局進行環評審查時,在地居民拿出了當地豐富的生態資源影片,穿山甲、食蟹獴、水鹿、梅花鹿、白鼻心等都出現了。這些由居民調查的資料,打破過往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的泥岩惡地生態資源匱乏,證實了馬頭山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