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有機耕作養出好生態 瀕危菊池氏細鯽 南安多達2000尾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年有機耕作養出好生態 瀕危菊池氏細鯽 南安多達2000尾

2019年11月1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台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曾經遍布在東部河川,然而近年來棲地破壞、西部外來魚種入侵等人為問題,曾經多到可以成為餐桌料理的菊池氏細鯽,在林務局特生中心2017年出版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被列為國家瀕危(NEN)淡水魚類。

不過,經過保育與調查,近來陸續在池上、貢寮等地發現其嬌貴的身影,而全台數量最多的菊池氏細鯽族群可能超過2000隻,更意外的是,這樣數量龐大的族群棲地並不在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而在南安部落的水田區中。

林青峰提供-1

菊池氏細鯽(Aphyocypris kikuchii)為台灣特有種,現為國家瀕危(NEN)淡水魚類。林青峰提供

從瓦拉米到Malavi 慈心在卓溪發現瑰寶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從2014年開始走入花蓮卓溪鄉卓清村,在南安進行慣行水田轉作有機農作的輔導計畫,並打造有機米品牌「瓦拉米」,由布農族語「Malavi」而來,意思是「跟著來、一起來」的意思,慈心基金會希望邀請大家一起來到卓清村,另一方面也邀請大家共同支持保種、守護文化、有機農田等工作。

去年,林務局委託慈心基金會執行「花蓮縣卓溪鄉布農山村-里山食農文化及傳統智慧紀錄」,並於14日舉行「從瓦拉米到Malavi」成果展,展現過去一年慈心與卓清村的南安、卓樂、清水三部落的族人,共同打造一兼顧生物多樣性、經濟生活與文化傳承的「農民保種」成績。

林務局花蓮林管理處處長楊瑞芬表示,「許多學術研究都發現,同樣一塊土地在適度的耕作情況下,會比它休耕荒蕪、雜草叢生的狀態,生物多樣性更高。」他說,特別是在有機的水田會形成「生產型濕地」,因為有人為的耕作與擾動,會吸引昆蟲、鳥類等棲息覓食,儼然是一友善的生物棲地。

楊瑞芬說,目前特生中心在南安有機田區發現超過2000隻菊池氏細鯽,是所知最大的族群,顯見該地20多年來推動有機耕作的成果,對水質、土壤的保育完整落實,「不僅維繫了生活、文化、產業的永續發展,也有生物指標性意義。」

不過,慈心基金會表示,慈心2014年開始於南安部落輔導水稻轉作有機,轉作有機約5年。另外,特生中心於在水田與週邊的溝渠水域系統調查菊池氏細鯽,透過抓放法以及Lincoln–Petersen estimator估計可以得知2017年以及2018年的總數量分別為1628尾及455尾。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蓉指出,保種不僅有多層次的意義,也有龐雜多面向的工作要努力。孫文臨攝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指出,保種不僅有多層次的意義,也有龐雜多面向的工作要努力。孫文臨攝

不過,這也需要農作物的遺傳多樣性來維繫,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就表示,農民保種相當重要,「保種有三種意義,第一是保留生態系中多樣的物種,維繫生物多樣性和棲地的生命力,第二是要保存文化的種,讓耕作技術、人與土地的情感脈絡可以持續,第三是保護可食用與持續耕作的種子。」

蘇慕容表示,很多地區保種的種子已變成博物館裡面的標本,「但在南安這裡,這些種子還在持續在農田裡、土壤裡維持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持續產生更豐富的基因多樣性。」他說,保種看似單一工作,卻有巨大的意義,反過來說要保種也有許多層次的議題要討論。

慈心基金會與當地的布農族迪娜共同致贈「布農豆豆種籽標本盤」送給林務局。孫文臨攝

慈心基金會與當地的布農族迪娜共同致贈「布農豆豆種籽標本盤」送給林務局。孫文臨攝

愈在地就愈國際 在布農山村中找到聯合國糧農組織目標的實踐案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在今年喊出「聯合國家庭農業十年」目標,要在2019年到2028年這段時間積極倡議家庭農業的重要型,並指出在全球極端氣候日益嚴峻的未來,「家庭農業」將會是守護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關鍵。

FAO也認為,家庭農業是未來實現零飢餓的關鍵,也能使地球環境變得更永續、更具韌性。FAO進一步指出,雖然過去農業朝向資本化發展,不過家庭農業作物仍提供全球80%以上的糧食,同時也佔了全球農地面積的80%。

慈心花東專案計畫主持人李思明表示,基金會進入卓清村場域後,觀察到在地特有的「家庭菜園農耕」文化與「聯合國家庭農業十年」不謀而合。「南安部落享有得天獨厚的微型生態系統資源,包含在地知識與文化、環境與物種、人才與傳承、資源與經濟等。」他說,這不僅與營造地方產業、文化保種、食物主權的里山永續生活目標相呼應,「更在最在地的地方,發現符合國際永續發展目標的工作。」

李思明表示,雖然計畫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成果卻非常豐碩,「我們在舊田區的原生田埂草與水生植物旁營造生態廊道及緩衝池棲地,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他表示,慈心不僅希望也確實打造出生產、生態、生活、生命等四生精神共存共榮的山村,實踐國際愛知目標里山倡議。

同時,李思明也說,慈心從過去輔導部落單一作物的有機化,逐漸走向發展涵養多元物種的生態緩衝帶,「在逐漸形成的淺山生態綠網中,也記錄到9種穀類、11種根莖類、19種豆類、9種瓜果類及其它特用類7種等。」根據目前初步統計,各布農族家庭菜園的種植種類,介於13~42種,多樣性相當豐富。

布農家庭菜園

家庭菜園對於生物多樣性與農民保重有重要意義。慈心基金會提供

布農豆豆與他們的產地 迪娜的傳統料理豆子湯與小民的創意料理各有風味

此外,FAO的「聯合國家庭農業十年」目標也提到,女性雖然只有15%的農地所有權,卻提供了超過50%的農業勞動力。成果展的現場也邀請到當地的迪娜蒞臨(布農語中女性長輩的稱呼),現任頭目潘竹菊已經有63年的保種年資,74歲的他還是要下田去趕小鳥,「因為鳥也知道這些布農豆豆很好,不趕就被吃光光,其他地方也種不出來。」

李思明指出,迪娜們持續的種植原生豆種,經過多年來的選種、育種,已經培育出最適應當地環境生態與氣候的「布農豆豆」,更呈現出部落如何在代代相傳的智慧經驗中,發展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農民保種行動。

布農資深保種達人李菊妹迪娜,帶來Bainu Dangqas(布農族語,紅色的豆)。孫文臨攝

布農資深保種達人李菊妹迪娜,帶來Bainu Dangqas(布農族語,紅色的豆)。孫文臨攝

李思明說,現在保種文化的斷層以20年唯一個分界,「60歲以下的迪娜大概只知道一半的布農豆豆種類,40歲以下的迪娜則剩下四分之一種,而再往下的年輕人可能就只知道那是豆子。」他說,期盼透過夥伴的共同努力,讓布農的傳統智慧、特有的家庭菜園農耕文化都能夠永續傳承,不會因部落人口老化、勞動力外流而凋零。

迪娜們將19種布農豆豆的其中10種作成「布農豆豆種籽標本盤」送給林務局,感謝慈心與林務局讓卓清村三部落的珍貴與美好被看見。除了搭建保種平台,慈心與林務局也整合部落內部資源、帶入青年創新力量與品牌行銷思惟,以「Malavi」為名,打造全台第一個生態農業民族的地方品牌。

MALAVI

Malavi是全台第一個生態農業民族的地方品牌。慈心基金會提供

活動現場除了迪娜們用黑豆、大紅豆、樹豆所個別製作的三種湯品料理,在部落創立「小農餐桌」、「黑熊便當」品牌的返鄉青年小民也製作精美的創意料理,將同樣三種布農豆豆做成墨西哥菜色的莎莎醬。小民說,自己曾離開家鄉到城市的工廠工作,也跑過業務,「現在終於有機會回到家鄉,希望能在部落裡面,跟著人、土地、農作物,一起永續發展。」

部落的迪娜與返鄉青年用布農豆豆做出不同的料理。孫文臨攝

部落的迪娜與返鄉青年用布農豆豆做出不同的料理。孫文臨攝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